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戰國時期爲何有東周和西周之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戰國時期爲何有東周和西周之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戰國時期爲何有東周和西周之分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後世爲解讀周朝歷史,以前771年“平王東遷”爲節點,將周朝分爲了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其中東周又分爲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按照時間劃分,戰國時期顯然屬於東周,但在史料影視作品中,我們卻仍會在戰國時期看到“東周”、“西周”這樣的字眼,例如《史記·秦本紀》“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

戰國時期爲何有東周和西周之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戰國時期的確存在過“東周”和“西周”,但卻是兩個諸侯國的國名(權且稱其爲諸侯國吧),

準確來說應該稱之爲“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或簡稱“東周國”和“西周國”,彼時的周王畿被分爲了東周國、西周國和周王室三部分,

只是由於名稱上太過相似,才極爲容易讓人將其與東周和西周兩個歷史時期混爲一談。

西周公國:前440年至前256年,共歷四代

公元前441年,在位28年的周貞定王姬介崩,其先後生有四子,而在其死後,已經衰弱不堪的周王室又爆發了一次嚴重內亂,以至於最終從周王畿中又分裂出了一個小國,史稱“西周公國”。

周貞定王去世之後,其長子姬去疾繼位,是爲周哀王。然而,周哀王剛剛即位三個月,其二弟姬叔便將其殺死,自立爲周王,是爲周思王。周思王的王位僅僅坐了五個月,其三弟姬嵬又將其殺死,自立爲王,是爲週考王。

戰國時期爲何有東周和西周之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2張

姬嵬登上王位之後,卻開始擔心自己也會像前兩任周王一樣,被自己的四弟姬揭所殺,思來想去,便決定乾脆也讓弟弟坐上國君之位。於是在週考王元年(前440年),姬嵬即位後不久,便將周王畿的河南之地,封給了弟弟姬揭自成一小諸侯國,是爲西周桓公,疆域爲瀍水以西、洛河以南。至周赧王八年時(前307年),周赧王因拒絕秦武王試舉周鼎的要求,被秦武王嬴蕩逐出周王宮,周赧王只得徙居西周王城,此後周王畿大權開始落入西周君手中。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秦軍攻取韓國的陽城、負黍,西周文公姬咎恐懼之下遂以周赧王姬延的名義,號召山東六國合縱伐秦,結果只有楚、燕兩國派軍,結果無疾而終。

同年,秦國循着東周大軍發揮路線,連下韓國陽城、負黍兩城,直逼東周都城洛邑,西周君跑到秦國,叩頭認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萬人口都獻給秦昭襄王。秦國則將西周君綁在柱子上游街示衆,貶爲平民,將其放回西周。

不久,周赧王和西周文公相繼去世,西周民衆紛紛向東逃亡,秦國輕易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寶,由於西周國未立新君,在歷經西周桓公姬揭、西周威公姬竈、西周惠公姬朝、西周文公姬咎四代統治後,就此滅亡,而傳承八百年的周朝,也就此滅亡。

東周公國:前367年(或前369年)至前249年,共歷四代

戰國時期爲何有東周和西周之分?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3張

說到東周公國,其實與西周公國淵源極深,不過關於東周公國的來源,卻有兩種說法。一是西周公國傳至西周惠公姬朝後,其於顯聖王二年(前367年)封姬班於鞏,以奉王,號東周君。二是西周威公於周夷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去世之後,公子根在趙國和韓國的支持下,自立於鞏,號東周君。

東周公國不僅建立的方式有兩種說法,關於其始封君的身份也難以確定,雖然目前可以確定其石鳳君爲東周惠公,但關於東周惠公的身份卻存在着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爲東周惠公就是西周威公姬竈的兒子,即西周惠公姬朝的弟弟。另一種說法則認爲東周惠公乃是西周威公姬竈的孫子,即西周惠公姬朝的兒子。

根據目前較爲主流的說法,東周公國共歷四代,即東周惠公姬班、東周昭文君姬昭(惠公弟弟)、東周武公姬根和東周文君姬傑。東周公國雖然與西周公國同根同源,但雙方矛盾卻極深,相互之間時常發生戰爭。

周赧王去世之後,由於周王室和西周公國皆已敗亡,東周公國遂襲承周王室的血統,但卻不再稱王,而繼續稱君,也是自此開始,史學家開始採用秦王紀年。到了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東周君意圖再度發動山東六國拼死一搏,結果仍以失敗告終,東周公國被秦國攻滅,統治地區併入秦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