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清朝統治階層內部爲什麼會在鴉片的處理問題上產生分歧?

清朝統治階層內部爲什麼會在鴉片的處理問題上產生分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清朝,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清朝時,閉關鎖國的中國雖然在其他方面遠遠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但是在貿易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爲了扭轉這個趨勢,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走私鴉片,後來就發生了著名的“虎門銷煙”事件。鴉片可不是一個好東西,吸食後對國民的身體素質有嚴重的影響,但是這樣一個在我們看來毫無益處的東西,清朝當時爲此還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這到底是爲何呢?

清朝統治階層內部爲什麼會在鴉片的處理問題上產生分歧?

鴉片戰爭前夕,以英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向中國走私鴉片十分猖獗,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經濟、安全和國民的生計。清廷內部爲了解決這一問題產生了分歧,一部分官員認爲應該嚴禁鴉片,一部分認爲應弛禁,不過需要強調的是,兩邊論者皆認爲鴉片於國於民是一大害,嚴禁、弛禁僅僅是手段不同。

弛禁的想法源於廣州“學海堂”(一個地方書院)的一幫學者,他們認爲清廷之前的禁菸法令形同虛設,一方面又深以爲因爲鴉片貿易導致白銀外流危害巨大。基於此,他們在1836年5月17日通過與其往來密切的太常寺少卿許乃濟向朝廷建議:對鴉片進口比照普通藥材一樣徵收關稅,並要求鴉片交易只能以物易物,不允許用白銀購買,以此防止白銀大量外流。同時建議朝廷准許民間種植鴉片,以減少向外洋進口。弛禁論者不太在意普通平民是否吸食鴉片,但應堅決禁止官員、士人、兵勇吸鴉片。這一觀點受到時任兩廣總督的鄧廷楨的支持,外國鴉片走私商大部分也贊同這個方案。

簡單來說弛禁論者是因爲禁“煙”不力才主張弛禁,他們更關注的是國家財富的外流危機(白銀危機),知識階層的淪落,但是這些學者沒有深刻認識到鴉片的盛行對普通百姓的傷害。

清朝統治階層內部爲什麼會在鴉片的處理問題上產生分歧? 第2張

隨着弛禁論的甚囂塵上,反對弛禁要求嚴禁的摺子也被呈給道光帝。嚴禁論者從根本上駁斥弛禁論者的觀點。他們認爲禁止不力決不能稱爲弛禁的藉口,法令如堤,不能因爲部分侵蝕就坐視全部坍塌。同時他們強調,一旦弛禁實行,民間吸食鴉片之風將無法遏制。所以,他們主張,要從嚴禁止鴉片,凡“販賣之奸民、說合之行商、包買之窯口、護送之蟹艇、賄縱之兵役”(徐中約語)都應該嚴懲不貸。並且嚴禁論者點名了一批英商,要追究這些人的責任。

道光帝態度比較猶豫,剛開始他有些傾向於弛禁論者,但當嚴禁論者的摺子呈來,他顯然被說服,弛禁論遭到貶棄,最晚到1836年9月,弛禁舉措被取消。這場爭論也就到此爲止。兩廣總督鄧廷楨受命禁菸。此後嚴禁論者呼聲越來越高,直到1838年黃爵滋言辭激烈的要求處死所有一年內不能戒“煙”的人。林則徐也在此時發聲支持嚴禁,並受命稱爲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清朝統治階層內部爲什麼會在鴉片的處理問題上產生分歧? 第3張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弛禁還是嚴禁都是清廷的一種應對危機的方式,但作爲決策者的道光帝及其幕僚的猶豫嚴重影響了中央政府的政策:早期傾向弛禁使得廣東英商彷彿看到希望,大量囤積鴉片,然而形勢陡轉之下,鴉片被嚴禁,囤積的鴉片面臨收繳,英商的損失比正常情況下加大,這更刺激了與英國的矛盾。另一方面在嚴禁論佔優勢的時候,清廷上下大多缺乏冷靜思考, 沒有考慮到與禁“煙”相配合的應該是備戰,嚴禁被當做一面大旗來使用,成爲部分人追求聲名的途徑。十分遺憾,彷彿只有林則徐等少數官僚着手準備防務,在如此損害英國利益的情況下不做任何防範是十分危險的。不久後的鴉片戰爭中,中國鬆弛的海防終究是吃了大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