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黃巢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黃巢在科考落榜之後,寫下的詠菊詩。

旁人也寫菊花,但大多描寫其凌風傲寒,獨立疏籬的風骨,抒發清介、隱逸與淡然的情志。

唯有黃巢別出心裁,將菊花賦予了殺氣。

詩爲心聲,文如其人,黃巢其人也如同這首《不第後賦菊》一樣,凜然、激憤,飽含豪情與戾氣。

01一介書生

黃巢從小就愛菊花,旁的花要麼太俗豔,要麼沒風骨,要麼太嬌柔,要麼易催折,總之難以入他的眼。有人說:這世上還有梅花哩,你怎麼不愛?

黃巢笑了:梅花又少了些狂傲!

他眼裏的菊花總是帶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氣。而他對於菊花的非同一般的青睞也在很小的時候就已顯露了。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第2張

唐代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的風俗。這一天黃家大宅裏的菊花全數盛開,黃巢的爺爺擺下家宴,邀請親友子侄赴宴賞花。

酒過三巡,衆人愈發興濃。老爺子一時興起,提議大夥兒以菊花入詩。

詩行至黃巢爺爺處,老爺子打了磕巴,一時躊躇起來。黃巢坐在旁邊,等得心急,就代答道:"堪與百花爲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

衆人轟然叫好,贊他才高。黃巢的父親卻很是惶恐,斥責道:"這赫黃衣是老天賜給皇帝的,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豎子,盡會胡言亂語。"

說着就要動手管教他。老爺子連忙阻攔:"就罰他重作一首吧。"

黃巢脆生唱諾,放眼四顧,百花開敗,蜂蝶退避,瑟瑟西風中黃花寂寞,他不免生出不平之氣。

心頭微動,他吟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爲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衆人覺得不可思議,既爲他的才華,也爲他的氣度。要知道,這時的黃巢纔不過五歲而已。自此,家人將黃巢目爲天才,愈加盡心培養。

黃家販鹽爲生,幾代積累,成了曹州里有名的大戶,頗有些資財。當時唐末亂世,藩鎮割據,流寇橫生。

黃巢雖想當官,卻也很喜歡和這些亡命徒湊在一起。這和他本人的性格有關,也和他的"家族產業"有關。和這些人結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他家的販鹽營生。

販鹽時他最重要的合作者就是同爲富家子弟的王仙芝與尚軍長,這使他們之間累積了足夠的信任與情感,爲他們日後的起義埋下了伏筆。

鹹通九年,黃巢奔赴長安科考,但依舊落榜了。官場舞弊,科考黑暗,歷經幾次落榜的洗禮,他已經徹底對大唐失望了。

返回山東的路途中,他想了很多,官場如此腐敗,想要科舉入仕是沒有希望了。但他不甘心這一生就此平庸下去,他暗下決心:"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第3張

02起義領袖

唐末朝綱混亂,生靈塗炭,更是因連年戰爭造成了國庫空虛。統治者爲填補漏洞,開始瘋狂地剝削百姓,甚至於,農民家中有一棵棗樹,或是一束青菜,都要納稅。

老百姓納不起稅,地主們就趁機侵佔土地,無數農民傾家蕩產,流離失所。

基於此等現實,王仙芝得以在短時間之內,嘯聚三千義軍。公元875年5月,王仙芝率衆在長垣發動起義,號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

黃巢聽聞之後,也迅速在曹州召集了千餘義軍響應。他們發文佈告,譴責朝廷官吏貪暴,租稅苛重,刑罰不公。老百姓們風聞而從,僅僅幾個月,義軍就已發展到幾萬人。

其後,他們一舉攻陷了曹、濮二州,把節度使薛崇的隊伍打得丟盔棄甲。

民間悄然流行起了一句童謠:"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金色蛤蟆"代指黃姓農民,而曹州則是黃巢的故鄉,一時間天下人都知道了一件事——

了不得!有一個叫黃巢的造反了!

