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五代十國時期是什麼樣的政治現象?爲什麼會那麼混亂

五代十國時期是什麼樣的政治現象?爲什麼會那麼混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說起五代十國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縱觀五代十國的歷史,闡述了封建王朝治久必亂、合久必分,亂久必治、分久必合的道理。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太平日久,朝野上下,不知祖宗創業的艱難,守成的辛苦,統治階級一味兒驕奢婬佚,縱慾敗度,導致所有先人遺澤,被逐漸耗盡。

五代十國時期是什麼樣的政治現象?爲什麼會那麼混亂

五代十國的這個稱謂是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與十國的合稱。五代從朱溫在公元903年建立後梁開始,到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五代正式結束。十國從楊行密在公元902年建立南吳國開始,到北宋掃蕩羣雄,在公元979年攻滅北漢國基本統一全國,十國結束。

五代總共換了八姓十三個皇帝,先後經歷了五個朝代,從最先的樑、唐、晉、漢、周。因五代的樑、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在之前已有朝代使用過,史書爲了區分前後,因此在各朝代上加一個後字,史稱爲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十國則是有角逐中原之心,稱王稱帝,與樑、唐、晉、漢、週五朝,或合或離,不相統屬的國家,共計有十國,故史書上稱爲十國,他們的國號就是吳、楚、閩、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北漢、吳越、荊南。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割據示意圖五代十國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最黑暗時期

五代十國當時的形勢,簡直就可以用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來形容,他們篡弒相尋,烝報無已。這時期的統治集團除個別成員如周世宗尚能勵精圖治、艱苦創業,以及唐莊宗在軍事上有些作爲外,其餘人都集中表現出了昏庸、殘忍、嗜殺、重斂於民等歷代統治階級沒落時的主要特點。

古人說得好,木朽蟲生,牆空蟻入,似此蕩蕩中原,竟沒有一統大業的主子,此時外夷從旁窺伺,樂得乘隙而入,喧賓奪主,海內腥羶,土地被削,子女被擄,社稷被滅,君臣被囚。此時的中國正紛紛擾擾,無法可治,再加那鮮卑遺種,朔漠健兒,進來蹂躪一番,此時此刻的中國,已經到了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的境地。爲何五代十國的政治會如此混亂不堪呢?

◆五代十國時期篡殺君主上位極其頻繁

對於五代十國時期的歷史,大文豪歐陽修有過這樣的統計:“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者不過十餘歲,甚者三、四歲而亡。”如果我們再加上後梁朱溫弒殺唐少帝以及一些沒有成功的篡弒,這次數就更多了。後梁朱溫被兒子朱友圭發動政變弒殺,在軍事上有作爲的後唐莊宗也是死於軍隊政變中,成爲歷史上最大漢奸的石敬瑭先是通過慫恿唐末帝誅殺閔帝,後來再起兵篡位。

五代十國時期是什麼樣的政治現象?爲什麼會那麼混亂 第2張

五代十國時期的統治者極其殘暴

“太祖之用兵也,法令嚴峻,每戰,逐隊主帥或有沒而不反者,其餘皆斬之,謂之‘跋隊斬’。自是戰無不勝。然健兒且多竄匿州郡,疲於追捕,因下令文面,健兒文面自此始也。”——《五代史補》

《洛陽縉紳舊聞記》卷一載:“樑祖之初兼四鎮也,英武剛狠,視之若乳虎,左右少忤其旨,立殺之。樑之職吏,每日先與家人辭訣而入,歸必相賀。”

在朱溫這種殘暴的統治之下,後梁的士兵們除了在戰場上拼命以外,根本就沒有什麼出路。五代十國中的朱溫、莊宗、石敬瑭等人都是殘暴嗜血成性之人,在他們的統治之下,怎麼能以德服衆呢?這也是五代十國中君主被頻繁弒殺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代十國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特點,就是鳥未盡,良弓藏

在五代十國時期的統治者們中,大多是行伍和盜賊出身之人,他們的文化知識低下,別說什麼雄才大略,就連鳥盡了再藏弓的“雅量”都沒有具備。從西漢劉邦、宋太祖趙匡胤和明太祖朱元璋給我們上演了多少鳥盡弓藏的悲劇。但五代十國中,這些統治者一上位,不管局勢是否穩定,就開始清算有功之臣,這就成了五代十國中的一種不穩定因素。

五代十國時期是什麼樣的政治現象?爲什麼會那麼混亂 第3張

例如朱溫登上帝位後,就拿對他登基有功之臣張文尉、朱友恭、氏叔琮開刀,隨後其他“驍勇善戰”的勇猛之將都被朱溫以各種理由處死。史學家們對朱溫這種鳥未盡即藏弓的行爲有這樣一段評價:叔琮而下,鹹以鷹犬之才,適遇雲龍之會,勤勞王室,踐履將壇,然俱不得其死,豈不惜哉!得非鳥盡弓藏,理當如是耶?將樑祖之雄猜,無漢高之大度與?

歷史上有所作爲的開國之君,他們在起事之後都會重用有知識的謀臣,例如劉邦在建立西漢時重用張良、蕭何,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時重用劉基。但到了五代十國,知識分子並沒有得到重用,反而有些還遭到迫害。

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割據,叛亂時有發生

在五代十國時期中,大致可以分爲5個主要政權,以及10個必要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期(沒有之一),每個政權都沒有統一全國的能力。就連每個政權管轄下的州鎮,也常有反叛發生。

五代十國是由15個擁兵自重的軍閥成立的割據政權,其手下和州鎮首領都是一些小軍閥,當這些小軍閥發展到一定勢力後,就會公然挑戰上面的權威,有的甚至稱王,不服從調遣。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統治者想法設法要除掉對他有威脅的軍閥,而這些軍閥又何嘗不是想取而代之。

五代十國時期是什麼樣的政治現象?爲什麼會那麼混亂 第4張

◆五代十國時期的社會遭到了相當嚴重的破壞

五代十國時期老百姓所遭受的苦難是極爲深重的。但當時的統治集團爲了支撐戰爭機器和維持荒淫無恥的奢侈生活,極度的剝削壓榨底層的人民,如若反抗便遭毒打甚至殺害。在各大小軍閥殘暴的統治之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十國紀年》紀吳越王錢 :“賦斂苛暴,雞魚卵菜,纖悉收取。斗升之逋,罪至鞭背。每笞一人,則諸案吏各持其簿列於庭,先唱一簿,以所負多少爲數;笞己,次吏復唱而笞之,盡諸薄乃止,少者猶笞數十,多者至五百餘。”

在五代十國窮兵黔武式的政策之下,各國都不重視發展經濟,與之相反的恰恰是極度壓榨老百姓,打擊了老百姓們的積極性,從而使得經濟蕭條,再加上天災人禍,被餓死和凍死之人不計其數,這就增加了各地的農民起義,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動盪。

戰爭插圖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是如何終結混亂局面的?大文豪歐陽修說:“自古亂亡之國,必先壞其法制而後亂從之,此勢之然也,五代之際是已。”“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況爲大臣,而無廉恥,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趙匡胤在建立宋朝後,吸取了這一黑暗時期的教訓,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來抑制武將、軍閥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歷史上最著名的“杯酒釋兵權”就是他的傑作,他兵不血刃的就解決了五代十國時期武將獨大的局面,同時也在能臣們的輔佐之下,出臺一系列正確的治國措施,結束了五代十國政治混亂的局面。在這之後趙匡胤騰出手來着重發展經濟文化等,讓宋朝在趙匡胤的治理下,朝着高度繁榮昌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