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世民發動政變看似不得已而爲之,但實際究竟如何?

李世民發動政變看似不得已而爲之,但實際究竟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初期的轉折點,面對皇族之間的政治鬥爭,由於李世民更改歷史造成了李建成的黑化,使得李世民發動政變看似不得已而爲之,但實際究竟如何?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軍事上,秦王李世民手下戰將智囊自不必多說,關鍵是李建成當時的實力究竟如何?答案是比李世民強很多,因爲太子府本身就有士兵數千加上齊王的府兵和京城以外可由太子調用的軍隊比李世民強很多,軍事將領也不必秦王少。李建成的軍工也被李世民抹去,實際上李建成輔佐李淵一直打到長安,在唐剛剛建立的時候多次擊退突厥的入侵,要知道唐朝剛剛建立時突厥實力強勁,爲消彌兵戈唐朝還曾短時間內對其稱臣,如此戰功一筆帶過只詳細記載了李世民對內戰爭的功績也着實不公平。

李世民發動政變看似不得已而爲之,但實際究竟如何?

政治上,李淵很明顯是站在李建成一邊,在玄武門之變前一直打壓李世民。這對於李世民來講壓力很大,如果沒有野心恐怕只有交出兵權一條路可走了。另外李建成是太子,作爲正統的嫡長子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在朝堂上是毫無爭議的。李淵前有隋朝的教訓並不會對於太子人選有絲毫動搖。

性格上,李世民膽略野心都不是李建成可比的,面對強大的太子實力,秦王沒有一絲的畏懼發動政變時指揮得當臨危不懼,展露了出色的指揮才能。而李建成生性寬厚,不忍對弟弟下手恐怕是失敗的重要原因。在包括弟弟李元吉等人的殺掉李世民的計劃都不被李建成採納,仁慈是歷史人物政治生涯死亡的殺手。

還有就是在政變的當時當地,由於處處佔上風,玄武門守將又是太子府的人,這一切使得李建成放鬆了警惕。在得知弟弟真的發動政變之時,心裏防線崩潰連射三箭接不中,一切的一切都已李建成的失敗而告終。由於自己的麻痹大意與自身對於政治鬥爭看法與李世民相差一定距離,李建成的失敗不是力量實力上的,而是個人素質上的。

其實對於李世民來說,本身的爲政得失其實不必在利用修改歷史來粉飾。但歷史的記錄如果就是這樣記載的話,雖然對於當世沒有任何影響,但後世的議論恐怕就是李世民執意修改歷史的原因。對於來路不正的皇位,後世的評價誰有經受的住呢?

李世民發動政變看似不得已而爲之,但實際究竟如何? 第2張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爲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爲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爲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爲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爲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爲唐太宗,年號貞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