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歷史上最慘皇后:生前沒有榮寵,死後無葬身之地

歷史上最慘皇后:生前沒有榮寵,死後無葬身之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刀光劍影、爾虞我詐的深宮中,總有那麼一羣或悲或喜的女人,有的從一介卑微奴婢晉升到皇后之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風光無限;有的雖然是堂堂皇后,尊榮還比不過一介嬪妃。

可作爲皇后,生前不受皇帝喜愛,幾番淪落冷宮,甚至死後都沒有安身之地、飽受淒涼的,只有她一個——皇后烏喇納喇氏。

皇后烏喇納喇氏,又譯烏拉那拉氏或烏喇那拉氏,本名輝發那拉氏,名不詳。滿洲正黃旗,佐領那爾布的女兒。她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生於康熙五十七年,比乾隆小七歲。

她是《後宮甄嬛傳》裏皇后烏拉那拉宜修的侄女,也是即將播出的《後宮如懿傳》的烏拉那拉氏青櫻,被雍正指婚給當時的寶親王弘曆爲側福晉。這正是她一生悲情的開始。

皇后烏喇納喇氏一生未得到乾隆皇帝的真心和深情。乾隆皇帝還是寶親王之時,先和福晉富察氏舉案齊眉、濃情蜜意,後又寵幸使女高氏,並將後者也提爲側福晉。若不是因雍正皇帝的指婚,也許她連側福晉之位都保不住。

由此可見,烏喇納喇氏當側福晉的時候,就已經是個可有可無、不受待見之人。

乾隆二年,時年19歲的烏喇納喇氏被封爲嫺妃,不但在使女出生的高氏的貴妃之下,而且和她並列排在後宮第三位的,竟是乾隆登基之初受寵、乾隆二年便由純嬪升爲純妃的蘇氏。熟悉清朝後宮嬪妃制度的人都能一眼看出,這次冊封在本質上就是乾隆皇帝對烏喇納喇氏的一種怠慢。

乾隆十年,貴妃高氏晉封爲皇貴妃,蘇氏純妃升爲純貴妃,哲妃富察氏雖然早逝也被追封爲哲憫皇貴妃。烏喇納喇氏嫺妃則升爲嫺貴妃,地位依舊在高氏之下,體面依然不如蘇氏。甚至連原本升貴妃得享公主王親福晉大臣命婦的磕頭朝賀之禮,都被乾隆免除。

更有甚者,在烏喇納喇氏從側福晉晉升到貴妃期間,不論是乾隆的皇后富察氏,還是其他妃子,都相繼生育,只剩她從沒懷過一個孩子。烏喇納喇氏的不受寵,可見一斑。

歷史上最慘皇后:生前沒有榮寵,死後無葬身之地

乾隆十三年,皇后富察氏去世,皇太后以後宮不可無主爲名,要求皇帝讓烏喇納喇氏接任。乾隆百般推脫,只晉升嫺貴妃爲皇貴妃,攝六宮事。直到乾隆十五年,皇帝終於拗不過皇太后的催促,纔將皇貴妃烏喇納喇氏冊封爲皇后。

所有的人都以爲烏喇納喇氏的榮耀和寵幸終於開始了,其實這只不過是進一步摧毀她的引火線。

烏喇納喇氏被冊封爲皇后,不過是皇太后和乾隆權衡各種政治勢力後的抉擇罷了。當時宮中只有烏喇納喇氏符合皇后必須出自滿洲上三旗的條件,且她是由先皇欽賜的側福晉。論資歷和位份,後宮只有皇貴妃烏喇納喇氏能當此大任。

但即便如此,對皇太后的懿旨,乾隆還是如此迴應:

“朕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遽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爲速”。

看看,乾隆揚言和富察皇后感情深厚,覺得皇后纔去世二十七個月就立新後,實在太快。可事實呢,富察皇后在世時,乾隆的後宮從來都是新人不斷,舊人也多恩寵。由此可見,乾坤只是打心底不願意立烏喇納喇氏爲皇后罷了。

用對逝者的追思和秀恩愛來間隙膈應現任,乾隆的手段是高明的,並且玩得不亦樂乎、有恃無恐。在那拉皇后在位期間,不論是在宮中還是出宮遊巡,乾隆作了無數詩詞來表現自己對前妻的懷念和深情。簡直無時不刻地在提醒世人,自己有多不待見那拉皇后。這對任何一個女子而言,都是一種難以接受的折磨。

