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人需要要考"駕照"嗎?揭祕背後真相

古代人需要要考"駕照"嗎?揭祕背後真相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駕照"在現代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字詞,每年也會不定時登上微博熱搜,對於現代人來說就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熱烈討論之餘還成爲了不少人的噩夢,途中不僅要忍受教練的"言語摧殘",還得應對夏熱冬冷,倘若說能一把通關還好說,偏生有些人就跟駕照槓上了,死死的卡在第二、第四關上。而這一現代人的噩夢往上再延伸個幾百年便也成爲了古代人的噩夢,即便是身處交通不發達的古代也依舊逃脫不了考駕照這一命數。

1、 車的起源

在古時候那個沒有高科技的年代裏,輪子是決定車子能否啓動的先決條件之一,所以輪子的發明其實要遠遠早於車子的發明。而輪子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手工業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人們開始尋求更爲便利的作業方式,輪轉工具由此應運而生,再到後來,便也發展成爲了車。

相傳在黃帝時期就已經有了車的出現,但具體學據至今仍未被人們所發掘,所以具體史實如何並不得而知。一直到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的實施,人們才真正找到了相關實據。在這一項目當中,考古學家發掘出了完整的馬車,與之出土的還有大量有關於車的記載,說明車至少是在商周或者商周之前發明,並在商周時期被廣而用之。

史冊記載,因爲車的製作相比一般作業工具要難上許多,且成本居高,所以一般運用於戰場,僅有少數貴族子弟用作交通工具。而作爲早期戰場必殺技的馬車,駕駛它的人必定要有高超且熟練的駕駛技巧,所以每每在戰爭之前都會組織相關人員學習駕駛馬車,並定時考覈,雖然沒有形成嚴謹的規章制度,但與現代人考駕照高度相似。

古代人需要要考"駕照"嗎?揭祕背後真相

2、 "五御"

時間來到封建社會初期,此時局勢穩定,馬車開始由戰爭御用轉爲代步工具,時勢興起,男子爭相而學之,在孔子《周禮·地官·保氏》六藝的推動下,駕車成爲當時男子的必備技能之一。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更是衍生出了"五御"這一考覈標準,即"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1、 鳴和鸞

對於人在駕駛途中,必須保證勻速平穩,繼而使車上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若鈴鐺聲響雜亂無章則視爲不合格。

2、 逐水曲

指沿着彎彎曲曲的河流駕駛,途中必須保持靈活穩定,反之則視爲不合格,與現代S型彎道考覈有異曲同工之妙。

3、 過君表

指御人需熟悉禮儀,在路遇天子表位時致敬行禮。

4、 舞交衢

"交衢"即交叉路口,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在交叉路口跑圈,主要考覈拐彎技巧,若平穩得當則視爲及格。

5、 逐禽左

對於人駕車追趕生禽,這一標準爲戰場需要而備,因爲在戰場上時常會發生駕車追殺敵人的現象,所以這一項也成爲重中之重,主要就是爲了訓練御人,以備戰場不時之需。

綜上所述再結合現代駕考可知,"五御"的標準雖然簡化衍生至今,但實則還是要比現代駕考難上許多,若是這"五御"放在現代,怕是在第一關便得刷下大半人。到了秦朝,國家對於御人標準的嚴苛更是加重。《除吏令》明文規定,若是御人在經過四次考覈之後仍未順利通關則取消考覈資格並無償勞動四年,即徭役。

3、 駕照

有了考覈標準便也有駕照的出現。正規駕照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其中《唐律》便明令規定御人駕車必須持證上崗,具體駕駛要求則按情況而邊,稱重量越大,則要求越高,反之則越低。

4、 規則行駛

俗話有言"無規則不成方圓",有車便也有則,自有了車的出現,歷代都有根據情況制定相關法則,御人持證上崗必須要像現代一樣規範行駛。諸如《唐律》便命令規定御人在街道行駛時必須兼顧路人,除非特殊情況不得超速駕駛,否則輕則鞭條伺候,重則罰款。

綜上所述,現代駕考當中有很多規則都與古代駕考有共通之處,尤其是安全駕駛這一方面,不同之處就在於古代駕考要比現代駕考難上許多,至少咱們現代人考不上駕照可以放棄,但古代御人卻不能放棄,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僅有關於男子的尊嚴,更有關於自己的未來,畢竟誰又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挺過那四年徭役?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