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晉朝(265—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爲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它上承三國,下啓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265年司馬炎自立爲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此後是綿延16年的“八王之亂”。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滅西晉,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亂華”。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滅亡。

中文名稱:晉朝

英文名稱:the Tsin Dynasty

簡稱:大晉

所屬洲:亞洲

首都:洛陽,建康

主要城市:建康,洛陽,幽州

官方語言:洛陽官話

貨幣:圓形方孔錢

政治體制:貴族共和制

國家領袖:王馬共天下

人口數量:5000萬

主要民族:漢族,鮮卑,匈奴,羯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

主要事件: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淝水之戰

政治體制:門閥世族政治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東晉地圖

 晉朝歷史事件

司馬炎篡魏

自司馬炎的祖父司馬懿始,司馬氏掌握魏的大權,至司馬炎手篡魏的機會成熟,司馬炎篡魏,吞併吳、蜀而有天下,國號晉,是爲晉武帝,傳至愍帝,爲前趙所滅,史稱西晉。司馬炎於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國號爲晉,史稱爲西晉,晉王司馬炎成了晉武帝。

西陵之戰

西陵之戰,講公元272年,吳國西陵守將步闡降晉,遭到吳軍沉重打擊。吳大將陸抗軍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殺叛將步闡的作戰。

禿髮樹機能擾涼州(鮮卑)

禿髮鮮卑族首領。“河西鮮卑”禿髮部首領匹孤的四世孫,他在祖父壽闐死後接替大首領位置。率部反抗西晉王朝,先後大破晉的封疆大吏胡烈、蘇愉、牽弘、楊欣,攻陷涼州,威震天下,晉武帝驚呼:“雖復吳蜀之寇,未嘗至此。”咸寧三年十二月,禿髮樹機能爲晉將馬隆所敗,旋即爲叛徒所殺。

晉滅吳之戰

晉滅吳之戰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分六路進軍攻打吳國,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陽城(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秭歸東)後,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船行無阻,後來又擒獲吳西線統帥、都督孫歆。在東線戰場,吳國丞相張悌率領三萬軍隊渡過長江迎戰,被晉國的軍隊夾擊大敗而歸,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吳國宣告滅亡。此戰,西晉準備周密充分,善擇戰機,兵分多路,水陸並進,發揮強大水軍作用,臨機果斷,一舉獲勝。吳主昏庸,防務鬆弛,將士離心,缺乏統一對策,招致節節失敗。晉滅吳後,東漢末年以來分裂數十年的中國復歸統一。

名稱:晉滅吳之戰

地點:荊州、揚州一帶

時間:279年十一月-280年三月十五

參戰方:西晉、東吳

結果:西晉滅吳,統一中國

參戰方兵力:晉軍約二十萬;吳軍約五萬人

主要指揮官:杜預、王濬、唐彬、王渾、周旨

主要指揮官:孫皓、張悌、沈瑩、孫震、陸景

太康之治

太康盛世是指晉武帝統一全國,經濟繁榮,在西晉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呈現政治繁榮的局面。西晉政府重視生產,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民和俗靜,家給人足,牛馬遍野,餘糧委田,出現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寧的昇平景象。史稱“太康盛世”。

八王之亂

我國曆史上空前的大內訌,並引發了亡國和近300年的動亂。其最終結局是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對統治造成了嚴重破壞,被認爲是導致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也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爲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爲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爲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名稱:八王之亂

地點:中原(司豫冀兗雍地區)

時間:291年~306年

參戰方:司馬宗室藩王成員

結果:東海王司馬越攫取朝綱

傷亡情況:50萬以上

後果其一:大批開國名將、股肱廢除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第2張

後果其二:導致西晉滅亡的內部原因

郝散起兵(匈奴)

元康四年(294年)五月,郝散於上黨郡縠遠縣故地率領部衆叛亂,並進攻上黨郡治所潞縣,殺害郡中官員。至八月,郝散又率部衆向朝廷歸降,但在經過馮翊郡時被該郡都尉殺死。

兩年後,其弟郝度元又在三輔地區與當地胡族叛變。間接促成齊萬年叛變。

齊萬年起兵(氐)

齊萬年, 西晉時期氐族首領。自從曹魏時代,很多少數族內遷後自立。元康六年(296年),匈奴人郝度元聯合羌胡二族起兵反晉。當時關中大饑,秦、雍二州的羌人紛起響應,推齊萬年爲帝,擁兵七萬。他率兵圍涇陽(今甘肅平涼西北),威懾關中。晉朝廷派安西將軍夏侯駿、建威將軍周處征討,受樑王司馬肜節制。

