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在《論語·憲問》中,孔子有這樣一段評價: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譎”:欺詐、詭計;

晉文公和齊桓公同爲春秋五霸之一,爲何孔子對他們卻有着不同的評價呢?尤其是晉文公重耳在“驪姬之亂”爆發時被迫流亡十九年,費盡千辛萬苦纔回到晉國繼承王位,繼位以後的晉文公勵精圖治,帶領晉國走向強大,並在踐土之盟中成爲諸侯盟主,如此一位功勳卓著的君主爲何在孔子眼裏評價卻很低呢?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其實要了解這一點很簡單,只要知道孔子所說的“正”究竟有何含義就明白了,這裏面牽扯到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和“諸侯爭霸”的時代背景——

譎而不正和正而不譎的解讀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裏面曾對這段話進行過解釋說:

譎,古穴反。晉文公,名重耳。齊桓公,名小白。譎,詭也。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雖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義執言,不由詭道,猶爲彼善於此。文公則伐衛以致楚,而陰謀以取勝,其譎甚矣。二君他事亦多類此,故夫子言此以發其隱。

朱熹的註解讓我們有了大致的瞭解,原來是因爲晉文公和齊桓公雖然同爲諸侯盟主,並且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幟,雖然都是假仁假義,動機不純。但是在戰爭中,齊桓公伐楚時打出了合法的名義,這件事說的是齊桓公伐楚戰爭。

遂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史記·齊太公世家》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第2張

當時齊桓公列舉了三個南征楚國的理由:

齊國祖先齊太公姜尚曾被賦予徵各個諸侯國的權力以輔佐周王室,周代時“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只有天子纔有權力發動戰爭,而齊國擁有這樣的權力(周成王時發生三監之亂,姜太公平亂有功,因此被賦予“東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的權力);

楚國沒有按照規定向王室上貢;

周昭王南征楚國時,死在漢水一帶;

這就是朱熹所說的“桓公伐楚,仗義執言”,而晉文公之所以被視爲“譎而不正”的原因是由於他在晉文公五年(前632年)討伐曹國時向衛國借道被拒絕,晉文公只好繞道攻打曹國,隨即又攻打衛國並佔領後者。

楚國北上救援,晉文公通過施展種種手段最終取得了與楚國的作戰勝利(楚子圍宋、城濮之戰、退避三舍),因此朱熹說他“陰謀以取勝,其譎甚矣”,以此解釋這就是孔子說齊桓公“正而不譎”和晉文公“譎而不正”的緣由。

譎而不正和正而不譎的深層次原因——諸侯和周王室的關係問題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第3張

但實際情形恐怕並非晉文公使用陰謀詭計取得戰爭勝利那麼簡單,這裏最主要的原因牽扯到兩個諸侯霸主面對周王室的態度問題,齊桓公在管仲的幫助下第一個打出“尊王攘夷”這爲他在後世贏得許多高度評價。

齊桓公“正而不譎”:尊王攘夷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評價說: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被髮左衽在春秋時代是夷狄的習俗,孔子的這句話自然是說假如沒有管仲和齊桓公,齊魯之地就被夷狄侵佔了。朱熹因此評價說: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

那麼正的是什麼呢?正的無非就是“衣冠之禮”,何謂華夏?

唐朝經學家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解釋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孔子在《論語·八佾》中說: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夷狄有君主,還不如華夏沒有君主);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第4張

因此,這裏的“正”實際上基於“華夷觀”的禮儀之辯,正統之辯。那麼爲何齊桓公就正,晉文公就不正了呢?簡單來說就是因爲齊桓公至少在表面功夫上還服從周王室,還遵守禮樂制度,奉周天子爲正朔,沒有破壞禮制。

如齊桓公早年準備攻打宋國,但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齊桓公於是就帶着禮物請示周天子,徵求他的同意。“十四年春,諸侯伐宋,齊請師於周(《左傳·莊公十四年》)”,周襄王時代,正是諸侯爭霸的時代,齊桓公的這個舉動無疑贏得周襄王的信任,因此被任命爲諸侯盟長。

是時周室微,唯齊、楚、秦、晉爲彊。晉初與會,獻公死,國內亂。秦穆公闢遠,不與中國會盟。楚成王初收荊蠻有之,夷狄自置。唯獨齊爲中國會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諸侯賓會——《史記·齊太公世家》

當時在葵丘會盟中,齊桓公被周襄王以賞賜征伐權力的武器和榮耀的胙肉,正式成爲方伯(諸侯盟長)。

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史記·齊太公世家》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第5張

除了“尊王”,齊桓公也肩負着“攘夷”的使命,如齊桓公四十二年,夷狄攻打周天子所在的都城,齊國以諸侯盟長的身份號令天下諸侯勤王。

四十二年,戎伐周,周告急於齊,齊令諸侯各發卒戍周——《史記·齊太公世家》

這也就不難怪齊桓公在討伐楚國的時候,會以“楚國沒有上貢”的名義對其興師問罪了。而孔子眼見春秋以來“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亂象時,自然要對齊桓公這位“尊王攘夷”的君王表示好感了,因此說他“正而不譎”,其實就是因爲齊桓公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禮樂制度。

晉文公“譎而不正”:逾越禮制

實際上晉文公並非完全像孔子說的那樣不堪,譬如在早期晉國就曾經扶持過周王室。晉文公元年(前636年),周襄王的弟弟勾結犬戎叛亂,試圖篡奪王位,周襄王被迫逃亡鄭國,並且向各個諸侯發出求救,當時秦國和晉國都出兵勤王,這時候的齊桓公早已去世。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第6張

當時晉文公親自率領軍隊迎接周襄王,殺死了叔帶,將周襄王護送回到王城。正因爲這件事,晉文公還得到周襄王賞賜的土地,應該說這是晉文公值得肯定的一面。那麼問題出現在哪裏呢?

三月甲辰,晉乃發兵至陽樊,圍溫,入襄王於周。四月,殺王弟帶。周襄王賜晉河內陽樊之地——《史記·晉世家》

就是上面朱熹說的晉文公在伐楚戰爭(城濮之戰)中取得重大勝利以後,晉文公的勢力達到巔峯,在踐土這個地方召開諸侯大會,並暗示周襄王應該親自前來,正因爲這個舉動讓孔子對晉文公大爲不滿。

因爲從來只有天子召見諸侯,沒有諸侯召見天子的禮制,而周襄王迫於晉文公的威勢,不得不離開王城前往踐土參加大會。因此這件事在不同的史書上出現了不同的記載,如孔子所寫的《春秋》中將這件事掩蓋修飾爲“天王狩於河陽”。

另外在《竹書紀年》中又描述爲:周襄王會諸侯於河陽。

“譎而不正”是什麼意思?“禮樂崩壞”是怎麼開始的? 第7張

而在《左傳》這本爲《春秋》做註解的史書中最終做出如此解釋說:

是會也,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於河陽。”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

可見,孔子認爲晉文公“譎而不正”的原因就在於他破壞了禮制,以一個諸侯的身份竟然召見天子,這正是“禮崩樂壞”的表現,這樣一種情況下,晉文公在孔子眼裏自然就是“不正”了。只要明白這裏的“正”主要指的是“禮樂制度”和“君臣倫理”就能理解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了。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可以簡單表述爲:齊桓公守規矩,晉文公不守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