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揭祕:清朝官印用什麼材料做的?

揭祕:清朝官印用什麼材料做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私憑文書,官憑印。”民間發生經濟糾紛,必須以文契字據爲根據;官場中的公事交往,則均以官印爲根據。所以,有時候人們把當官稱爲“抓印把子”。

正因爲官印的重要性,朝廷對官印的材料進行了嚴格限制。

清朝時期,官印自上而下,分別由玉、金、銀、銅、木等材料製成。

最高級的官印,當然得是皇帝所用的御寶大印了。御寶大印使用的材料,絕大多數是玉石。乾隆皇帝一生共用了25塊御寶大印,其中玉石大印有23塊,分爲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不同品質。

除了23塊玉石大印,“大清嗣天子寶”爲金質御寶,“皇帝之寶”爲檀香木御寶。

揭祕:清朝官印用什麼材料做的?

“大清嗣天子寶”是清太宗皇太極所用,當時清朝還沒入關,缺乏琢玉人才,不得不採用金質御寶。乾隆皇帝因爲是祖傳遺物,不敢輕易更換。

“皇帝之寶”爲乾隆皇帝最常使用的大印。之所以採用檀香木爲材料,是考慮到這種材料質地較輕,又有一定強度,使用方便。畢竟,玉石易碎,經常使用的話難免磕磕碰碰,一旦出現破損,必然會形成對皇權的褻瀆。

僅次於玉石大印的,是金質大印。

清朝時期,金質大印主要用於太后、皇后、皇貴妃、妃以及皇太子、親王、親王世子的冊封。這種金質大印僅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並不進入實際運用。

比金質大印又低一個檔次的,是銀質大印。

銀質大印是除了皇帝御寶之外,實際使用的最高級別鈐用印信,主要是一、二品大員使用,極個別三品官員如順天府尹、奉天府尹也能使用銀質大印。

揭祕:清朝官印用什麼材料做的? 第2張

根據《大清會典》規定,有權使用銀質大印的官員和機構如下:

文官:內三院、宗人府、衍聖公、軍機事務處、各部、都察院、理藩院、盛京五部、戶部總理三庫事務、翰林院、內務府、詹事府、通政使司、大理寺、太常寺、各省都司、布政使、順天府、奉天府;

武職:公、侯、伯、經略大臣、大將軍、將軍、領侍衛內大臣、都統、提督、總兵、鎮守掛印總兵、提督九門統領、護軍統領、前鋒統領、火器營、嚮導總領、管理伊犁、烏魯木齊、葉爾羌、喀什噶爾、阿克蘇、巴里坤等處事務大臣、伊犁分駐雅爾城總理參贊大臣、辦理哈密糧餉事務大臣。

在銀質大印以下,是銅質大印。

銅質大印使用的範圍最廣,從正三品以下到從九品以上的官員,均使用銅質大印。到了清朝末期,由於銅產量降低,部分地區出現了用木頭包銅的官印,這是銅質大印的替代品。

在銅質大印以下,是木頭大印。

在從九品官員以下的文職佐雜人員,不兼管兵、馬、錢、糧的武職官員,以及各府縣僧道陰陽醫官與佐雜人員,均使用木頭大印。木頭大印因爲容易損壞,材質普通,流傳至今的反而沒有玉、金、銀、銅材質的官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