當時齊萬年屯兵梁山(今陝西乾縣),周處以五千精兵出擊,樑王與周處有舊怨,斷其後路,周處孤軍深入,被齊萬年大軍包圍,從清晨激戰到黃昏,殺敵一萬,在六陌兵敗陣亡。

元康八年,張華、陳準等薦左積弩將軍孟觀出征。次年齊萬年軍敗於中亭(今陝西武功西),兵敗被殺,此亂前後共四年始平。江統有鑑於此,作《徙戎論》。

流民起義

西晉時,大量少數民族內遷,受到封建士族政權的壓迫。內遷各少數民族人民紛紛破產,淪爲流民。301年,巴氏人李特爲首在綿竹起義,屢敗官軍。長江一帶的流民也紛紛起義,延續了十幾年,有力地打擊了西晉的統治。史稱流民起義。

《徙戎論》

徙戎論是西晉陳留圉人江統的一部政治論著,鑑於當時遊牧民族大量內遷雜居,後齊萬年等在邊關作亂的情況,提出“此等皆可申諭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羇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的主張。《徙戎論》在當時西晉朝廷由賈南風當政時期,自然無法採納,不到十年即發生五胡亂華。

賈后弒君

張昌起兵

張昌改名李辰,於太安二年(303)五月在安陸北面的石巖山起義。各地不願遠征的丁壯和就食江夏(今湖北雲夢)的饑民,都踊躍參加。義軍首先攻克江夏郡,又大敗司馬歆派來鎮壓的大軍,立原山都(今湖北谷城東南)縣吏丘沈爲天子,更名劉尼,冒充漢朝後代。張昌以相國掌實權,其兄弟皆領兵。江漢人民紛紛響應,旬月之間,衆至三萬。義軍頭著絳色巾,上插羽毛,作戰非常勇敢,分四路進攻。一路黃林率兩萬人向豫州進發,繼而東下,破武昌(今湖北鄂城),斬太守。一路張昌親率大軍西攻宛(今河南南陽),敗豫州刺史軍,並於樊城一戰斬司馬歆,直逼襄陽。一路別帥石冰東破江、揚二州。臨淮(今江蘇盱眙東北)人封雲起兵響應,佔領徐州。一路陳貞等南破長沙、湘東、零陵、武陵諸郡(今湖南境內)。這樣,義軍迅速佔領了長江中下游的荊、江、徐、揚、豫五州的大部分地區,多以下層人民擔任州郡牧守。

劉淵舉兵(匈奴)

西晉惠帝時,朝廷腐敗,發生八王之亂。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今屬山西省),國號漢(後來的前趙)。晉懷帝永嘉四年(310年),劉淵死,其子劉聰繼立。次年四月其將石勒殲晉軍十餘萬人於苦縣寧平城(在今河南省鹿邑縣),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同年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懷帝,殺太子司馬詮、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餘人,並挖掘陵墓和焚燬宮殿,史稱“永嘉之亂”。

李雄稱帝

西晉到東晉的時候(公元304年—347年),由李特、李雄父子率領10萬流民於西晉太安2年(303年)攻取成都,次年自稱成都王,年號建興。建興3年(306年)正式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成都第三次成爲帝王都。李雄稱帝后,任四川大族、道教首領範長生(今都江堰市青城山道士)爲丞相,政策比較開明,史稱“大成國境內出現了徭役稀少,人民富實,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興旺景象。這在十六國時期是少有的。”李氏立國三代,計43年。

杜弢之亂

永嘉五年(311年),荊湘流民擁杜弢造反。次年,王敦遣陶侃與周訪等鎮壓。陶侃派周訪和趙誘爲前鋒,擊敗杜弢部衆,後又成功營救被杜弢部衆襲擊的荊州刺史周顗,更大敗杜弢軍隊。王敦得知勝利後亦說:“若無陶侯,便失荊州矣。”表拜陶侃爲使持節、寧遠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領西陽、江夏、武昌,並先後駐屯沌口和沔江。但建興元年(313年),參軍王貢與杜曾叛變,襲擊陶侃部衆,陶侃在石城進攻杜曾又失敗,於是打算退入溳中,但圖謀叛變的部將張奕卻勸陶侃停駐迎戰逼近的杜弢部衆,以免部衆慌亂,陶侃停駐卻於次年遭到來的敵軍擊敗,陶侃所乘的船艦更被敵軍鉤住,幸有部將朱伺力戰而得以逃脫。陶侃因此戰而免官,王敦則上表請陶侃白衣領職,繼續參與平亂。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第3張

陶侃及後率領周訪等進軍湘城,派都尉楊舉擊破杜弢並駐屯城西,王敦於戰後上奏恢復陶侃官位。後來王真領兵三千出武陵江,誘請五谿夷派兵支持並進攻武昌。陶侃派鄭攀和陶延夜取巴陵,攻其不備,大破王真,王真亦回湘城。杜弢及後又懷疑並殺死張奕,更令部衆恐懼,很多人歸降。陶侃後來更於陣前勸降王真,成功令王真投降,杜弢敗走,後又進兵長沙,俘獲敵將毛寶、高寶和樑堪。