哪怕到這爲止,烏喇納喇氏的命運還不至於那麼悲慘。假如沒有之後的一切,最多,她只能成爲歷史上一個不受寵的皇后罷了。

可惜,她沒有那麼幸運。

乾隆皇帝換手段了,突然對那拉皇后的態度轉變了,給了她一段短暫的榮寵。

乾隆十六年,皇帝先是在悼念富察皇后的詩中,假裝無意地流露出對那拉皇后的內疚:

獨旦歌來三忌周,心驚歲月信如流。

斷魂恰值清明節,飲恨難忘齊魯遊。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聖湖桃柳方明媚,怪底今朝只益愁。(《御製詩二集 卷二十五》)

翻譯過來就是,乾隆領悟到並不是繼後不如前妻,只是因爲自己和前妻感情太深才一時無法接受那拉氏。那拉氏沒什麼過錯的,自己不該再冷落她了。

然後他就開始了對那拉皇后的所謂恩寵了。

乾隆十七年,那拉皇后生下皇十二子,乾隆在上諭中批覆“又皇后已生皇子。一切順適吉祥'',還爲此特意寫了詩慶祝。緊接着,那拉皇后又相繼在乾隆十八年生下皇五女、乾隆二十年生下皇十三子。在這看似恩寵在握的時候,一切又戛然而止了。乾隆皇帝一邊轉而迷上了令妃魏氏、香妃和卓氏等一批年輕的妃子,一邊又開始各種追思前皇后富察氏。

歷史上最慘皇后:生前沒有榮寵,死後無葬身之地 第2張

曾經滄海難爲水,從濃情蜜意轉眼又被棄之如敝,註定了那拉皇后的心境無法和以前一樣平靜。不僅如此,烏拉氏所生的皇嫡子,一直沒有像對富察氏所生的兒子那樣被祕密立爲儲君。這些無一不是乾隆在昭示對烏拉氏皇后的冷淡和絕情。

事已至此,對烏拉皇后而言,寂寞和傷感早不足以掛齒,更多的是不平衡、壓抑難堪和淒涼。

乾隆三十年,這積壓的一切終於爆發。乾隆皇帝在這次南巡途中,不但作詩懷念前皇后,還趁機尋花問柳、縱情聲色。烏拉皇后苦苦勸諫無效,還備受乾隆斥責和羞辱,一氣之下自行剪髮。

乾隆見狀更是大發雷霆,直接派人遣送那拉皇后回京師。南巡結束不久,乾隆就下令收回皇后手裏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嫺貴妃一份、嫺妃一份,並裁減了她的傭人和用度,只剩下兩名宮女給她使喚。按清宮制度,這是最低下的答應纔有的待遇。

乾隆三十一年,皇后烏喇納喇氏默默離開人世,終年四十九虛歲。乾隆在外遊玩,不但只命她的兒子永璂回宮,還不顧滿朝大臣反對,傳旨喪葬儀式下降,按皇貴妃的制度舉行。

可實際上,烏拉皇后的喪禮比皇貴妃的級別還低,不但沒有大臣、公主、命婦齊集舉哀行禮,連皇后死後附葬的裕陵都沒讓進,給葬在了妃園。甚至所有畫像都被乾隆下令燒燬。

更有甚者,按慣例,凡葬在妃園寢內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爲券,而那拉皇后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於一側,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貴妃的下屬。

就這樣,烏喇納喇皇后死後,既沒有神牌受祭祀,連一個遺體安身之處都沒有,比民間百姓的葬禮還不如。就連烏喇納喇皇后所生的子女中唯一長大成人的皇十二子永璂,也成爲母親斷髮的替罪羊,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地活到24歲,便悽然離世。生前沒有任何爵位,死後也沒有任何追封。

期間有個叫李玉鳴的御史上疏,請依皇后禮,被乾隆貶去了伊犁,另外一位滿族大臣因同樣的勸諫被貶到黑龍江。直到十多年後的乾隆四十三年冬巡,有名叫金從善的大臣勸乾隆恢復烏喇納喇氏的封號,竟被下令斬立決。

乾隆皇帝對烏喇納喇皇后的厭惡和絕情之深,可見一斑。作爲一個妻子,更作爲一位皇后,生前得不到做皇帝的丈夫的寵愛和維護,死後還要被皇帝丈夫各種羞辱,連一個葬生之地都吝嗇給她。連親生的孩子都因自己被皇帝嫌棄漠視、英年早逝。

烏喇納喇氏皇后的一生,其悽慘悲涼,真可謂歷史上皇后之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