義軍在河南、山東兩地壯大,同唐軍多次交戰,聲勢兇猛。第二年就攻陷了汝州,俘虜了汝州刺史,東都洛陽爲此震動。

朝廷使人從中活動,承諾王仙芝只要他停戰,便給他高官厚祿。隨即,朝廷即下發敕告,授予王仙芝左神策軍押牙監察御史的職位。

王仙芝很得意,黃巢很生氣:"當初咱們立下誓約,共同橫行天下,現今你自己得了左軍史的職位就要拋下我們,你把當初共襄義舉的五千個兄弟放在何處?"

大家聽到黃巢這麼說也覺得很火大:"怎麼大家一起打天下,而今就你能當官,那我們豈不是反了個寂寞?"

於是,在黃巢暴揍王仙芝的時候,他們看天看地看風景,就是不看在地上翻滾的那倆貨。

王仙芝也很心虛,他太清楚自己的價值所在了。朝廷招降他無非是看在他是義軍頭領的份上。若是犯了衆怒,大家罷免了他,那他可真是玩脫了手,到時候別說是一官半職了,很可能性命不保啊。

於是,他既沒敢受封,也沒敢追究黃巢。

但黃巢卻覺得兩個人價值觀不一樣,最重要的是他把老大哥給打了,這以後得多尷尬,倆人遲早得鬧崩,於是,他索性藉機自領一軍,和王仙芝分道了。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第4張

03自立爲王

黃巢走後,王仙芝在投降的路上越走越遠。他知道自己的雜牌軍真要和唐軍真刀真槍地打的話,一定撐不了幾個回合。

況且,王仙芝本身是富家子弟出身,他當初起義本來也就是順勢而爲,爲自己謀個前程罷了。因此他雖然引領了農民起義,但他的志向卻不是爲蒼生謀福祉。他只是想利用起義來乞官罷了。

思來想去,他就制定了這樣一套行軍策略——敵來我跑,敵走我騷擾。大唐的軍官們都要煩死他這副癩蛤蟆一樣的無賴嘴臉了。

877年,唐僖宗下了一道詔書,大概意思是:"賊寇王仙芝啊,朕知道你的用心,高官厚祿統統都有,你趕緊受降,回來給朕做忠臣來吧。"

唐朝大將宋威早就看破了王仙芝的那點小心思,知道他中看不中用。因此,他雖然接到了詔書,卻並不打算招降叛軍。

宋威誘降王仙芝,王仙芝派尚君長前去接洽,坑死了這位早年的夥伴。

這次受降又引起了非議,義軍內部人心渙散,鬥志全無,終於在黃梅戰敗,王仙芝也被唐軍打死了。

殘軍在尚讓的帶領下,投奔了黃巢。黃巢成爲名正言順的義軍之王,號稱"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改元王霸,開始設置官屬,正式籌建革命根據地。

黃巢有多狂?看他的稱號就知道了。王仙芝好歹還賣了老天爺一個面子,稱自己是"天補"的將軍,黃巢卻壓根兒不鳥老天爺,直接自封"沖天"將軍。

黃巢比王仙芝聰明多了,對抗朝廷的時候他更善用"巧勁兒"。當時統治者與各地守將之間存在矛盾,黃巢看準這一點,帶領義軍四處放槍,打官服,殺豪紳,攪擾得朝廷焦頭爛額。

朝廷又使出了殺手鐗,招降黃巢,答應給他率府率的官銜。有王仙芝的例子在前,黃巢能信他們纔怪。

他率軍一路南下,攻陷廣州,隨即橫掃東南。當時,東南地區是財政重鎮,東南地區的失守,使唐朝財政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第5張

義軍在廣州休整了一段時間,隨即開始北伐。黃巢想:"你朝廷不是總想收編我麼,現在我也收編收編你。"

北伐路上,黃巢一邊打仗,一邊發佈告示討伐唐政府的貪污腐敗、剝削壓迫,同時曉諭百姓部衆:"禁刺史殖財產,縣令犯髒者族。"最後,他又對着唐朝統治者喊話:"你們趕快投降吧,我給你們準備好獎賞了。"