苦縣之戰

漢光興二年(晉永嘉五年;311年)四月,漢鎮東大將軍石勒從許昌出兵,於苦縣寧平城(今河南鄲城東北),截殺晉國王公大臣,聚殲東海王司馬越勢力。是殲滅戰。

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是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的亂事。晉初八王之亂,加以天災連年,胡人遂乘時入侵。永興元年(304年),匈奴貴族劉淵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起兵,逐步控制幷州部分地區,自稱漢王。光熙元年(306年),晉惠帝死,司馬熾嗣位,是爲懷帝,改元永嘉。劉淵遣石勒等大舉南侵,屢破晉軍,勢力日益強大。永嘉二年,劉淵正式稱帝,四年劉淵死,子劉聰繼位。次年,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殲滅十萬晉軍,又殺太尉王衍及諸王公。旋攻入京師洛陽,俘獲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餘人。

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亦作衣冠南度。語出唐史學家劉知幾《史通》“邑里”篇。該文原僅指西晉末天下亂,中原士族相隨南逃、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權南遷。後衣冠南渡逐漸演化爲熟典,代指縉紳﹑士大夫等避亂南方並落地生根的之事件。

中國歷史上有3次因動亂而發生的大規模人口南遷現象,分別是:西晉末晉元帝渡江,定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唐 "安史之亂"後,中原士庶避亂南徙;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其中,史學界亦有隻認可西晉末與北宋末這兩次爲“衣冠南渡”,但在文學應用上,三次都冠以“衣冠南渡”者比比皆是。

中文名:衣冠南渡

又作:衣冠南度

出處:唐.劉知幾《史通·邑里》

類別:歷史事件、典故

大意:中原文明及士庶大規模南遷

十六國紛立

五胡亂華是中國西晉時期北邊衆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但也使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由於漢族避難從黃河流域大規模進入長江和珠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進一步增進了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與中原漢族的文化和經濟聯繫。

三定江南

西晉末年,江東世族大地主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割據勢力的軍事活動。江東世家大族勢力自三國時期以來一直不衰,對穩定江南有舉足輕重之勢。西晉惠帝太安二年(303年)江漢間爆發張昌起義。義軍別帥石冰率部東攻,佔據江、揚二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世族大地主周玘糾合地主武裝配合晉軍攻滅石冰,一定江南。永興二年(305年)晉右將軍陳敏乘內亂據有吳越之地,企圖建立割據政權。西晉派兵討伐,周玘又和江東世族顧榮等起而響應,俘陳敏,後斬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再定江南。永嘉四年(310年)晉建武將軍錢(王會)奉命北援洛陽,行至廣陵(今江蘇揚州)懼敵不敢前進,殺晉官吏,自稱平西大將軍、八州都督,率兵南攻義興。周玘又糾合鄉里地主武裝,與晉將軍郭逸詩平錢(王會),三定江南。

西晉滅亡

西晉末年的少數民族勢力可以分爲三類:匈奴是滅亡西晉的策動者,匈奴貴族雖然沒有老祖宗稱霸草原三百年的雄風,卻也有統治中原的野心。羌、羯、氐屬於第二類,他們是受壓迫的反抗者。羯族原是匈奴控制的西域民族,隨匈奴人來到中原後由於生活貧困,很多羯人淪爲漢族地主的隸農。羌人的苦難自東漢就開始了,昏聵官僚的壓迫歧視導致羌人三度叛亂,叛亂後的羌人又由於狹隘的復仇心理屠殺漢人,接着是官軍的大肆鎮壓而氐人多是“八王之亂”中與漢人一起逃亡的流民。第三類是鮮卑人,他們由於種種原因多在西晉末年對戰爭持觀望態度。尤其耐人尋味的是後來稱雄北中國的慕容氏、拓跋氏都是支持西晉政府的,其首領相繼被封爲大都督和代公,是西晉的盟友。

對西晉首先發難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義和羯、羌的小規模反抗,然後是匈奴貴族的起兵,以下講一下匈奴的情況:自東漢以來南匈奴基本上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到了魏武帝曹操執政時,將匈奴的呼廚泉單于留居鄴城,派右賢王去卑返回南匈奴將南匈奴分爲五部,每部設漢人司馬掌握實權,匈奴基本上劃入了中央政府轄下。而此時的匈奴貴族也開始學習經史子集,在政府中效力。例如匈奴漢國的皇帝劉淵就曾跟隨上黨儒生崔遊學習,並在成都王司馬潁手下供職。他的兒子劉聰也精通漢學,能熟背《孫子兵法》。匈奴貴族雖然在“五胡”中算是過的不錯的了,但久居人下畢竟不是“天之驕子”們的作風,他們時刻等待着時機好征服中原,終於,機會來了。“八王之亂”中,幷州刺史司馬騰與將軍王浚聯合鮮卑貴族進攻司馬騰駐守的鄴城,司馬騰不敵,劉淵獻計說要回匈奴召集騎兵抗衡鮮卑人,司馬潁同意。劉淵得以回到匈奴。

