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袁紹謀士田豐怎麼死的?袁紹爲什麼要殺田豐

袁紹謀士田豐怎麼死的?袁紹爲什麼要殺田豐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紹謀士田豐怎麼死的?袁紹爲什麼要殺田豐

田豐是東漢末年鉅鹿郡人,從小就天資聰穎,博學多才,在當地很有名望。入朝做官後因不滿朝政腐敗宦官專權而辭職回鄉。在韓馥(fù)做了冀州牧後,田豐又在韓馥手下做官,但卻因爲剛直不阿不會拍馬屁而不被重用。韓馥後來被袁紹趕走,袁紹倒是很器重田豐,“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而田豐也“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就是說袁紹以謙遜的言辭厚重的禮物請田豐出山,而田豐也因爲志在匡扶多災多難的漢朝皇室就接受了袁紹的邀請。

先來說說袁紹這個人。袁紹出身名門望族,號稱“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就是說他的家族有四代人都擔任相當於宰相級別的高官,各地官員有很多都是袁家的故舊門生,這在那個非常講究門第出身的年代可是一筆極爲難得的政治資本,袁紹之所以還能夠稱雄於一時基本上靠得就是祖宗的這份基業。就其本人來說,只能說是資質平平,沒有什麼過人的才幹,反倒是毛病一大堆。這樣的世家子弟在天下太平的時候靠着祖宗的基業也能平步青雲,平日裏到處檢查檢查工作,開會的時候照着祕書寫好的稿子念一念,遇到事情了說些絕對正確的廢話也能將就着混日子。可到了天下大亂,要拿出真本事的時候就傻眼了,立刻就會被打回原形!偏偏袁紹所處的就是個“天下大亂,羣雄並起”的年代,三國英雄人物紛紛登場,袁紹也就只好給這些英雄做個陪襯,然後被一腳踢出歷史的舞臺了。《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給他的評價是:“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意思就是說袁紹爲人外表看起來很寬厚其實卻心胸狹窄,喜歡計謀卻不能做出決斷,有才能的人他不用,聽到了好的建議卻不能採納,這個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十分中肯。

還在曹操把漢獻帝迎接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袁紹手下就有個叫郭圖的謀士建議袁紹把漢獻帝接到袁紹所控制的鄴城來,可袁紹卻覺得天子來了以後自己的行動就會受到限制,拒絕了這個建議。等到曹操把漢獻帝接到許昌之後,“紹每得詔書,患有不便於己”這才後悔了,藉口許昌地勢低窪潮溼,又想把漢獻帝接來,可曹操那裏會答應,這就叫“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不過袁紹卻沒有從這次失策中得到哪怕一點點的教訓,又錯失了一次徹底消滅曹操、迎接天子的大好機會!

當時袁紹已經據有冀、幽、並、青四州的廣大地區,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河北、山西、山東三省,“衆數十萬”,成爲當時天下最爲強大的力量,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成爲袁紹統一天下最大的障礙,二者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就在此時上天給了袁紹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徹底消滅曹操的機會!

一直以種菜而韜光養晦的劉備佔據沛城反叛曹操,並且打敗了曹操派來討伐的軍隊。曹操不得已,親率主力出征劉備,這就使得許昌的防禦空虛。田豐聞報連忙勸說袁紹趁機進攻許昌,“與公爭天下者,曹操也。操今東擊劉備,兵連未可卒解,今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兵以幾動,斯其時也。”可以與您爭奪天下的就是曹操,現在曹操東征劉備,一時半會兒肯定回不來。現在興兵襲擊曹操的後方可以一舉而定,出兵要講究時機,現在時機到了!田豐更進一步指出,一旦攻下許昌就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此取天下就要容易多了!

袁紹謀士田豐怎麼死的?袁紹爲什麼要殺田豐

袁紹當然拒絕了這個絕對正確的建議,要不然他就不是袁紹了!這兩天袁紹的小兒子生病了,他老人家正因爲這個事情愁得茶不思飯不想,那裏還顧得上什麼軍國大計啊?田豐氣的拿柺杖往地上敲,“嗟乎,事去矣!夫遭難遇之幾,而以嬰兒病失其會,惜哉!”哎呀,大事已去!碰到這麼好的機會竟然因爲小孩子得病就錯過了,可惜呀!“紹聞而怒之,從此遂疏焉”,袁紹一聽很生氣,田豐啊田豐你也太不理解我啦!那裏還有比我兒子得病讓我更操心的事情呢?對這樣一個不能理解領導,不能領會領導意圖的傢伙不把你砍了就不錯了,竟然還拿柺棍兒敲?敲什麼敲?這不是對俺有意見嗎?你讓俺的臉面往哪兒擱?這樣的傢伙怎麼能重用?

等曹操從從容容的把劉備打敗,估計袁紹兒子的病也好了,袁紹這才着急了,要親帥主力精兵十萬,戰馬萬匹進攻曹操。田豐知道機會已經錯過,於是就勸諫袁紹不要出兵,“曹操已經打敗了劉備,許昌也不再空虛了。況且曹操善於用兵,多出奇計,雖然部隊不多但卻萬萬不可輕敵!現在不如和他打持久戰。您據有黃河、太行山的天險,擁有四個州的土地人民,在外部我們多結盟友,在內部我們發展農耕,操練軍隊,然後選擇精銳部隊作爲奇兵,趁曹操不備不斷髮動進攻襲擾河南。他救這邊我們就攻擊那邊,他救那邊我們就攻擊這邊,讓曹操疲於奔命,人人都不能安居樂業,這樣一來我們沒有什麼損失而曹操就已經困頓了,不出三年便可以輕輕鬆鬆的消滅他!現在您放着必勝的策略不用而把國運押在決戰上,萬一失敗後悔都來不及了!”

