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魏晉南北朝服飾: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服飾

魏晉南北朝服飾: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服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方民族,泛指五胡之地的少數民族。春秋戰國時,趙武靈王引進的胡服,即爲這種短衣長褲形式。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有典型意義的服裝爲褲褶與裲襠,一時隨胡人入居中原,對漢族服裝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褲褶:是一種上衣下褲的形式,謂之褲褶服,褶其形若袍,短身而廣袖。猶如漢族長襖,對襟或左衽,不同於漢族習慣的右衽,腰間束帶,方便利落;男女均服,可作爲日常服用,質料用布、縑,上施彩繪加繡,也可以錦緞織成,或用獸野毛皮諸料。褲爲兩條褲管分開,褲腳加肥,以其增大效果,立在那兒宛如服裙。但因爲褲形過於博大,於是又派生出縛褲。

縛褲:凡穿褲褶者,多以錦緞絲帶裁爲三尺一段,在褲管膝蓋部位下緊緊繫扎,以便行動,成爲既符合漢族“廣袖朱衣大口褲”特點,同時又便於行動的一種急裝形式。

魏晉南北朝服飾: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服飾

裲襠:“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當背當心,其形式當爲無領無袖,初似爲前後兩片,腋下與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着。這種服飾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稱馬甲,北方稱背心或坎肩。也有單、夾、皮、棉等區別,並可着於衣內或衣外。衣外者略長,衣內者略短。

魏晉南北朝服飾:魏晉南北朝時北方民族服飾 第2張

北方民族與中原漢族之間在服飾上互相取長補短,以圖其新,不僅兼有廣、狹兩種形式,還演變出一些新的服飾風格,如上衣緊身、窄袖,下裳寬大博廣,被東晉學者幹寶在《晉記》中稱其爲“上儉下豐”。另外,如北齊婦女戴用的冪、穿着的皮靴、緣邊袍、系扎的革帶等,都爲漢族人民所吸收,並流傳至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