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中國古代的文武狀元有多少?爲什麼會產生這麼多狀元?

中國古代的文武狀元有多少?爲什麼會產生這麼多狀元?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中國古代究竟一共產生了多少位文武狀元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在中國古代科舉史上,曾經涌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作爲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羣體之巔峯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據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止,在這1283年間,可考的榜數爲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一說504人),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爲777人。

中國古代的文武狀元有多少?爲什麼會產生這麼多狀元?

中國古代社會,從庶民百姓到達官顯貴,無一不堅定地認爲:“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的直接功利目的就是入仕。自孔老夫子起,“學而優則仕”成了亙古不變的知識分子的奮鬥之路。因而,苦讀寒窗數十年,爲的就是金榜題名,爲的就是以文入仕,爲的就是躋身宦臣,光宗耀祖。狀元及第,不但是天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而且在百姓心目中也具有“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巨大殊榮。一旦殿試第一,馬上就由吏部考試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祕書郎,或掌修國史,或做天子侍講,從此也就步入了兇險難卜的仕途,開始了宦海沉浮榮辱的漫漫人生。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終於登上了顯赫的高位。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狀元147人,事蹟可考者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書一級的官員(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狀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書層次的達20人之多。可以說,在官場努力升職,成爲狀元這一羣體實現人生價值的至上追求。

中國古代的文武狀元有多少?爲什麼會產生這麼多狀元? 第2張

一介書生,考取狀元實在不易。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鄉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宋代大文豪蘇洵就曾發過“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的感慨。特別到了清代,考到白髮滿頭仍然是個“童生”的不乏其人。四五十歲中進士,人們並不覺得他年齡有多大,“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就是這一歷史文化現象的生動寫照。如宋代共產生了118個狀元,據《中國狀元全傳》載,其中生卒年可考者51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37人,佔72。5%,最小的18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2人。清代共有狀元114人,生卒年可考者54人,其中20歲—30歲中狀元者19人,佔35%,最小的21歲。50歲以上中狀元者5人,最大的62歲。狀元之路絕不易於巴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