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宋朝很多士大夫經常提出諫言,那他們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宋朝很多士大夫經常提出諫言,那他們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0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朝的士大夫脾氣是最大的,皇帝歷來都是沒人敢挑戰的,陪伴在君王身邊,都是非常危險的,說話辦事都要十分的謹慎,一不小心就要被問罪。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對皇帝說的話反對,他們都經常只是隨聲附和。在宋朝的時候,情況卻不一樣,有很多大夫都敢直接反對皇帝所說的,而且經常提出諫言。那麼他們到底最後怎麼樣了呢,受罰了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宋朝很多士大夫經常提出諫言,那他們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宋代這些大臣們都是很有氣性的。他們在皇帝面前都敢發脾氣。第一個小編說的就是翰林學士楊億,他憑藉着自己的才華,經常做事非常傲氣。特別是跟當時的宰相合不來,他根本就不屑於理會對方。王欽若在後來的時候,就辭去官職了,當他離開京城的時候,很多大臣們都去想送,但是就楊一個人不理會。王在當時權勢如此大,楊都不怕,所以可以見得他是一個很自我的人。

當時宋真宗都曾勸他說:爲了朝廷的和諧,你可以給他寫一首詩送行,因爲在你的這個位置,更多的要講大局,這樣大臣們纔會相互團結。可是,楊他就是不聽皇帝的,怎麼都不可能送別王欽若,所以可以見得他的倔脾氣一上來,連皇帝都左右不得。因爲一旦在他眼中瞧不起的人,他就不會改變自己。即使是有皇帝在中間調和,也無法能夠改變他對別人的看法,所以也可以見得楊毅這個人相當的固執。

當然了,像這樣如此有個性的也不止他一個,在仁宗的時候,有一個是的士大夫叫張知白,他當時主要的任務也是擔任進貢計策的文官。因爲他平時的作風也與別人不同。說到底就是有一些清高,所以他在朝廷當中的只有並沒有幾個,有一次仁宗單獨找他說到此事,並且提醒他說他有一些孤獨,沒想到她聽到這句話卻回了一句,我不孤獨,陛下才孤獨。仁宗聽聞此話相當的詫異,便問他爲什麼,於是他就回答到,我在家中有自己的妻妾,在外有自己的很多親戚,我何來的孤獨呀?而陛下您卻只有宮女相伴在左右,沒有任何人是對您真心的,您豈不是孤獨嗎?

宋朝很多士大夫經常提出諫言,那他們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第2張

此話一句就說到了仁宗的心裏。所以仁宗十分的落寞,他回去之後與當時的婚皇后說到此事,說着說着還不由的掉起了眼淚,這是因爲當時仁宗他的年齡已高,而他的皇子們都大多數夭折了,所以他的膝下並無多少繁茂枝葉。這句話當真是戳到了他的心裏,但是也正是由於張知白的直率,直接說出了仁宗現在最大的問題,所以即便是這樣,仁宗也沒有治他的罪。

所以小編覺得像他這麼厲害的人也沒有幾個,能夠反倒把皇帝給說哭的,可能也只有他的功夫才如此深吧。其他大大小小的也有相當驚人的人物,也是在仁宗的時候,他當太子時候的太傅去世,於是他就給他取了一個非常德高望重的諡號。但是這時候士大夫們又不樂意了,因爲他們覺得這個事情本該是由禮部來管理的,而如今君王卻取而代之,所以就是那用自己的職權而給自己親近的人,隨便加功勞,並且他們認爲這個太傅,他的人品也不好,而且也沒有如此大的功績。所以當不得如此重的封號,於是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競爭之後,仁宗才放棄。諡號由文正改成文莊。

在宋理宗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因爲他發表的言論過於太刺激,所以惹怒了皇帝,皇帝決定給他降級官職,可是這個降官的詔書士大夫一直都不肯寫。因爲他們不覺得這樣做是有錯的,直到後面一拖再拖,沒有辦法,於是纔不得已的寫了一份文書,但是這個事情按照書裏面卻大部分都是在誇獎那個被降官的人,後來皇帝覺得甚是不妥,於是就再三的要求是帶副本修改,可是他們卻堅決的認爲。本來那個人的言論就是非常正確的,這樣對他已經極不公平。所以他們怎麼都不改這個詔書。

宋朝很多士大夫經常提出諫言,那他們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第3張

小編覺得也只有在宋朝的時候才能出現這種奇特的現象,居然大成敢公然的對抗王命。要知道這在其他朝代的話,他們早已經性命不保了,可是小編也覺得,既然他們這樣做,那就是把自己的性命放在了第二位,把一世的清明以及維護正義放在第一位。

看完了宋朝的這些趣事,你們是否也覺得這羣士大夫膽大包天?可是小編覺得他們竟然有如此大的膽量,就是因爲他們遇到了願意聽取諫言,採取別人意見的明君,所以纔給了他們如此大的發揮之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