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8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文景之治,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大漢王朝歷經前幾任帝王的努力,終於不辱使命,交出“文景之治”的“漂亮成績單”。

然而,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司馬遷描述文帝時的老百姓是——“無內外之繇,得息肩于田畝”。而且,他的《平準書》,也歌頌了景帝末至武帝初時社會繁榮的景象。

從司馬遷筆下的“盛世圖”看來,國家的政策是奏效的。對老百姓而言,“民則人給家足”;對國家的經濟而言,“都鄙廩庾皆滿”、“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然而,如果細究,似乎便能讓潛藏的問題浮現出來。

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疑問

《平準書》中歌頌的文字,有個大的前提,那就是——“非遇水旱之災”。

如果當時社會真的普遍達到“民富”,那何以“遇水旱之災”,老百姓便無法“人給家足”?

按理說,如果國家的財富累積到史書所言般的殷富,老百姓也豐衣足食,那麼偶爾僅“遇水旱之災”,斷無無法自給之理。

假設,農民積存不足以應急,但是以國家太倉“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的現象來看,絕對有辦法度過一時的水旱災問題。

如此看來,漢初以來到武帝初年所建立的社會經濟,似乎有重新商榷之處。

司馬遷的解釋

其實,司馬遷早已在文中說出了原因:

“網疏而民富,役財驕溢。”

這一句,太史公將國家制度所帶來的問題,如實道出。這些“役財驕溢”,以及橫行鄉里的“兼併豪黨之徒”,不但日益嚴重,而且成爲社會問題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支撐漢代經濟的最主要力量,來自於大多數勞動的農民。西漢政府的重農政策,也是爲了照顧這一羣人。

不過,在這一時期,西漢政府的安撫流民、輕薄徭役政策,似乎只使得國家、地方官吏和農村裏的大地主得利,加以“網疏”,所以更造成這些“兼併豪黨之徒”,肆無忌憚地吞併農民的土地,爲所欲爲。

所以,在“文景之治”的背後,正是一批批失去土地的農民的無窮災難與痛苦。

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第2張

賈誼和晁錯的解釋

如果再對照賈誼的文字,便可發現大多數由國家給予土地的小農,究竟處於何種境地

賈誼說,經過四十多年的生聚,到文帝繼位之初,國家和百姓仍然缺少糧食儲備,所以,天旱歉收時,百姓就會感到畏懼;若年成不好,老百姓就必須賣掉爵位和孩子。

由此可見,這四十多年的努力,還無法在大多數人身上收到成效。

這種情景又延續了十年,這羣靠着“土地和老天”吃飯的農民,其貧苦似乎不見改觀。

晁錯在上文帝書中,說得十分明確——普通人一年辛苦所掙的血汗錢,根本不足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第3張

事實上,“文景之治”時期農民入不敷出的境遇,與戰國李悝變法時魏國農民的情況並無二致。

可見,西漢經過40多年的休養生息,似乎並沒有使廣大的一線農民,在生活品質上有相對的提升。若是再加上“不幸疾病死喪之費,及上賦斂”,那勢必更慘。

賦稅和徭役

西漢賦稅徭役名目十分繁雜,農民的負擔十分沉重。

政府對於百姓,均按照民戶人口、年齡、性別和土地財產等情況,詳加登錄成冊,嚴格控制,即所謂“編戶齊民”。

政府以此作爲徵收租賦、徵調徭役和兵役的依據,而且,編戶後便不可無故遷移,如果丟掉戶籍逃亡,被逮捕就得入官奴。

依此,國家規定的賦錢和徭役,均以“人頭”爲依據。7歲到14歲的人,出“口賦”20錢;15歲到56歲的人,出“算賦”120錢;還有“獻賦”,原無定額,自高帝十一年起,定爲每人每年63錢。

除此之外,成年男子每年要爲政府提供繁重的徭役,包括勞役和兵役。

服勞役,不但要負責國家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如修陵、營造宮室、治理河渠等,還包括地方性的小役。

而西漢兵役的期限爲兩年,第一年在本郡縣當正卒,第二年輪番上京師當衛士,或到邊地當戍卒。

一個西漢普通人,其一生中服勞役與兵役的時間,至少有1600多天,可見當時普通人的負擔有多沉重。

潛藏在“文景之治”表象下的真實歷史,是否名副其實? 第4張

在“文景之治”的光鮮外衣下,那些真正處在底層的普通人,該如何度過無以爲繼的困頓生活?

國家的荷包賺足了,面子也有了光彩,但“裏子”,卻是百姓勒緊褲腰帶來支撐的。史實也證明,雖然有人逐漸成爲像陳平那樣的大地主,但這種情況,對普通人而言,誠屬少數。當時絕大多數農民,在國家賦役、自然災害和生產量不足的情況下,逐漸趨於貧困,甚至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