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攻城常常用到雲梯和平時看到的梯子有何區別?

古代攻城常常用到雲梯和平時看到的梯子有何區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攻城爲何不推倒梯子,這樣豈不是更好?不是不想推,關鍵是沒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有一個疑惑:敵人攻打城池的時候,往往會搭起雲梯,而城樓上的士兵眼看着下面的敵人一個接着一個往上爬,除了丟滾木、石頭、澆熱油以外,就是不去推那個梯子,你說要是推那個梯子多麼省事,一推就是一串小朋友。

包括像前段時間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做《血戰鋼鋸嶺》也是這樣的,日軍守在高地上,美軍付出很大的犧牲才把幾根繩子帶到高地上,下面的美軍就順着這幾根繩子往上爬,然後發起進攻。那麼當時日軍爲什麼不一勞永逸地割斷繩子,阻止美軍的進攻呢?

其實從理論上來說,不管是推梯子還是割繩子都是一種辦法,但是如果說它是一勞永逸則有些誇張。因爲你即便把繩子割斷了,美軍依然還是會重新把繩子送上去,然後繼續發動進攻,割斷繩子的唯一作用無非是稍微延長一下敵人的進攻時間。

但是從最終結果來看,美軍不可能因爲繩子被割斷了就停止進攻。與其如此,倒不如守在陣地上不斷的消耗敵人,上來一個打一個,由於佔據了高地,日軍有很大的優勢,他們守在堡壘裏,美軍費盡很大的力氣爬上去,還得防備躲在堡壘裏的日軍的攻擊。

所以當時美軍付出了很大的犧牲才佔領這個高地(其背景取材於二戰沖繩戰役),因此日軍不割斷繩子的原因就是這只是一個權宜之計,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假如說日軍是在打一場阻擊戰,目的就是爲了阻止美軍前進,掩護大部隊後側,那麼割繩子就十分有效了。

你搭一條,我割一條,等你打下來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後方的大部隊早就撤退了。所以我們在抗日戰爭中經常看到炸橋、炸鐵路的操作,有些是爲了破壞敵人的運輸線,有些是爲了掩護後方的大部隊撤退,所以用這種辦法來拖延一下時間。

古代攻城常常用到雲梯和平時看到的梯子有何區別?

所以古代打仗的時候不推梯子也是一樣的道理,你推倒了敵人又會把它重新豎起來,而且這個梯子其實也不是那麼好推的,爲什麼呢?因爲它太重了,你想啊,古代的城牆基本上都是幾十米的高度,如西安古城牆的高度就有12米,一架12米長度的梯子,而且又是以傾斜的角度靠在城牆上。

它的底部形成了一個受力點,首先如果你想要從正面推倒梯子,基本上可以說你是做不到的,因爲城牆是一個90度的筆直牆體,梯子搭在城牆上會形成一個20~30°的傾角,如果你要從正面推翻這個梯子,那你的手要足夠的長,必須要大於這個度數,你才能從正面推翻梯子(具體圖案自行腦補)。

如果正面不行,那我們就從側面推,那你需要的力量就更大了,此外還要考慮到梯子上站着3~4位平均體重150~200斤的兵哥哥,因此想要推翻梯子還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最起碼得2~3位士兵拉動梯子頂端才能做到。

但是梯子頂端總共就那麼兩個地方,2~3人擠在一起是很難操作的,而且梯子並不一定會高出城牆,要是它的梯頭低於城牆,那就更加沒法推了,要是強行去推的話,那你就得半個身子掛在城牆上,但憑藉一個人又怎麼可能推得動。

古代攻城常常用到雲梯和平時看到的梯子有何區別? 第2張

而且你還得防範下面的士兵拿刀砍腦袋,遠處的敵人拿着弓箭對着你。而且古代的梯子頂端都是完全的鉤子,基本上死死地扣在了城牆上,你別說推,拿刀砍都沒用。綜上所述,梯子並非不能推倒,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恐怕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所以倒不如不斷的消耗順着梯子爬上來的敵人。

當然了,推梯子並非不是沒有實際操作,有些時候守城的士兵也是會推翻梯子的,但是區別在於他們不是用手去推,而是借用工具。就像上面說的,梯子的傾角就在那裏,你想要推翻梯子,就得有一個長度大於20~30度的工具才行。

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攻城雲梯也發生了變法,很多攻城雲梯爲了適應作戰環境,在底部加上了車輪已經更利於穩固梯子的部件,如下圖所示,這種梯子根本沒法推,只能用火燒。

譬如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打陳倉的時候,就架起雲梯攻城,結果被燒了一個精光。

乃進兵攻昭,起雲梯衝車以臨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雲梯,梯然,梯上人皆燒死——《魏略》

當然並非每場攻城戰都有這種戰車式的雲梯。

譬如安史之亂中的決定性戰役睢陽之戰中,唐軍守將以張巡爲首的7000名士兵硬是將叛軍尹子琦率領18萬士兵擋在外面長達10個月,還給叛軍方面造成死傷高達12萬人,可以說在中國軍事史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保衛戰。

在這場戰役中,張巡他們打的十分辛苦,因爲當時唐朝廷基本上無法對他們展開支援,完全就是一座孤城,物資靠自己,士兵總共就只有那麼幾千人,當時爲了阻止敵人攻城,真的是各種方法都用上了,其中就包括推梯子以及澆桐油燒梯子。

賊知之,以雲衝傳堞,巡出鉤銘幹拄之,使不得進,篝火焚梯。 賊以鉤車、木馬進,巡輒破碎之。賊服其機,不復攻,穿壕立柵以守——《新唐書·張巡傳》

但是推梯子也只能暫時阻擋敵人的攻勢,睢陽在苦苦支撐10個月之後最終因爲彈盡糧絕被攻破,最後只剩下36名士兵一同遇害,真的是可歌可泣。綜上所述,在古代打仗時並非不推梯子,畢竟這也是一種短暫有效的辦法,但也只是暫時的,因爲你就算把梯子推倒了,敵人還是會豎起來。

而像張巡他們到最後餓的只能吃樹皮,到後面那裏還有力氣推梯子,在幾十倍於己的敵人攻打下,最終因爲寡不敵衆而失敗。而像諸葛亮打陳倉時,一來因爲陳倉易守難攻,後拉又因爲魏軍支援,所以諸葛亮就撤兵了。

假如當時張巡他們能夠得到有效的支援的話,睢陽肯定是能守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