田豐所講的這一席話就是《孫子》中所說的廟算,在戰略上打敗敵人!田豐指出袁紹的優勢在於地盤大,軍隊多,糧餉供應充足,而這都是曹操的劣勢;曹操的優勢在於善於用兵,所以田豐建議不要和曹操展開決戰,而要打持久戰,不斷的消耗敵人,直到把曹操拖垮!袁紹佔有天險優勢不怕曹操襲擾;軍隊多,就算是分出精銳派去襲擾曹操照樣可以保障本土安全;地盤大,糧餉充足,不怕消耗!而曹操就不同了,他所佔據的河南之地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無險可守,袁紹的軍隊說到就到;軍隊少,救了這邊就顧不上那邊了;地盤小,糧食供應緊張,一旦戰爭變成了持久戰消耗戰,必定要被拖垮拖死!

田豐的戰略就建立在“以大制小”的基礎上,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把曹操拖垮壓倒!避免決戰,讓曹操善於用兵的長處無從施展,以不戰爲戰,最終徹底消滅曹操!面對田豐的這一戰略,曹操根本就無還手之力,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完蛋卻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其實既然袁紹的軍力強大而且糧餉供應充足,按理說就算是決戰袁紹的勝算也應該遠遠大於曹操纔是,可爲什麼田豐卻堅決反對決戰呢?這就是田豐沒有說出來但卻是最根本的東西,那就是,和曹操比起來袁紹根本就是一隻豬!田豐知道就袁紹的這兩下子根本就不是曹操的對手,決戰肯定完蛋!而他持久戰的戰略基礎正是建立在“袁紹是頭豬”的基礎之上的!假如田豐追隨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話,他根本就不會說什麼“持久戰、消耗戰”,那一定是“殲滅戰”了!

但這個話田豐怎麼說得出口?偏偏袁紹還自命不凡,總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還做夢要統一天下當開國皇帝呢!歷史反反覆覆向我們證明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組織,只要它的領導人是頭豬,那麼不管他手底下的人有多能幹也沒用,什麼老虎呀、獅子呀、豹子呀、狼呀要麼滾蛋,要麼和領導一起變成豬!一隻豬率領的永遠都只能是些豬兵豬將!

袁紹當然還是沒有聽從田豐的建議,田豐知道此戰乃是國運所繫,“強諫”,袁紹大怒,指責田豐擾亂軍心,下令把田豐逮捕下獄。此戰的結果我們大家都知道,袁紹在官渡慘敗,十萬大軍跟着袁紹逃回河北的只有八百騎兵!袁紹軍隊的主力全部被殲,袁紹的完蛋也就此註定!潰敗的袁軍士兵拍着胸膛哭着說:“假如田豐在的話我們就不會落得個如此下場了!”面對如此慘局袁紹羞愧難當,對一個叫逢紀的人說:“冀州人士知道我失敗了還是應當同情我的,就是田豐以前竭力勸諫,與衆不同,我怕是沒臉見他!”逢紀說:“田豐聽說您失敗了竟然高興的撫掌大笑,他高興的是被他言中了!”袁紹一聽便有了殺掉田豐的想法。

聽到袁紹慘敗的消息,大牢裏便有人對田豐說:“您這下可要被重用了!”田豐笑道:“袁紹外表寬厚其實心胸狹窄。如果他得勝而歸心裏一高興肯定就把我放了,如今打了敗仗心裏肯定很惱火,他心胸狹窄的一面就要表現出來了!他要是打了勝仗我還能活,如今既然慘敗而歸,我怕是活不了了!”袁紹帶着八百殘兵逃回冀州之後說:“我沒有聽從田豐的建議果然被他恥笑。”隨即殺掉了田豐。

在官渡之戰前,曹操非常忌憚田豐,聽說田豐沒有跟着袁紹一起來到前線,曹操高興的說:“紹必敗矣!”等到袁紹戰敗逃跑後,曹操又說:“向使紹用田別駕計,尚未可知也”要是袁紹採納了田豐的計策,事情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呢!其實,來自敵人的評價往往纔是最正確的!曹操的謀士荀彧(yù)對田豐的評價是“剛而犯上”,就是堅持己見而不怕得罪上級,這正是田豐最鮮明的性格特徵,爲了讓上級接受自己的正確建議,田豐不惜“強諫”,最後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我們再想想魏徵和唐太宗的故事,這人和人之間的差別有時候比人和禽獸之間的差別還要大!田豐唯一的錯誤,也是他最大的錯誤就是選擇了袁紹這個“外寬內忌”的混蛋!著名的東晉史學家孫盛曾評價田豐“雖良、平何以過之”,田豐的計謀就算是張良陳平也不能超過他;對於田豐的悲劇他說:“臣奉闇(àn)後,則覆亡之禍至”,意思是說大臣如果追隨一位昏君那麼肯定會招致殺身大禍;他更引用《詩經》中的兩句詩,“逝將去汝,適彼樂土”來說田豐應該離開袁紹另擇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