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紫禁城疑案:嘉慶皇帝猝死與道光皇帝繼位

清朝紫禁城疑案:嘉慶皇帝猝死與道光皇帝繼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四日晚,承德避暑山莊燈火通明。自上一年嘉慶離開這裏之後,山莊已經好久沒有如此熱鬧了,這天,剛剛慶祝過六十大壽不久的嘉慶皇帝,率領着大隊人馬來到了這裏,這已經是這位皇上第十六次來此避暑了。多日前,這裏就接到通知,將整個山莊清理、打掃了個仔仔細細,皇上的行宮、隨行的皇子皇孫及文武大員的住所也都修葺、整理一新。嘉慶此次出巡,一切都在正常的安排之內,隨行的除了文武官員和大量的八旗軍兵以外,皇二子智親王綿寧、四子瑞親王綿忻和十一歲的皇長孫奕緯也都來了。按計劃,皇上要在這裏住到中秋以後,到木蘭圍場舉行秋獮大典,再回到山莊,稍作盤桓,而後纔會率同大隊人馬返回京城。

出巡以後,一切正常,大隊自七月十八日從京城出發,一路順利,到達山莊之前,好久沒有騎馬的嘉慶還縱馬奔馳了一陣。到達以後,皇上馬上去永佑寺中祭拜了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回到皇上居住的“煙波致爽”殿後,嘉慶帝又處理了兩件並不算緊急的公務,提拔了一位官員,又按例給山莊留守官兵增發了一個月的錢糧,以示關懷。看來,一切正常。然而,次日傍晚,氣候突變,本來還乾坤朗朗的山莊突然陰雲密佈,大雨欲來。山莊內一片忙碌混亂,山莊外圍也突然增兵佈哨,限制人員出入,被嚴密地封鎖起來。誰也說不上來出了什麼事。大雨突降,驚雷炸響之後,隱隱傳來哭號之聲。到底出了什麼事呢?

嘉慶皇帝駕崩了。昨天來到山莊時還好好的,來的路上還縱馬奔馳,騎馬過了廣仁嶺。到山莊後還正常祭拜了皇家先祖,又正常地處理了幾件並不緊急的公務,可見,嘉慶的身體健康如常。嘉慶帝年齡倒是不算大,剛剛過了六十大壽(虛歲),而且,從記錄皇帝日常活動的“起居注”和後來修的“實錄”來看,嘉慶從來也沒有得過病的記錄。嘉慶帝在慶祝自己六十壽辰的慶典時,還興致勃勃地談到了自己家族的長壽,說自己的父親活過了九十歲,現在自己已經六十歲了,而比自己年齡還大的兩個哥哥仍然健在。愛新覺羅家族當然有不少長壽者,但也有很多壽命不長甚至夭折的人,但嘉慶帝如此說,說明他對自己的長壽是很有信心的。他只是近年來有點發福,雖然時常感到有些疲倦,但身體也實在沒什麼毛病。在批評臣下操辦六十壽辰慶典太過破費的上諭中,他還說到了以後七十、八十、九十壽辰都要從簡辦理的話,看來,他對自己的死一點準備也沒有。這又是清代宮廷史上的一樁疑案。同其他一些疑案一樣,嘉慶之死也有很多傳說,異辭紛呈,莫衷一是。

清朝紫禁城疑案:嘉慶皇帝猝死與道光皇帝繼位

相傳,嘉慶帝表面上雖然是個謹小慎微的守成之主,辦理各種事務都少不得要依據祖宗成法,生活上也崇尚儉樸,但實際上卻是個荒淫的帝王。他曾寵愛過一個小太監,淫亂不堪,弄得連外廷的大臣們都知道了。有人通過各種方式勸諫,嘉慶帝就是不聽,反而變本加厲。這一回,出巡避暑山莊,他又把那個小太監帶來了。一路上,在大隊人馬行進之中,與小太監行苟且之事,頗難掩人耳目,所以一到山莊,二人馬上就在皇帝所居的“煙波致爽”殿中肆行淫亂。這個“煙波致爽”殿是皇帝在避暑山莊的寢宮,既有皇帝辦公和召見羣臣的地方,也有他的私人生活區。這裏是山莊的制高點之一,八面臨風,憑欄而望,層巒疊翠,風光無限。二人在此間幽會,少了宮內的種種限制,何等愜意。然而,此種惡行,上幹天譴,風雲突變,暴雨滂沱,一個驚雷在寢宮的上空炸響,雷電透窗而入,直擊到了嘉慶皇帝身上。嘉慶就這樣駕崩了,被雷擊而死。嘉慶皇帝的遺體被雷電燒焦,面目全非,已經無法收殮入棺。事情如果傳揚出去,無異於宮中的一大丑聞。大臣們無奈,只好將一相貌身材與嘉慶相似的太監祕密絞死,再進行盛裝打扮,真皇帝骸骨放在棺材底部,上面平躺着假皇帝的屍體,以此掩人耳目,運回北京,祭葬了事。