永興三年(304年),劉淵返回匈奴控制下的左國城,與匈奴權貴密謀起兵。劉淵的從祖父劉宣發表了起兵宣言:“昔我先人與漢約爲兄弟,憂泰同之。自漢以來魏晉代興,我單于雖有虛號,無復寸土之業,自諸王侯,亦同編戶。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興邦復業,之此其時也。左賢王元海(劉淵的字)資器絕人,英武超世,天若不恢崇單于,終不虛生此人也。”也就是說,我匈奴要打倒你西晉,恢復權力,順便替老親家漢朝復仇(實際是要奪取中原),誰領着我們幹呢?自然是俺大侄子劉淵啦!這一番話搞的匈奴人摩拳擦掌,意圖起事。當時,幷州境內的漢人大多因戰禍而遷徙南下,胡漢勢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而幷州的官吏們還在熱心內爭。於是,劉淵稱漢王,置白官,打敗司馬騰,招降山東起義的王彌等人,形成了各族人民共同反晉的巨大浪潮。永嘉二年(308年)劉淵稱帝,都平陽。他分別於永嘉三年秋冬遣其子大將軍劉聰率石勒、劉曜等進攻洛陽,西晉軍隊頑強抵抗,匈奴敗退。後劉淵死,劉聰殺太子自立,又於永嘉四年冬三攻洛陽。永嘉五年西晉攝政兼最高軍事統帥東海王司馬越病死,王衍等人竟扔下晉懷帝率十幾萬大軍公開逃跑。結果他們被石勒全殲。七月,洛陽失守,建興四年(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滅亡[30]。而匈奴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開始。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第4張

士族背叛是西晉滅亡的主要原因。既然階級矛盾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那麼說士族背叛是西晉滅亡的主要原因,二者不矛盾嗎?不矛盾。階級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士族的驕奢淫逸,階級矛盾激化的結果導致士族地主爲了維護自己利益而放棄西晉,建立東晉,將階級矛盾轉移爲民族矛盾。事實上東晉的政治除了個別時期(比如謝安執政時期)之外,並不比西晉清明多少,東晉政權之所以能堅持一百多年,是因爲民族矛盾的激化,使得人們不得不維護東晉王朝以抗擊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襲擊。

東晉

五馬渡江

又稱五馬浮江,五馬渡江。具體是指西晉末皇族司馬氏五位王爺(琅琊王、汝南王、西陽王、南頓王、彭城王)避戰亂南渡長江 ,最後琅琊王司馬睿於建鄴 (今 南京 )建立東晉王朝事。所以民間說有“五馬渡江去,一馬變爲龍”的說法。

司馬睿建國

西晉雖然滅亡了,但一些晉朝的舊臣並不甘心亡國的命運,況且南方還在晉朝官員手裏,於是他們就在各地積極活動,準備恢復晉朝的統治。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馬睿在流亡大臣與江南氏族的擁護下,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這就是晉元帝。

王與馬共天下

永嘉之亂後,以王導爲首的王氏士族集團輔佐琅玡王司馬睿,王導的堂兄弟、王羲之的親生父親王曠認爲:當時北方夷族太多,建議司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實施戰略轉移,而此前,王導、王曠已經南下“開闢”了根據地。

公元313年,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永嘉南渡,整個中原地區的北方名門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機構、官員、甚至士族家中的傭人和雞鴨牛馬都被帶過了長江。這次以門閥士族爲主要力量的大遷徙共有90多萬人,琅玡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晉室,史稱東晉。

由於對司馬政權的大力支持和艱苦經營,琅玡王氏被司馬睿稱爲“第一望族”,並欲與之平分天下,王氏勢力最大時候,朝中官員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與王家相關的人,真正的是“王與馬,共天下”。

祖逖北伐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雅 ,漢族,東晉名將,民族英雄。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另據《定興縣誌》載,爲今河北省定興縣祖村店人。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祖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他爲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里好評。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家裏的穀米、布匹捐給受災的貧苦農民,可實際上他的哥哥們並沒有這個意思。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後因朝廷內亂,北伐沒有成功。

庾亮輔政

南頓王司馬宗和右衛將軍虞胤向來獲明帝信任和親近,更掌禁軍,聚集很多勇力作爲黨羽,甚至將宮門的鑰匙也交給他們了。這都令王導和庾亮兩位權臣不滿,對此很有意見。次年,晉明帝患病,庾亮夜間有事要嚮明帝上表,於是向司馬宗取宮門鑰匙,但遭拒絕,更被叱責:“你當這是你家門,可隨意出入呀?”庾亮因而對司馬宗更爲不滿。後明帝病重,不願見人,羣臣都不能和他接觸。庾亮又察覺司馬宗、虞胤與太宰西陽王司馬羕趁機打算作亂,於是直入明帝臥室,並嚮明帝陳說司馬宗等的圖謀,自求輔政,言辭深切,終令明帝感悟,引庾亮升御座,與司馬羕、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壼、車騎將軍郗鑑、領軍將軍陸曄和丹楊尹溫嶠一同受命輔政。並加庾亮給事中,轉任中書令。