義軍一路北上,殲滅唐軍十多萬人,也經歷了一些打擊,遭受了伏擊、誘降與背叛,但是義軍的規模依舊擴大了。甚至於一度達到了六十餘萬人。

當起義軍開進長安的時候,"兵甲如流,輜重塞塗,千里絡繹不絕。"可以說這個時期的黃巢軍頗有點兒"富得流油"的意思了。

聽聞義軍兵臨城下,長安百姓不僅不慌,反而挺高興。這就得誇誇尚讓了,他的"義軍形象宣傳"做得不錯——"黃王起兵,本爲百姓,非汝李氏不愛汝曹,汝但安居勿恐。"

啥意思呢?黃巢也是農民出身,咱們是一個階級的,是真正的兄弟姐妹,李唐就不行了,他們是統治階級,是剝削者,他不愛百姓,我們愛百姓啊!你們別害怕,安心等着我們來解救你們。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老百姓本來就憎恨黑暗的統治,又總是聽說義軍給窮人送東西的事蹟,心中抱着"黃巢來了不納糧"的美好期盼,哪裏還能燃起抵抗之情?

進入長安之前,黃巢還對各地守將發了個文告:"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東邑,自欲問罪,無預衆人。"

這是我和皇帝之間的事啊,我去找他問罪去了,跟你們各地的守將沒關係啊,你們都別插手!這簡直是赤裸裸地離間,並在無形之中將自己擡到了與皇帝齊平的位置。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第6張

04血洗長安

881年1月16日,黃巢入主長安,並自立爲帝,改國號爲大齊,改年號爲金統。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他做到了,如今的長安成了他的天下。

此時的黃巢志得意滿,辛苦革命了這麼多年,如今他要好好地享受一下,至於流亡的唐朝政權,他也懶得理會。他心中蔑視,忍不住輕叱:"一羣跳樑小醜罷了,我今日能驅逐你們,明日也能輕易地殲滅你們!"

他自己鑽進深宮之中享樂,士兵們則滿街遊蕩,四處擾民。有儒生寫詩諷刺他,他多查探不得之後竟然誅殺了3000無辜儒生。

幾個月後,出現糧荒,長安城陷入了內亂。

一小股唐軍趁機攻城,黃巢驚懼心虛之下,帶着少數隨從撤出長安城,定驚之後發現唐軍人數不多,足以應對之後,他又率軍攻回長安城。

唐軍被殲滅,但這不足以平息黃巢的憤怒。他對當初歡迎唐軍的百姓們懷恨已久,於是,下達了屠城的命令。

起義軍逢人便殺,鬧市成爲廢墟,八萬男丁被屠戮殆盡,餘下的老百姓非死即逃,長安城人煙斷絕。

不久之後,唐僖宗號召多位節度使,又聯合了沙陀騎兵反撲長安。

883年,經過激烈的戰爭,黃巢被迫撤出長安。對於長安他始終抱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憤恨,於是在撤退之時,他下令放火,將長安城燒爲白地。

黃巢的隊伍不可逆地走向了窮途末路。起義軍出現了糧草不繼的情況。黃巢又下達了吃人的命令。

這是真正的吃人!不論男女,不論老幼,他們被搗成肉醬,充當吃食。根據保守估計,在黃巢攻打陳州的這段時間內,大約有30萬百姓被吃掉了。

與此同時,起義軍內部出現嚴重分化,投降派與抗爭派爭鬥不休,軍心動搖,部分將領叛變。

884年,黃巢被逼迫至泰山狼虎谷,突圍無望之下,揮刀自刎。

至此,這段歷時十年的黃巢起義告一段落。

黃巢的一生寫過三首詩,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第7張

05後記

其實,黃巢之死尚有疑義,很多人都認爲他並沒有戰死疆場,而是在逃脫之後剃度出家了。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着盡着僧衣。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杆看落暉。"

據傳這首《自題像》就是黃巢晚年所作。一代梟雄終爲僧侶,金戈鐵馬隨風而逝。在看穿了榮華與功名之後,他最終歸於平淡,那些少年戾氣也終究消散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