宮廷裏的事,但凡有一丁點不合常理,往往就會引發許多傳聞。因爲宮廷隱諱,常常引起好奇者、好事者的關注。辛亥革命前後,反抗清王朝的思想與反清排滿的情緒一同傳播,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關於清朝王室的傳說,無疑對這些故事的流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嘉慶帝是有清代第一位死於避暑山莊的皇帝,他死得極爲突然,從發病到去世僅有一天的時間,而且在此之前他的身體又沒有什麼病狀,所以就有了不少傳聞異辭,上述這個故事,說嘉慶帝因爲與小太監淫亂,遭雷擊身亡,就是關於嘉慶之死的諸多傳說中流行最廣的一個。

還有一種傳說:嘉慶帝到達避暑山莊後,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裝,率領滿漢大臣和八旗勁旅,大隊人馬直奔木蘭圍場。奇怪的是,他們此次圍獵,收穫少得可憐。別說虎、熊,連平常遍地覓食的麋鹿也沒有見到,只獵獲了一些野兔。嘉慶帝非常掃興,決定提前結束秋獮。歸途中突遇變天,雷電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聲雷,那麼多人中,唯獨皇帝被雷擊中落馬。凱旋迴營變成護喪返京,滿朝文武驚恐異常。又有傳說,嘉慶皇帝在山莊染疾,臥牀調養,並無大礙,精神尚佳,照常處理政事。一日,熱河地區天氣驟變,雷鳴電閃,嘉慶寢宮突遭雷擊,只有他觸電身亡。那麼,嘉慶之死的歷史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嘉慶帝所處的時代正是清王朝的多事之秋。清王朝經過順治、康熙、雍正三朝九十多年的發展,到乾隆時期走向了鼎盛,一派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就是在這種歌舞昇平的掩蓋之下,整個王朝的大廈已經從內部開始朽爛了。國家吏治敗壞,官貪兵疲,統治階級奢靡無度,人民生活日益困頓,經濟發展停滯,政府財政愈益困難。嘉慶皇帝剛一登基,川、鄂、陝等地就爆發了規模巨大的白蓮教大起義,舉全國之力用了九年時間,方纔平定下去。但這時大清帝國頹勢已顯,難以振作了。

起初,嘉慶倒是頗思有所作爲的。乾隆皇帝作爲太上皇在位的四年間,他隱忍不發,暗中觀察着朝中的一切,並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乾隆一去,他一舉除去了大貪官和珅。和珅把持朝政多年,賣官鬻爵,索賄天下,富可敵國。朝中上下,多有其黨羽。所以有人評價說,嘉慶扳倒和珅,有點像宮廷政變。事情雖沒有那麼嚴重,但要一舉剪除這股龐大的勢力,的確也是需要一些勇氣、策略和手段的。和珅一倒,舉朝氣象一新,不免又有一些“正臣”,私下裏深慶得遇明君,可以重振朝綱了。尤其是他處治和珅一夥後,沒有窮追不捨而弄得舉朝不安、政治動盪,也頗有政治家的謀略。然而,治理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談何容易。嘉慶登基以後,以守成之主自居,戰戰兢兢,殫精竭慮,起早貪黑,一切依照祖宗成法,期望在舊有的王朝框架內解決各項問題,生活上也克勤克儉,而國事就是沒有起色。政以賄成,幾成通例,幾乎無官不貪;經濟停滯,水旱災荒頻發,王朝財政左支右絀;官貪兵疲,早年入關時的八旗鐵騎,戰鬥力大大削減,弄得鎮壓白蓮教起義也要依靠漢人爲主的綠營兵丁了。在外,也弄不清是哪裏來的“遠邦蠻夷”,不斷叩關,弄得鴉片煙流毒天下。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如人意,不能不讓他日在愁煩之中。嘉慶八年(1803年),陳德入宮行刺一案,雖然草草結案,但武備的鬆懈,官員的苟且因循已經暴露無遺;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起義攻入皇宮一案,更是古來未有之變。想當年,康、雍兩朝,國勢何等強大,乾隆一世,天下太平無事,他越想就越急,越急就越難以有所作爲。

所幸的是,他自三十五歲登位後,雖然早起晚睡,國事煩勞,但身體情況卻一直還算不壞,在位二十多年了,沒有生過什麼大病,只是中年以後,身體有些發福了。也許是這個緣故吧,他比從前更怕熱了,一年之中,倒有一半時間住在風景秀麗的圓明園內。