不久明帝就病逝,晉成帝繼位,並由庾太后臨朝,政事都由庾亮決策。王導輔政因風格寛和而得衆心,但庾亮凡事以法,因此失掉人心。同時陶侃和祖約都沒有被任命爲輔政大臣,皆懷疑庾亮纂改遺詔,都有怨言流傳。庾亮於是任命溫嶠爲江州刺史,作爲外援;同時修護石頭城以作防備。同時司馬宗等密謀除去以庾亮爲首的輔政大臣,庾亮於是因御史中丞鍾雅彈劾司馬宗謀反派趙胤收捕司馬宗。司馬宗勒兵反抗但被趙胤擊殺。庾亮及後貶司馬宗一族爲馬氏,三子廢爲庶人,同時免司馬羕官,貶爲弋陽縣王;同時亦將虞胤貶爲桂陽太守。事後,很多人都認爲庾亮此舉是意圖翦除司馬氏宗室。更有一次,未知司馬宗已死的晉成帝見司馬宗久久沒來,問庾亮:“平日見到的白頭公在哪?”庾亮說他謀反,已被誅除。成帝聽後卻哭着說:“舅父說人是逆賊,就殺了他;那麼他人說舅父是逆賊,應該如何辦?”庾亮聽後大懼,色變。

王敦舉兵

王敦之亂是東晉初年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結束於晉明帝太寧二年(324年)。動亂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所發動,以誅劉隗爲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晉元帝死後,晉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晉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面對晉明帝的討伐,只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失敗。王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第5張

僑置州郡縣

士族門閥鼎盛

“門閥士族”是在社會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結成的政治集團,萌生於兩漢,形成發展於魏晉。

蘇峻舉兵

蘇峻之亂,又稱蘇峻、祖約之亂,是東晉年間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咸和二年(327年),由歷陽內史蘇峻發起,聯結鎮西將軍祖約以討伐庾亮爲名起兵進攻建康。於次年攻破建康執掌朝政,庾亮則與江州刺史溫嶠推舉徵西大將軍陶侃爲盟主,建立討伐軍反抗蘇峻,同時三吳地區亦有義兵起兵。亂事於咸和四年(329年)隨蘇峻於前一年戰死和餘衆陸續被消滅而結束。

褚裒北伐

永和五年(349年),後趙皇帝石虎逝世,褚裒乘機上表北伐,即日下令戒嚴並領兵直指泗口。但當時朝內認爲褚裒尊貴而責重,不應深入敵境,建議先遣偏師北伐。褚裒其實已經命督護王頤之入彭城示以威信,後又派督護麋嶷攻下邳。當時後趙守軍都崩潰,下邳輕易拿下,褚裒於是以此上奏請求從速北進,以成聲勢。不久,朝廷加褚裒征討大都督,督徐、兗、青、揚、豫五州諸軍事。褚裒並領兵三萬直入彭城。當時每日都有數以千計的北方士民來歸降,而褚裒亦安撫招納他們,很得他們歡心。褚裒又派部將王龕進攻沛國,擄後趙沛相支重並收降郡中二千多人。

及後魯郡五百多家人起兵歸附東晉,並向褚裒求援,褚裒於是派王龕及李邁率三千精兵迎接他們,但卻在代陂大敗於後趙南討大都督李農,王龕更戰死。褚裒在此敗後引咎請求自貶,並退屯廣陵請求留鎮。但朝廷以王龕違反節度而不責褚裒,命他南鎮京口,並解任征討都督。

殷浩北伐

永和三年(347年),大司馬桓溫滅蜀後,其勢日盛。會稽王司馬昱忌之,慕揚州刺史殷浩盛名,故以爲心腹,以抗桓溫。護軍將軍王羲之爲求內外和協,勸浩不宜與溫構隙,浩不從,於是與溫頗相疑貳。

五年,朝廷欲乘石虎新死蕩平關河,以浩任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統軍進取中原。九年,浩趁前秦內亂之際,自壽春(今安徽壽縣)率大軍北伐前秦,以姚襄爲前鋒。浩至許昌(今河南許昌東),會徵西將軍謝尚兵敗,浩退還壽陽,整軍復進,襄懷恨浩謀圖己,乃伏甲山桑(今安徽蒙城北),縱兵擊之,浩軍大敗,棄輜重,退保譙城(今安徽亳州),兵械軍儲皆爲襄所獲。

桓溫與殷浩有隙,及聞其敗,上疏指責浩連年北伐敗績,糧械盡失,反以資敵,請罪之。帝遂廢浩爲庶人。

桓溫北伐

桓溫北伐,是東晉時期將領桓溫分別於354年、356年及369年發動北伐北方十六國的戰役。但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復洛陽,其餘兩次皆被擊退,成效不大。

