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福建爲什麼會被稱爲榕城?與北宋官員張伯玉有什麼關係?

福建爲什麼會被稱爲榕城?與北宋官員張伯玉有什麼關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福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中國,提起“春城”,我們就會想起四季如春的昆明;提起“花城”,我們就會想起團花似錦的廣州;提起“錦城”,我們就會想起“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的成都;提起“榕城”,我們就會想起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福州。

福州之所以被稱爲“榕城”,自然是因爲城裏遍植榕樹,讓整座城市被綠蔭所環繞。榕樹是福州的“市樹”,城區有近1000株古榕樹。在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內,有一株千年古榕,樹高20米,樹冠地面投影面積達1330多平方米,即二畝地大小,堪稱“獨木成林”,因此被譽爲“福州第一大榕樹”“榕樹王”。

福州栽種榕樹的歷史,得從一個叫張伯玉的北宋官員說起。

張伯玉,字公達,建寧府建安縣(今福建省建甌市)人,生於1003年。張伯玉讀書勤奮,21歲就高中進士,隨後又考上書判拔萃科,步入官場,在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推薦下,任職侍御史。

當時,朝廷裏擔任宰相的是陳執中。陳執中深得宋仁宗信任,權傾一時。張伯玉卻並沒有去巴結他,還說:“天下未治,未得真宰相故也。”言下之意是,陳執中並不是一位稱職的宰相。陳執中聽了,當然會很不高興,找了一個藉口,將張伯玉發放到外地做官。宋仁宗憐惜張伯玉人才難得,下令賞賜5萬銀錢。陳執中不願意,表示以前沒有這種做法。宋仁宗不顧陳執中的反對,還是賞賜了張伯玉。

福建爲什麼會被稱爲榕城?與北宋官員張伯玉有什麼關係?

在地方上輾轉多年後,1065年,已經62歲高齡的張伯玉被調到福州,擔任福州知州。從此,張伯玉就與這座城市結下不解之緣。

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夏季天氣酷熱難耐。同時,颱風暴雨頻繁,使得福州老百姓飽受洪澇災害,生病的人很多。張伯玉到了福州後,經過實地考察,決定在福州大規模種植榕樹,“令通衢編戶浚溝六尺,外植榕爲樾,歲暮不凋”。榕樹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屬於常綠樹,一年四季不會凋零。榕樹栽種成林後,既可以減少夏季的炎熱,又可以抵禦颱風暴雨的侵襲,實在是一舉兩得。

由於栽種榕樹的效果非常好,張伯玉下令在福州全城推廣。短短几年後,福州“綠蔭滿城,行進自不張蓋。”這是說,榕樹長大後,綠蔭滿城,行人走在城裏不需要打傘來遮擋烈日。

難能可貴的是,榕樹是一種多年生喬木,榕樹長大成林需要一定的年限。張伯玉在福州擔任知州時,年歲已高,知州也當不了幾年(他只當了3年福州知州),在福州種植榕樹,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可是,張伯玉出於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仍然義不容辭地做了。

好在對於張伯玉的貢獻,後人並沒有忘記。1068年,張伯玉離開福州,繼任知州叫程師孟。程師孟按照張伯玉的做法,繼續在福州栽種榕樹,並寫下詩歌讚美張伯玉:“三樓相望枕城隅,臨去猶栽木萬株。試問國人來往處,不知曾憶使君無?”

福建爲什麼會被稱爲榕城?與北宋官員張伯玉有什麼關係? 第2張

福州老百姓走在榕樹的綠茵裏,自然會懷念起張伯玉的功績。爲了紀念張伯玉,1994年,福州在金牛山公園正對面,福州楊橋路與北江濱大道交匯口豎立了一尊雕塑。雕塑的主角就是張伯玉。在雕塑中,張伯玉手握鋤頭,親自植榕,在休息的時候扶鋤遙看鬱鬱蔥蔥、滿目綠蔭的景象,一個充滿爲民情懷的“植榕太守”形象呼之欲出。

張伯玉給福州留下了一筆傳承千年的“綠色財富”,爲福州贏得了“榕城”的美譽。從此,“榕城”成爲了福州的代名詞。許多文人墨客在提到福州時,往往會以“榕城”代指。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愛國詩人許南英投筆從戎,率部扼守臺南,守衛寶島。由於敵衆我寡,許南英被迫返回福州。他在送朋友李偕蓀回武夷時,寫下詩歌:“雨雲翻覆後,相見古榕城。萍水新投契,苔岑舊結盟。撫琴思變調,擊缶聽爭鳴。翹首長空遠,摶風化大鵬。”一股濃烈的家國情懷,溢於言表。

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決定命名榕樹爲市樹。

福建爲什麼會被稱爲榕城?與北宋官員張伯玉有什麼關係? 第3張

福州既然被稱爲榕城,那麼全城到底有多少榕樹呢?

據統計,近千年來,經過歷代人們的辛勤種植,今天福州的榕樹總量已經達到了16萬株,是當之無愧的“榕樹之都”。其中,有近1000株古榕樹,上千年曆史的有6株,上百年曆史的有600多株。如今,這16萬株不同年齡的榕樹分佈於全城各個區域,街頭巷尾,形成了一種造型獨特、形態優美的景觀,吸引了衆多遊客駐足圍觀,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