雖然心情總是不太好,但木蘭秋獮的大典總還是要進行的。想想自康熙以來,皇帝在夏季多是駐蹕於避暑山莊的,每到秋涼在木蘭圍場進行秋獮大典。康熙帝自山莊建成後,從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一年(1683—1722年)的39年中,幾乎每年都要北上避暑、秋獮。雍正帝雖然自己沒有舉行過秋獮,卻承認這是自己的錯誤,並留下遺訓“後世子孫,當習武木蘭,毋忘家法”。自乾隆六年(1741年)開始,乾隆帝共舉行40次秋獮大典,參加人數有時多達三萬餘人,盛況空前。看看自己,嘉慶帝又有些不滿,在位二十多年了,已經慶祝了六旬萬壽節,但避暑山莊也只去了15次,秋獮才舉行了11次,而且每次總有人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反對,比如水旱災荒呀,財政困難呀等等。木蘭秋獮行圍,對清廷來說,意義重大。一是要通過這種武裝演習,保持八旗勁旅的雄風,二是在這裏接見蒙古各部及西北各族首領,聯絡感情,鞏固清廷與他們的關係,加強統治。嘉慶帝將此視爲一條祖上的規矩,自然是要遵守的。前一年,由於熱河等地水災,只到了熱河,而取消了秋獮大典。今年雖然慶祝了六旬萬壽,但煩心的事實在太多,無論如何需要換換環境,調節身心,緩和情緒。所以他決定按期動身赴避暑山莊。

清朝紫禁城疑案:嘉慶皇帝猝死與道光皇帝繼位 第2張

就這樣,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十八日,大隊人馬出京,逶迤向熱河進發。一路上,嘉慶帝情緒仍然不佳,一直坐在大轎之中,很少下轎。二十四日,大軍來到廣仁嶺,距離熱河已經很近了,這是清代歷朝皇帝下轎換馬的地方。嘉慶帝按例下轎換騎,關外的涼風徐徐拂面,不禁使人精神一振,他縱馬奔馳,很快過了廣仁嶺,不久東行經上下營房,再通過三座牌樓,午後便到達了熱河行宮。一到山莊,他就去參拜了土地廟和永佑寺,稍事休憩後,又處理了一點公事。大概是路上中了暑熱,騎馬奔馳又着了一點兒涼,他感到身體有些不適。嘉慶帝身體一直不錯,這一點小小不適,他自己沒太放在心上,其他人也沒有注意,但這恰恰就是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了。二十四日晚間,就寢時刻,嘉慶甚感不適。以爲是白天騎馬的緣故,腿部和手臂有刺痛。四肢乏力,憋氣伴隨痰涌,十分難受,尤其不能平躺。全日活動的疲勞,他渴望儘快進入夢鄉,可痰氣上涌,又無法睡得安穩,處於似睡非睡的狀態。無奈,只好半坐半臥着,一直捱到天明。

二十五日清晨,嘉慶帝在朦朧中醒來,因缺乏睡眠,肥胖的面部顯得蒼白浮腫。昨晚的症狀不見好轉,身體一下子變得虛弱,不斷的痰涌開始影響呼吸暢通。皇二子綿寧、四子綿忻來請早安時,他已不能下牀了。上午,嘉慶皇帝痰氣攻心,胸口發悶,說話斷斷續續,顯得困難,但頭腦清醒。太醫問脈,即進湯藥,但並無明顯效果。延至下午,病情加劇,從表象看,痰涌堵塞氣管,呼吸更加困難,已經無法說話,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傍晚時分,嘉慶帝已經進入彌留狀態了。此時山莊內一片忙碌混亂,皇子們手足無措,只有祈求上蒼,保佑皇上度過這一場危機,轉危爲安。王公大臣們,起初誰都沒想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到了這時,一方面要安排搶救,一方面也要預防萬一,着手準備後事了。山莊已經全面封鎖,防止走漏消息。

就在此時,天空中炸雷響起,隨後大雨滂沱。嘉慶帝已經不能說話,他擡起手,艱難地比劃着,看起來是要交代後事了。雷聲的驚嚇似乎加重了病情,他上氣不接下氣,呼吸極爲困難,至戌刻(晚7—9時),嘉慶終於溘然長逝。傾盆而下的大雨,與臣下們的哭聲融成一片,宣告了嘉慶時代的結束。根據後世學者們對有關歷史資料的研究分析,嘉慶帝雖然沒有得病的記錄,但他身體發胖,長時期的心情煩躁,早已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經過七天的路途跋涉,路上中暑,加上勞累,引發了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導致突然死亡。嘉慶彌留和逝世時,正處於熱河雷暴時刻,於是有關他的死亡便和雷電聯繫起來。他從臥病到死亡,只有一天的時間,因而有了因雷擊而猝死的傳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