謝萬北伐

謝萬才能和器量皆優異出衆,雖然器量仍不及謝安,但因擅長展現自我,故此早有聲譽。成年後,撫軍將軍司馬昱輔政,因聽聞謝萬的名氣,故此召他爲其從事中郎。後遷吳興太守。

昇平二年(358年),任安西將軍、豫州刺史的哥哥謝奕去世,謝萬任西中郎將,持節監司、豫、冀、並四州諸軍事,兼任豫州刺史。然而,當時王羲之就認爲以謝萬出鎮豫州,領導軍隊北伐的決定是違才易務,曾寫信勸說桓溫不要以謝萬外鎮,但桓溫沒有接納王羲之的建議。王羲之當時亦寫信給謝萬,勸他要與士卒們同甘共苦,但謝萬不能這樣作,雖然肩負北伐大任,然而仍表現得高傲豪縱,毫不安撫士衆。謝安見此十分憂心,不但親自慰問和勉勵謝萬的部下,更要謝萬與手下將帥們多見面對話,不要再表現得那麼高傲。然而,當謝萬召集衆將時卻無話可說,還用如意指著衆將說:“諸將皆勁卒。”因將帥以兵、卒爲忌諱,既爲將帥就不再想別人以兵卒去稱呼他們,故衆將聽後對謝萬更爲忿恨。

庚戌土斷

土斷是東晉廢除僑置郡縣、使僑管土著編入所在郡縣戶籍的辦法。東晉曾在其管轄地區內用北方地名設立郡縣(即僑置郡縣),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權。當時僑置郡縣無一定的邊界,不徵租稅徭役。這些士族廣造田園,兼併激烈,影響朝廷財政收入。鹹康七年(公元341年),晉成帝司馬衍爲了整理戶籍,增加財政收入,命僑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爲斷,把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戶籍。東晉大司馬桓溫(312—373)執政時,又於興寧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斷法,史稱“庚戌土斷”。這次嚴厲清查戶口,對隱匿戶口的貴族地主也予以懲處。土斷之後,國家控制的戶口大量增加,賦稅收入也增多了。康寧元年(公元373年),桓溫死後,此法不行。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劉裕再行土斷,諸僑置郡縣多被裁併。

北府兵建立

中國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強大,詔求文武良將鎮御北方。朝廷拜謝玄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召募勁勇,徐(治京口)、兗(治廣陵)人民紛紛應募入伍。謝玄以劉牢之爲參軍,常領精銳爲前鋒,戰無不捷。太元四年,謝玄加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爲“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爲北府兵。

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結果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先後建立了十餘個小國。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王恭叛亂

王恭叛亂是東晉時期的歷史事件,分別於隆安元年(397年)及隆安二年(398年)發生,皆由當時的青、兗二州刺史王恭主動發起。王恭於第二次叛亂時被擒且被處死,不過至死仍堅持他起兵叛亂是出於他對朝廷的忠心。

盧循、孫恩起義

東晉末年孫恩、盧循領導的農民反晉鬥爭。這次起義是東晉南朝時期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農民起義。這次堅持鬥爭達十二年之久,轉戰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廣大地區。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卻對東晉門閥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重大歷史人物事件介紹 第6張

桓玄稱帝

元興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又加車馬儀仗及樂器,以楚王妃爲王后,楚國世子爲太子。十一月丁丑日(12月17日),由卞範之寫好禪讓詔書並命臨川王司馬寶逼晉安帝抄寫。庚辰日(12月20日),由兼太保、司徒王謐奉璽綬,將晉安帝的帝位禪讓給桓玄,隨後遷晉安帝至永安宮,又遷太廟的晉朝諸帝神主至琅邪國。及後百官到姑孰勸進,桓玄又假意辭讓,官員又堅持勸請,桓玄於是築壇告天,於十二月壬辰日(404年1月1日)正式登位爲帝,並改元“永始”,改封晉安帝爲平固王,不久遷於尋陽。

桓玄即帝位後,好行小惠以籠絡人心,例如他親自審訊囚犯時,不管罪刑輕重,多予釋放;攔御駕喊冤者,通常也可以得到救濟;然而爲政繁瑣苛刻,又喜歡炫耀自己,官員有將詔書中“春蒐”字誤繕爲“春菟”,經辦人員即全被降級或免職。

劉裕北伐

東晉自偏安以來,時時面臨着北方的威脅。祖逖、庾亮、殷浩、桓溫都曾先後北伐,但無一成功。 晉元興二年(404),劉裕起兵擊敗篡晉稱帝的桓玄。次年,擁戴晉安帝復位,控制東晉朝政。時南燕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加劇,慕容超信用奸佞,誅戮賢良,賦役苛重,激起民衆強烈反抗。爲了宋朝的強大,劉裕決定興師北上。劉裕爲抗擊南燕,外揚聲威,遂欲掛帥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軍隊侵擾淮北,就正好給了劉裕一個機會。他上書皇帝,要求北伐,獲得朝廷批准後,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法顯求經

北府兵建立

中國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強大,詔求文武良將鎮御北方。朝廷拜謝玄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召募勁勇,徐(治京口)、兗(治廣陵)人民紛紛應募入伍。謝玄以劉牢之爲參軍,常領精銳爲前鋒,戰無不捷。太元四年,謝玄加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爲“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爲北府兵。

莫高窟

莫高窟(Mogao Grottoes)俗稱千佛洞,被譽爲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現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近代發現的藏經洞,內有5萬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專門研究藏經洞典籍和敦煌藝術的學科——敦煌學。1961年,被公佈爲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

