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元朝殘餘勢力爲何不趁着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元朝殘餘勢力爲何不趁着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4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元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1367年,朱元璋在平定南方的陳友諒勢力後,率領大軍開始北伐元朝戰爭。外強中乾的元朝面對朱元璋的北進鋒芒,迅速敗退,僅十個月時間,便攻進了元朝大都,將元朝的殘餘勢力趕回了漠北地區。

迅速敗退的元朝在退至漠北士依然擁有着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征服了漠北地區其他勢力,重新建立起了政權,後世史學家稱其爲“北元”,北元終明一朝都是明朝的最大的敵人。

面對有着保存着強大力量的元朝殘餘勢力,當時主持北伐的徐達和常遇春爲何不趁勢一舉消滅?這個問題着實讓人有些不解。其實不對元朝殘餘勢力做出消滅性打擊是朱元璋的主張,而朱元璋做出這個決定也不是因爲大意,而是對當時天下形勢進行詳細分析而做出的重大的戰略決定。

元朝殘餘勢力爲何不趁着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明軍雖然驅逐了元朝殘餘勢力,開始了對天下的統治,但是明朝的江山並不穩固。首先便是北元勢力依然強勁。據史書記載北元:

“引弓之土,不下百萬衆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裏也。”

雖然這裏元軍號稱不下百萬之衆,有吹噓的成分,但是不能否認元軍此時依舊實力強勁,有再次發動戰爭的實力。

當時明軍雖然佔領了北平,但是對北平周圍的北元勢力並沒有肅清。北平北方是元朝的嶺北行省,更是直面北元的地區,北元左側是元朝遼陽形成,北平左側是元朝的陝西行省和甘肅行省。當時的北平可謂是三面受敵,北元可以隨時三面出擊進攻北平。

如果此時貿然出兵進入漠北,便是孤軍深入,很大可能就是羊入虎口,而且北元勢力可能迅速反撲,威脅明朝統治。

北元在除了北平周圍控制着大量的領土,遠在雲南地區,這一地區的統治者元朝開國皇帝的後裔樑王依然稱臣於元順帝。

面對依然有些強大的勢力的北元,朱元璋審時度勢,以天命氣運之論決定不繼續對北元進行打擊,轉向致力於加強對已經佔領地區進行統治。

朱元璋放棄趁勝消滅北元,但是北元卻沒有放棄對中原的反撲。1369年,北元經過兩年的準備,在明軍助力轉戰其他地區的時候,陪也速率領能征善戰的騎兵4萬餘奔襲北平。

面對北元的騎兵攻勢,北平守軍採取了正確的防禦措施,用火器給也速也沉重打擊。同年,移軍陝西的明軍消滅了陝西諸州的北元勢力,將陝西行省納入明朝通知。

在明軍經營陝西之時,也速再次率軍進行反撲。朱元璋急命常遇春和李文忠率軍回防北平,不但擊退了也速軍,而且出兵進入漠北,把元順帝趕到更北地區。

與此同時,名將徐達率領明軍對退守甘肅的王保保發動了猛烈的攻擊,一舉消滅了王保保的勢力,明軍得以遏守住了太行山兩側,解決對北平最直接的威脅。

朱元璋爲了鞏固在新佔領地區統治,在這些地區廣置衛所,同時還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分封到這些地區作藩王,其中三子朱棣被封爲燕王,鎮守北平,勢力最爲強大。

元朝殘餘勢力爲何不趁着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第2張

朱元璋在佔領北平後,便着力對北平周圍的北元勢力進行清掃。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穩定了國防,而且明朝國力逐漸強大,朱元璋決定派徐達、李文忠、馮勝兵分三路企圖徹底消滅北元。

由於明軍對氣候的不適應和地理的不熟悉,再加上孤軍深入,徐達和李文忠所率大軍遭到了北元軍猛烈攻擊,傷亡慘重,只有馮勝軍取得一定的勝利。

此次戰敗後朱元璋吸取經驗,改變了作戰方案,採取避開北元主力,而繞道兩邊,攻其兩翼。雖然北元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時無力對明朝發動進攻,只得等待實力的恢復。

在這段時間內,北元不但沒有恢復實力,反而由於王保保和元昭宗的相繼去世,導致實力大損。

元朝殘餘勢力爲何不趁着靖難之役時打回北京? 第3張

面對北元實力的衰退,朱元璋決定再次對北元發動進攻。1382年明軍攻滅了雲南的樑王勢力,1387年明軍降服了納哈出,1388年明軍與北元對峙決戰,結果大獲全勝的,摧毀了北元政權,北元大漢脫古思帖兒敗逃,但在逃跑過程中被也速迭兒用弓弦勒死。

北元政權覆滅後,漠北草原陷入混亂之中,所以在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蒙古各部落忙於內戰完全沒有時間南下反撲北平,而且北京在朱棣的經營下,實力強勁,蒙古部落也不敢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