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西漢爲什麼要定都在長安?是誰建議劉邦定都長安的?

西漢爲什麼要定都在長安?是誰建議劉邦定都長安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202年二月,劉邦在洛陽定陶的汜水之陽舉行稱帝儀式,建立西漢政權,劉邦即漢高祖,王后呂雉改稱皇后,太子劉盈稱皇太子,追尊已故母親爲昭靈夫人,父親劉太公稱爲太上皇。劉太公劉煓因此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未曾爲人君後來成爲太上皇者,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爲太上皇的人。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西漢爲什麼要定都在長安?是誰建議劉邦定都長安的?

五月間,劉邦宣佈解除戰時動員令,並在洛陽南宮大擺筵席慰勞羣臣。

劉邦很喜歡洛陽這個城市,這裏的食物很可口,這裏的水釀出的酒也特別香,比起自己故鄉的酒要好多了。長期的流離顛沛考驗人的意志,楚漢之爭的勝利讓劉邦暫時忘記了一切煩惱,縱情於享受之中。然而,好景不長,一個叫婁敬的人來求見劉邦,並且給他提出了遷都的意見。

婁敬在歷史記載中,生卒年月不詳,唯一的個人信息是他是齊國人,在《史記》中第一次出場就是劉邦登基這一年。婁敬見到了劉邦後說:“自古以來,一個國家定都的選址關係到一國的命運,而這選址大有講究。”他從周朝說起,講到周朝最終定都洛陽,直到周朝滅亡爲止,闡明瞭一個道理——洛陽位居全國正中,和平時期,方便四方來朝,戰亂年代,方便四方進攻,所謂“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

他對劉邦說:“您的天下不是靠德贏來的,而是靠戰打出來的,‘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痍者未起’,洛陽這個地方周圍的人全是恨你的,在這個地方定都晚上恐怕沒法睡得安穩。”接着他又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不如定都關中(長安),關中有你的統治基礎,當年你進關中也贏得當地人民的支持,並且關中四面有山,易守難攻,比洛陽這個地方要好多了。”

西漢爲什麼要定都在長安?是誰建議劉邦定都長安的? 第2張

劉邦認真考慮了之後問大臣的意見。可那些大臣大都出身於崤山以東地區,紛紛表示:“洛陽東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澠池,背靠黃河,面向伊水、洛水,它地形的險要和城郭的堅固也足可以依靠。”

張良反駁說:“洛陽雖有這些險阻,但中心地區狹小,不過方圓數百里,土地瘠薄,四面受敵,並不是用武力可以守得住的。而關中左有崤山和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右有隴山(今陝西隴縣西北)和蜀郡的岷山(今四川省北部),沃野千里,南面有富饒的巴、蜀二郡,北面胡地有畜牧養馬上的便利,西、南、北三面的險阻更加天然的防守屏障,只用東方一面就可以控制天下。所謂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國’說的就是關中啊!”

張良贊同了婁敬的說法,於是遷都這事就這麼定了。婁敬這險冒得很值,他成功地實現了逆襲。劉邦一高興,還賜了他“劉”姓,說:“‘婁’者,‘劉’也,這倆字讀音差不多,以後你就改姓‘劉’吧。”從此,婁敬改叫劉敬,拜爲郎中,號爲奉春君。

西漢爲什麼要定都在長安?是誰建議劉邦定都長安的? 第3張

決定遷都後,劉邦雷厲風行,“即日車駕西都關中”。漢高祖劉邦選位於渭水南岸的原秦朝興樂宮故地作爲漢帝國新都的基地,取名長安,位於今陝西西安城西北約十公里處渭水南岸南高北低的臺地上,城市平面大體上近似方形。劉邦五年閏九月營建的長樂宮和劉邦六年營建的未央宮,是都城長安城內最主要的兩個宮殿區。

據劉歆《西京雜記》所載:“漢高帝七年,蕭相國營未央宮。因龍首山制前殿,建北闕。未央宮週迴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週迴七十里。臺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後。宮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後宮。門闥凡九十五。”這一記載表明,未央宮是由諸多宮殿、臺榭、樓閣、園林、假山、池澤並圍繞前殿(正殿)所形成的有統一佈局而又規劃整齊、氣勢宏偉的建築羣體。

未央宮前殿、武庫、太倉這些代表着漢帝國政權、軍權、財權的壯麗建築,意在體現皇帝的尊嚴和帝國政權的鞏固。未央宮建成後,長樂宮爲皇后所居,未央宮作大朝之用。長樂宮耗時一年,於公元前200年冬十月建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