義熙土斷

西晉時已出現土斷概念。晉初司空衛瓘主張恢復漢代鄉舉裏選法。戶籍都按住地編定,取消客籍戶,選舉由鄉里評定。這是針對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東晉、南朝的土斷則是針對當時僑人和僑州郡而實行的政策。

西晉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東晉建立後,政府設立了許多僑州、僑郡、僑縣予以安置。他們只在這種僑立的地方機構登記,稱爲僑人。僑人的戶籍稱爲白籍,不算正式戶籍,入白籍者不負擔國家調役。僑人有的相對集中,有的居住分散,“十家五落,各自星處,一縣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東屆海隅”。他們雖在僑縣登記戶籍,卻不住在僑縣寄治的地方。僑州和它所屬的郡縣也不是都在一處,有的相距很遠,管理極爲不便。僑州、郡、縣開始也只是辦事機構,並無實土,所以僅在晉陵(今江蘇常州一帶)一郡就有僑立的徐、兗、幽、冀、青、並六州的十多個郡級和六十多個縣級機構。各州僑人既和原來的江南土著百姓雜處,又彼此相互混居,卻分屬於不同的州、郡、縣管理。流民南下之初,多數還想重返故里,所以莫不各樹邦邑,思復舊井。而且流人初到,並無產業,爲了安撫他們,憑藉他們的武力爲北伐資本,也不能不給以優復特權。但北伐多次失敗,重返絕望,居處既久,人安其業。僑人中的上層已多佔有田園別墅;下層的除了淪爲部曲、佃客、奴婢者外,也通過開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爲自耕農民。他們與土著百姓生活無異而負擔不同,容易引起僑舊矛盾。而且許多江南農民也逃亡而變成豪強私附。這些都不利於東晉政府的統治,因此東晉政權在江南站穩腳跟之後,便要實行土斷政策。

土斷政策的中心內容是整理戶籍,居民不分僑舊,一律在所居郡縣編入正式戶籍,取消對僑人的優待,以便政府統一對編戶齊民的剝削。爲了編定統一戶籍,必須劃定郡縣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縣,同時從南方舊郡縣的領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爲保留的僑郡縣的實土。又調整其隸屬關係,或把新獲實土的僑郡縣交舊州郡領導,或把舊郡縣割歸新立的僑州郡管轄,使州郡與所屬郡縣不至於相互隔越。與此同時,清查隱匿漏戶,把逃亡農民和由豪強隱佔的私屬蒐括出來,充作政府的賦役對象,這也是土斷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後期更爲側重。

東晉的第一次土斷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間(326~334)。以後東晉及宋、齊、樑、陳歷代都進行過土斷,見於記載者共有十次。其中最著名的哀帝興寧二年(364)由桓溫主持的“庚戌土斷”(以三月初一庚戌下詔。故名)和安帝義熙八年至九年(412~413)由劉裕(即宋武帝劉裕)主持的“義熙土斷”,都以嚴格執行見稱。庚戌土斷時,晉宗室彭城王司馬玄因藏匿五戶被下獄治罪;義熙土斷時,會稽大族虞亮因藏匿亡命千餘人被處死。

土斷受到僑人及一些大族的反對,士族害怕喪失作爲北來高門的標幟,百姓則深知從此要負擔沉重的調役,所以宋孝武帝時,雍州刺史王玄謨要土斷雍州僑民,僑居雍州的河東大族柳氏帶頭反對,宋政府以百姓不願屬籍,停止實行。即使以嚴厲著稱的義熙土斷,也把在晉陵界內的徐、兗、青三州流人除外,因爲這三州流人正是組成劉裕的基本武力北府兵的主要成分,劉裕不能不考慮他們的利益,在土斷時保留部分僑州、郡、縣,並從南方原有州郡中劃出部分土地來歸它們管轄。這是照顧僑人大族利益的措施,也是一部分北來大族贊成土斷的條件。

土斷結果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財阜國豐”;僑人則加入了負擔調役的行列,從此由北人變成了南人,客觀上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由於每次土斷都不能徹底,遺留下一批沒有著籍的僑人;又由於北方流人不斷南下,新的僑人和僑郡縣不斷出現,所以土斷政策繼續推行,貫穿整個東晉、南朝。

東晉平蜀

桓溫有雄才,史稱他“挺雄豪之逸氣,韞文武之奇才。”庾翼在世時很看重桓溫,曾向成帝推薦說:“桓溫少有雄略,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託其弘濟艱難之勳。”桓溫出任荊州刺史後,爲立功以樹威,決定西伐佔踞巴蜀並已日漸衰微的李氏成漢政權。 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溫上疏朝廷要求伐蜀。隨後他不等迴音,便在當月以江夏相袁喬爲前鋒,親率益州刺史周撫、南郡太守譙王司馬無忌徑自出兵伐蜀,有精兵萬餘人,溯江而上。朝中聞知,諸臣皆因蜀道險遠而溫軍寡少深以爲憂,唯劉惔認爲桓溫必能克蜀,人問其故,劉惔說:“以蒲博驗之,其不必得,則不爲也”。 永和三年二月,桓溫軍至青衣(今四川名山北),成漢主李勢以其叔父李福、族兄李權

