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李世民也曾經奢華過,爲何隋煬帝楊廣揹負的卻是罵名?

李世民也曾經奢華過,爲何隋煬帝楊廣揹負的卻是罵名?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煬帝最爲傳統史家所厭惡的,是其“多欲好動”。在即位的十四年中,隋煬帝待在宮中時間只有四年,其餘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巡遊的路上。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有兩件事是史學家用來證明隋煬帝爲了自己尋歡作樂而勞民傷財的鐵證。

其一是修建大運河。

李世民也曾經奢華過,爲何隋煬帝楊廣揹負的卻是罵名?

605年(大業元年),隋煬帝即位第一年就徵發百萬士兵和伕役開鑿大運河,前後花了大約六年的時間。大運河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裏。隋煬帝在修運河的同時,還在運河兩岸築起御道,種上楊柳樹;從長安到江都,沿途建造離宮四十多處;沿運河還建立了許多糧倉,作爲轉運或貯糧之所。

史學家們認爲,楊廣如此大費周章地開通大運河沒有別的意思,就是爲了自己能坐船去江都遊玩。如果真是這樣,楊廣真是昏庸得可以。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楊廣開鑿大運河的目的不僅是便於遊玩,而是有戰略上的意義。

隋文帝楊堅曾於584年命宇文愷率衆開通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大致沿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一百五十多公里,名廣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隨着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日益發展,這段運河已經不能滿足社會需要,溝通南北水道成爲社會經濟交流的迫切需要。這應該是楊廣修建大運河的原因之一。

南北“大運河”開通後,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接起來,當時運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後世雖然極力詆譭楊廣修建大運河的行爲,但是卻一直享受着“大運河”帶來的益處。直到清代,大運河一直是國家經濟的大動脈,連接南北,使中國水運暢通、發達。到了清末改漕運爲海運,大運河才退居幕後。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隋煬帝爲中國後代子孫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其功績是不朽的。只是爲此付出的代價太大,導致滅國,這是楊廣作爲一代君主的失敗之處。

楊廣是個高智商的人,他不至於單純爲了享樂而發動如此大的一個項目。如果說享樂,充其量也是將國家利益與私人享樂聯繫在一起。

“三遊江都”是隋煬帝只知享樂的重要罪證。如今卻有人對此舉提出新的看法。他們認爲,當時江南分裂於中國已經有幾百年了,隋煬帝作爲一個剛把江南歸於自己統治之下的王朝君主,爲表示對江南的統治與重視,進行巡遊理所當然。南巡促進了南北文化交流,促進了國家統一,其實質是以文化聯絡來鞏固政治統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文化意義。

李世民也曾經奢華過,爲何隋煬帝楊廣揹負的卻是罵名? 第2張

隋煬帝每次巡遊江都時都要動用超大規模的船隊,以及空前盛大的儀仗,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這也是深受詬病之處。但是若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就可以有合理的解釋了。當時中國經過長期的分裂後,剛剛纔靠武力被重新統一,君主在新統一的帝國內炫耀其威儀,是有必要的。

當然,片面地看待上述觀點,難免有拔高楊廣之嫌,但如果全面去衡量歷史,絕不會是虛言。再說,比起後世的皇帝,諸如乾隆六下江南等行爲,隋煬帝三下江都實在不應該揹負如此重的罪名。即使緊跟在他後面的聖君李世民,其奢華也勝於楊廣。

史書記載,631年,李世民不顧大臣們一再勸告,命令整修隋代宮殿。當他看到完工後的宮殿過於華麗時,又下令把它拆毀。在同一年,李世民重修隋代仁壽宮,隨後又建造了至少四個新宮殿,其中建於634年的大明宮,後來成爲皇帝的主要常居之處;建於640年的襄城宮,用了大約兩百萬個工時。即使這樣費工,當該殿竣工時,太宗發覺它是建立在暑熱之地,不合自己的心意,又命人把它夷爲平地。647年,大量工程費用使朝庭不堪重負,導致在次年舉行的封禪活動被推遲。

李世民還替自己營建昭陵,在唐代十八陵中屬於規模最大的一個陵園。

如果說楊廣的奢華還有益於政權,李世民的奢華不過是純粹爲了個人享樂奢侈而已。可惜的是,成王敗寇,牆倒衆人推,隋煬帝只好揹負罵名了。

修建洛陽城是隋煬帝奢侈浪費的又一罪證。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派楊素等人負責修建洛陽城。當時,每月都有二百萬人在工地上勞動,經過一年的努力,終於完成。隋煬帝爲什麼修建洛陽城?只要仔細分析當時的局勢,就可以看出修建洛陽完全是有必要的,而非爲了享樂。

李世民也曾經奢華過,爲何隋煬帝楊廣揹負的卻是罵名? 第3張

當時首都長安在西北面,其所處的關中地區作爲基地過於偏僻,難以由此遏制東部的敵對勢力。洛陽則處在國家的中心地帶,可以有效地治理江南,控制北方,鞏固國家基礎。此外,洛陽是當時水陸運輸的自然中心,及儲藏和轉運貢糧的要地,洛陽作爲中轉站,大大減少了各地向首都長安運送糧食的人力物力。正是洛陽據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也促使唐朝在將近三百年期間以洛陽爲東都。

隋煬帝所做的上述幾件事,從某個角度來看,都是功在千秋的。當然,其初衷不乏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以及好大喜功和個人享樂。而且,因爲這些浩大的工程都是在短時間集中完成的,顯然加重了本就勞頓的民衆負擔。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味地強調其負面,也不能只看到他的功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