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東吳在蜀漢滅亡之後還能抵抗魏晉十七年,靠的是什麼?

東吳在蜀漢滅亡之後還能抵抗魏晉十七年,靠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東吳在蜀漢滅亡之後還能抵抗魏晉十七年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東漢末年的時機一片混亂,昏庸且無能的東漢君主也早已無力挽救已經支撐到最後時刻的大漢王朝了。動盪的時局裏也出現了許多的能人,屯兵屯糧,割地一方稱霸。從最初“禍亂朝綱”的董卓,到擁兵百萬的袁紹,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這個時代已經變成了能者居之的時代。最後勝出了三個團隊,那就是三國時期的魏蜀吳。

東吳在蜀漢滅亡之後還能抵抗魏晉十七年,靠的是什麼?

曹操定都許昌城,因處於中原地帶,所以糧草和人力物力都十分豐富。不僅如此,曹操也是十分聰明的霸主。他不僅挾天子以令諸侯,更愛惜才幹,視才爲己出。因此身邊的文武能人十分的多。再加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盡了優勢和先機。因此擁有了魏蜀吳當中最多的城池以及豐厚的財力。

再看蜀國的劉備,蜀國又稱川蜀。故其名,劉備的城池在四川一代。這裏的優勢就在於易守難攻,不僅資源豐富,並且及其的難以攻打。三國鼎立之後的魏蜀吳都在休養生息,劉備憑藉着“仁義“的治國理論,也是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兵力。

再談吳國,雖然吳國自始至終都處於城池最少、兵力最稀薄的國家。但孫權及其手下的文臣都十分的具備謀略色彩,從周瑜周公瑾開始,便提倡“魏強聯蜀,蜀強聯魏”的政策,故而東吳一直處於“牆頭草”的方式,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東吳的境地其實是十分尷尬的,因爲無論是曹魏滅了蜀,還是蜀滅了魏,東吳都會十分危險,隨時隨地的會遭受滅頂之災。可即便如此,蜀國滅亡後的東吳仍舊支撐了足足十三年才被西晉滅亡,三國才就此結束,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那麼東吳是如何做到的呢?

東吳在蜀漢滅亡之後還能抵抗魏晉十七年,靠的是什麼? 第2張

第一點原因則是人才凋零,東漢乃至三國時期出現瞭如此之多的天下雄主。像關羽、張飛、呂布這樣的一代名將更是數不勝數。文臣裏的諸葛亮、龐統、郭嘉、周瑜等謀士更是流傳千古。三國的名將的確是十分之多,而到了三國的末期,這些名將死的死傷的傷,而人才也遠不如當年那樣。

第二點的話,就不得不提東吳後期的名將陸抗了,陸抗是陸遜的兒子。衆所周知,曾擔任東吳大都督的陸遜,無論是文采還是計謀都十分卓越,不亞於前大都督周瑜和魯肅。相比於周瑜來說的話,陸遜的心胸和沉穩更是高出周瑜。也幫助東吳抵禦住了川蜀的進攻,並且大敗過劉備。

陸遜的兒子陸抗更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才智和名望都不次於他的父親。並且輔佐了東吳的三代君主,孫權死後,孫權之子孫亮繼承了皇位,並重用陸抗爲大將軍。這陸抗也不負衆望,將勢頭正盛的魏國於壽春擊敗。唯一可惜的就是,孫亮活得並不久便駕崩了,吳國的末代君主孫皓便即位了。

孫皓即位之後,便開始漸漸暴露了自己殘忍變態的思維,整天不務正業,殺人於股掌之中。但孫皓也有一個優點,那便是會用人才。孫皓繼續重用了陸抗,這也使得陸抗成爲了東吳此時的中流砥柱。

東吳在蜀漢滅亡之後還能抵抗魏晉十七年,靠的是什麼? 第3張

並在西陵之戰與晉國交戰,並且立下了赫赫戰功。陸抗在西陵之戰中有功,被升官進爵,但他始終沒有驕傲自持,始終謙和的對待周圍的人,因此陸抗也深受將士們的愛戴。

只不過陸抗並沒有活到吳國崛起的一天,他最終在西陵之戰的兩年之後病逝了。陸抗在臨死之前準備了一份十分嚴密的軍事部署,正因如此,晉國始終對吳國十分謹慎,不敢輕舉妄動。

東吳最後的擋箭牌便是陸抗,陸抗死後,昏庸的主公孫皓荒廢國事,軍事力量逐漸鬆懈,並且面臨着瓦解甚至分崩離析的局面。吳國的滅亡也終將迎來了。時間推送至公元280年。晉國正式滅掉東吳。

結語:孫皓學起了蜀國的劉禪,帶着文武百官開城投降,正式歸順了晉國。自此之後,東漢時期和三國時期也因爲吳國的滅亡而就此結束,中國的歷史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只是不知道如果曹操、孫權和劉備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打的江山最後全部拱手讓給了司馬家族,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