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盤點:古代哪些食物的叫法和現在不一樣?

盤點:古代哪些食物的叫法和現在不一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食物的歷史雖然悠久,名頭也響亮,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在文學作品裏或者電視劇裏聽到主角口裏的那種食物,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一個呢?其實在古代那些所謂的食物並不是我們現在所日常食用的,那麼古代有哪些食物的叫法不同於現在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饅頭說起饅頭這個主食,幾乎北方的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少不了。饅頭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說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擒拿孟獲之後,在過江時受到以前戰死的冤魂的阻撓,爲了順利過河,聰明的諸葛亮就用麪粉做成人頭的模樣,用豬肉牛肉餡料填充來祭祀河神,這就是饅頭的由來,但在宋朝時,宋人口中所說的“饅頭”就不是我們日常生活常吃的饅頭了。

源於三國時期的饅頭,最早並不是我們所吃的這種沒有餡料的饅頭,而是在內部有豬肉餡料或者羊肉餡料,而到了宋代就變成了專屬有餡料的發酵食品,宋代饅頭種類衆多,甚至饅頭更成爲了學生經常食用的一種點心,在元豐初年,宋神宗去視察太學時恰巧遇到太學生們在吃饅頭,宋神宗也吃了一個,吃完後被味道折服的他感嘆道“以此養士,可無愧矣!”於是就有了“太學饅頭”這一稱呼。

除此之外還有四色饅頭、生餡饅頭、雜色煎花饅頭、筍肉饅頭、豬肉饅頭、蟹黃饅頭、灌漿饅頭和糖肉饅頭等,無一例外都是有餡的,根本不同於現在的饅頭。

盤點:古代哪些食物的叫法和現在不一樣?

包子包子據傳起源於四川地區,最早的叫法記載於《燕翼詒謀錄》種:“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宋仁宗過生日的時候,賜給羣臣包子,不過當時的包子是饅頭的一個別名。

我們在北宋陶谷的《清異錄》中的記載可以發現,最早的包子叫法的出現:“五代汴梁閶闔門外有‘張手美家’食館,以賣節令食物爲主,伏日有一款‘綠荷包子’。”“綠荷包子”主要是用荷葉做餡料,入伏時食用,具有解暑的作用。

後來慢慢的包子的餡料多由素餡爲主,包子的麪皮用冷水面制皮。等到北宋仁宗前後之際,包子成了饅頭的另一種的稱呼,再慢慢地饅頭變成了無餡的發酵麪食食品,就是我們現在所吃的主食饅頭,而包子則是有多種餡料的“饅頭”。

炊餅說起炊餅,大家一定會想到《水滸傳》中的武大郎,武大郎個子不高,老實憨厚,卻被自己的妻子潘金蓮聯合西門慶將自己毒害,在《水滸傳》中武大郎沿街叫賣的就是炊餅,現在的炊餅主要是由麪粉在籠屜中蒸製出來的,輔料配有果肉蔬菜等,爲了迎合大衆不同的口味,也會適量加上油鹽和糖等。

但武大郎賣的炊餅卻不是這個樣子的,古時候的炊餅就是麪粉做成條狀蒸出來即可,有點像長條狀的饅頭。古時候炊餅本來叫蒸餅,至於爲什麼叫炊餅,在宋代人吳處厚的雜文《青箱雜記》中記載:“仁宗廟諱貞,語訛近蒸,今內廷上下皆呼蒸餅爲炊餅。”因爲宋仁宗的名字叫做趙禎,爲了避諱宋仁宗的名諱,所有蒸餅才被改名叫炊餅的。但其實看來,蒸餅這一名字更加直觀,而炊餅一名卻會讓大家以爲炊餅是類似於燒餅一類的食物。

盤點:古代哪些食物的叫法和現在不一樣? 第2張

湯餅古代人愛吃“餅”,從唐代開始就已經有了喜食餅的習慣,但古代的“餅”並不想現在的“餅”,現在的餅主要是硬麪食品,不需要發酵。而提到宋代人愛吃的湯餅,大家可能會以爲是類似於吃鴨血粉絲湯的時候,配上的蔥油餅,醬香餅之類,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湯餅並不是湯配餅,而是類似於現在的麪條,更直觀一點說,就是寬面或者面片湯。

宋人黃朝英的《緗素雜記·湯餅》中說:“餘謂凡以麪爲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爲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爲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爲蒸餅。”用火燒製而成的是燒餅,水煮而成的就是湯餅,而上籠屜蒸制而成的就是蒸餅。

後來經過慢慢發展,湯餅發展成了水引餅,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水引餅”的製作方法:將面過濾過冷肉湯和細絹,然後“揉搓如箸著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再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再後來慢慢的經過後人口感的改良,麪條也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所以如此看來,當我們在閱讀古漢語書籍中,碰到“饅頭”“包子”“炊餅”等食物時,我們也就不會質疑爲什麼書中的人住旅店要吃飯時吃饅頭而不吃包子了,畢竟古時候的包子是素餡,饅頭裏包着的確是肉餡呢,吃素哪有吃肉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