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典的軍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績?

李典的軍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魏有儒將,鉅鹿李曼成。

少自有雄氣,不與諸人爭。

好文習左傳,博觀卓不羣。

恂恂若不及,諄諄長者風。

英華三十六,花謝滿院庭。

讀三國,品人生,今天小編和朋友們來聊聊曹魏名將李典。

在曹魏陣營中,李典屬於年輕的元老,他投靠到曹操帳下比較早。曹操刺董失敗後,逃回故鄉陳留縣,樹起義旗,延攬天下英雄才俊,李典和樂進是第一批來歸附的,比夏侯兄弟、曹仁、曹洪還要早。入夥之後被曹操留在帳前效力。

李典的軍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績?

如果沒有戰爭,李典本來應該是個優秀的知識分子,他“少好學,不樂兵事”,並不喜歡舞刀弄槍,與人爭鬥廝殺,而是喜歡讀書,“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羣書”。

由於骨子裏其實是個讀書人,李典在曹魏諸將中顯得比較另類,他“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作爲武將,幾乎沒有不貪功的,比如風流儒雅的周瑜尚且崇尚“大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猛將太史慈更是信奉男子漢“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連忠厚低調的常山趙子龍也認爲男人“但恐功名不立,何患無妻?”

曹魏軍中猛將如雲,有力大無窮的“古之惡來”典韋,有膂力超羣,倒拽兩牛的“虎癡”許褚,有悍勇無匹的獨眼將軍夏侯惇,有奮死敢斗的龐德,有智勇雙全的張遼,有“虎步關右”的夏侯淵,有能征善戰的張郃,還有“每陣先登”的樂進等人,如果是論武藝的話,李典還真排不上號。咱們來檢點一下李典的戰鬥履歷。

1.羊山之戰,李典“飛馬直入賊陣”生擒黃劭;

李典的軍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績? 第2張

2.兗州之戰,李典據住吊橋,薛蘭不敢迎戰,繞城而走;

3.濮陽之戰,李典參與“六員將共攻呂布”的戰鬥,將呂布擊退;

4.穰山之戰,李典和許褚、于禁三將圍攻趙雲;

5.新野之戰,李典出戰趙雲,“約戰十數合”,料不是對手,拔馬回陣;

6.博望坡之戰,曹軍遭火攻大敗,李典突圍途中遭遇關羽,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

7.合肥之戰,李典一箭射中宋謙心窩,“應弦落馬”;

8.合肥城中,李典在混亂中生擒奸細戈定。

從李典的戰績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武藝很一般,在整個三國武將排名榜上至少要排到三十多名開外了,即使在曹魏陣營中也進入不了前十,頂多也就是個“強二流”戰將,比于禁稍強一點。

但李典讀書多,理論知識豐富,心細如髮,善於觀察和揣摩,他屬於儒將,所以在他對戰場形勢體察入微,能夠發現敵人的圈套和陷阱。

李典的軍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績? 第3張

比如曹仁派呂曠、呂翔攻打新野劉備失敗,二呂戰死之後,曹仁欲親率重兵再次進攻的時候,李典就提出,說二呂過分輕敵導致敗亡,敵人實力不可小覷,如今“只宜按兵不動,申報丞相,起大兵來征剿,乃爲上策”,但被曹仁拒絕。李典又建議“將軍若去,某守樊城”。但曹仁認爲他這是懷有二心,強令他隨軍出征。初戰失利,曹仁仍然堅持再戰,李典勸曹仁儘早返回堅守,“吾雖在此,甚憂樊城。”但仍被曹仁拒絕,導致樊城遭到關羽的偷襲而失守。

曹仁戰敗後,曹操又派猛將夏侯惇率重兵前去征討劉備,攻打新野,李典作爲副將之一隨之出征。兵至博望坡,夏侯惇中了誘敵之計,窮追不捨,李典在後感覺到情況不妙,“欺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首先發現了敵人可能採取火攻之計,立即停馬勒止後軍前進。

這兩次戰例,充分說明了李典的觀察力敏銳,思慮周詳,很善於從細節中發現敵人的陰謀和陷阱。

但在李典的戎馬一生中,他的官職和爵位並不算高。官渡之戰後,李典的軍銜是“裨將軍”;擊破袁尚、高幹後,升遷爲“捕虜將軍”,封爵都亭侯;南征荊州前被加封爲“破虜將軍”;取得逍遙津之戰的大勝後,李典被加封賞戶一百戶,加上以前的總共是三百戶,這在曹魏諸將中可謂實在是太過微薄。

李典的軍事才能如何?他的一生有哪些功績? 第4張

那麼,是曹操對李典有什麼意見纔會如此太過刻薄嗎?當然不是。由於李典這個人性情淡泊,對功名賞祿看得比較輕,“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在戰場上獲得勝利後,他往往謙遜,將功勞推讓給別人。曹操一向以軍功論賞罰,以戰績爲升遷的依據,李典多次辭讓,這就導致他得賞較薄,升遷速度也很緩慢。

李典有讀書人的情懷和氣節,不含功不居上,這樣的性情雖足以勝任做輔弼的副將,但如果做主將卻是不適合的。謹小慎微,就缺乏進取心,缺少冒險精神和乾綱獨斷的魄力,就難以創造出更大的戰果。大家都知道,聽話忠厚的老實孩子很難成就一番大的事業。李典不貪功,是他政治上的優點,也是他軍事上的缺點。所以說,曹操對李典的任用並沒有什麼問題,能夠將不同的人才置放於最合適的位置上,這也是曹操知人善任。

李典年紀輕輕就病故了,終年只有三十六歲,可謂英年早逝,這也使他的才華沒能得充分的發揮。後來,魏明帝曹叡將“破虜將軍”李典列入了太祖廟庭,同樣享受國祀的還有典韋、張遼、張郃、徐晃、樂進、曹真等曹魏名將,足以體現李典在大魏君臣心目中的分量。

總的來說,李典是一個被時代裹挾進烽煙戰火的讀書人,漫天的金鼓齊鳴擊碎了琅琅的書聲,血雨腥風捲去了案上的詩卷,在那個紛紜的亂世中,每個人的命運都由不得自己,“偌大一個國家,擺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李典也被裹挾進了槍林箭雨的浪潮中,隨波逐流。這個壯麗而英雄輩出的時代卻是讀書人的悲哀,但也因此成就了一代名將的赫赫戰功。

煢煢孑立於亭院中,暮春的落花已化作了血色泥濘,李典知道,這就是他一生無法逃避的宿命。正如泰戈爾在《新月集》中所言:

“我追求我所得不到的,我得到我所不追求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