和大將咎堅爲統帥,發兵阻攔桓溫大軍。桓溫軍從另道而進,三月,進至彭模(今四川彭山縣)。這時,有人建議桓溫分兵兩處,異道而進,以分散漢兵兵力。袁喬說:“今深入萬里,置之死地,士無反顧之心,所謂人自爲戰也。今分爲兩軍,軍力不一,萬一偏敗,則大事去矣。不如全軍而進,棄去釜甑,齎三日糧,勝可必矣。”桓溫以袁喬所言爲是,乃留輜重於彭模,命參軍周楚、孫盛率羸兵看守,自率大軍直趨成都。這時成漢李福等人轉頭進攻彭模,周楚、孫盛奮力將其擊退。桓溫大軍一路上三戰三捷,又擊敗李權等漢軍。漢軍潰散,從小路逃回成都。桓溫進逼成都,漢主李勢傾全部兵力出城,與桓溫軍激戰於成都城之笮橋(在今成都市西南,橋用竹索編成)。桓溫前鋒出戰不利,參軍龔護戰死,晉軍皆懼,意欲退軍,前鋒袁喬聲色俱厲,拔劍督士卒死戰,遂大破漢軍。桓溫乘勝攻入成都,縱火燒成都小城(內城),李勢乘夜逃走,遠遁九十里。

不久,李勢見大勢已去,先使散騎常侍王幼送降文,然後輿櫬面縛詣桓溫軍門投降,成漢遂被桓溫滅掉。 桓溫既平蜀,在李勢殿上置酒大宴將佐參僚,當地縉紳皆來慶賀。桓溫生性豪爽,氣度不凡,加上新平蜀地,志得意滿,在宴會上神采飛揚,歷數古今成敗由人,存亡系才之事。他“音調英發,”“其狀磊落,一座歎賞。既散,諸人追味餘言”。

桓溫駐軍蜀地,援引成漢政權中的賢才爲己之用,像成漢尚書僕射王誓、中書監王嘏、鎮東將軍鄧定,散騎常侍常璩等,皆蜀地一時之選,桓溫並用爲參軍。但不久,王誓、鄧定等復反,衆各萬餘,桓溫一一討平。桓溫大軍駐蜀三十日,然後凱旋,回師江陵(今湖北江陵縣)。永和四年,桓溫以平蜀之功,進位徵西大將軍、開府、封臨賀郡公。一時威名大振。 時晉廷中穆帝年幼,康帝皇后褚太后臨朝攝政。桓溫伐蜀時拜表輒行,已引起朝廷疑忌,待其平蜀,更怕他威名過大而日後難制。於是輔政的會稽王司馬昱乃使在朝野中素具盛名的揚州刺史殷浩參綜朝政,以期能對桓溫有所抑制。桓溫對此很是不滿,但他與殷浩素相識,知其不會有多大作爲,並不懼怕。此後,桓溫經營荊州,“在州寬和,百姓安之”。同時漸露不臣之心,與晉廷雖名爲君臣,實際在荊州自行其事。晉廷對桓溫已不能徵調如意,但求羈縻而已。桓溫平蜀後,又加督交、廣二州諸軍事,此時,他所督荊、司、雍、益、樑、寧、交、廣八州“士衆資調,殆不爲國家用”。但因當時國中無事,君臣尚能相安一時。

劉裕篡晉

劉裕篡晉 淝水戰後,謝安威望提高,權力增大,引起皇室和其它士族的猜忌,終遭排斥,出鎮廣陵。朝廷大權爲會稽王司馬道子所掌握。孝武帝死後,南克州刺史王恭、荊州刺史殷仲堪和廣州刺史桓玄等相繼起兵,反對司馬道子父子。長江中游爲桓玄所據,下游的京口和江北地區爲北府將領劉牢之控制。東晉朝廷的轄區只剩下江東的會稽、臨海、永嘉等八郡。朝廷的賦稅徭役全部轉嫁到江東八郡的農民身上,從而導致了孫恩、盧循相繼聚衆反抗。之後,東晉大權落人北府兵將領劉裕手中。 劉裕,字德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年落拓,後投入北府兵劉牢之部下。

他不僅鎮壓了孫恩、盧循,而且討滅了桓玄和割據益州的成都王譙縱。繼而又北滅南燕、後秦,收復洛陽、長安。劉裕威權日重,終於在420年廢掉晉恭帝(司馬德文),自立爲帝,改國號爲宋,年號爲永初。這是南朝的開始,也是南北朝對峙的開始。 劉裕雖以武功顯赫而稱帝,但對政治經濟也進行了若干改革,制定法律,打擊豪強,整頓選舉,嚴肅吏治,重視教育,鞏固了統治基礎。致使其子劉義隆當政時,出現了小康局面,“餘糧息畝,戶不夜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