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版的“公路”是怎樣的?清朝的驛路分爲哪三個等級?

古代版的“公路”是怎樣的?清朝的驛路分爲哪三個等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的公路是在古代公路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公元前2000多年,馬車牛車是主要的運輸工具,所以有了很多專門的道路。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版的“公路”是怎樣的?清朝的驛路分爲哪三個等級?

秦始皇統一天下了之後,以馳道爲主修築了全國交通幹線。道路的質量標準是:路面約70米寬;路基比兩側地面高,降雨的時候及時排水,把路面用鐵錘夯實;每隔三丈,即10米種一棵青松; 皇帝出行時使用路中央三丈,兩邊開闢人行旁道;每隔十里,即5000米,修建一座亭,讓各個區段好管理,同時供信件的傳送。這個標準用在現代也非常周到靠 譜。

古代道路的發展在唐朝進入極盛時期。當時的京城長安可是聞名中外的大都市,與今天紐約的國際化有得一拼。唐朝有水路運河連接東部 地區,而且是縱橫國內與連通國際的陸路交通樞紐。到了宋和遼金時期,規模類似於今天的商業街形成,城內大道兩旁匯聚各個行業。街上人很多,每隔二三百步就 設有一個軍巡鋪,鋪中的巡警白天疏導人流車流,維持交通秩序,夜間保護官府商宅,如果發生盜竊案,哪個地方失火了都是他們的職責。

古代版的“公路”是怎樣的?清朝的驛路分爲哪三個等級? 第2張

清朝的驛路有三個等級,一是“官馬大路”,從北京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從省城通到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從大路通往各市鎮的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