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錦衣衛是如何建立的?他們有哪些權利?

明朝錦衣衛是如何建立的?他們有哪些權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錦衣衛,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近年來,關於錦衣衛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提起“錦衣衛”三個字,大部分人腦中或許會浮現出身着飛魚服、佩戴繡春刀的身影,還有人想起的則是傳說中他們殘忍、暴虐的朝廷鷹犬形象。那麼,真實的錦衣衛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他們是否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冷血?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又是什麼關係呢?

01錦衣衛的建立和封禁

明朝初建,朱元璋登基後,深知自己一無世家支持,二無根基,這個皇位坐得並不穩。爲了更好地掌握臣子的想法,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讓侍衛總管挑選出一批人並加以培養,負責盯着應天的大小官員,定時彙報他們的信息,這就是錦衣衛的前身。

明朝錦衣衛是如何建立的?他們有哪些權利?

這一時期的錦衣衛更像是皇帝的私人軍隊,專治刑獄,初始職能爲三項,分別是守衛值宿、偵察與逮捕、典詔獄。專替皇帝監察百官,權力較大,可以直接取詔行事而不必通過審判手續。當時牽連甚廣的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都少不了錦衣衛的推波助瀾。朱元璋治國手段剛猛,再加上錦衣衛的震懾,當時的官場人人自危,生怕自己哪天項上人頭不保,整個明王朝的大臣們生活在高壓恐怖之下,終日惴惴不安。

然而,隨着權力的日漸膨脹,錦衣衛濫用職權、冤假錯案的現象開始出現,朱元璋意識到,這柄用來震懾朝野的刀如果用得不好,早晚有一天刀尖會衝向自己,尤其是皇長孫朱允炆性格溫順,恐怕難以駕馭錦衣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取消了錦衣衛的典詔獄權,“悉焚衛刑具,以囚送刑部審理”。自此一直到建文年間,錦衣衛都處於極嚴格的封禁狀態。

02朝廷的鷹犬

朱元璋駕崩後,四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政權,稱爲明成祖。但是,朱棣非嫡非長,而且是通過非常規手段取得的皇位,自知人心不附,不合禮法,難以服衆。此外,建文帝雖戰敗,但卻不知所蹤,且朝上大多爲舊臣,朱棣擔心建文帝只是假死遁走,隨時有捲土重來的可能。於是,朱棣重新啓用錦衣衛,讓其祕密活動,用來監視臣民。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買通了建文帝身邊的宦官,用來傳遞情報,因此他對宦官這一羣體的忠心很是信任,於是又建立了一個最高偵察機關,這就是以後大名鼎鼎、令人聞風喪膽的東廠。

明朝錦衣衛是如何建立的?他們有哪些權利? 第2張

東廠名稱幾經更換,如西廠、外廠、內行廠等,但是職權和地位卻是越來越高。與其他皇帝不同,朱棣很是信任宦官,甚至委以重任,曾遣李興出使暹羅、馬彬出使爪哇諸國、鄭和七下西洋等。就這樣,宦官的權力越來越大,甚至開始慢慢掌握司法權、兵權。錦衣衛和東廠,在這一時期成爲名副其實的朝廷鷹犬,對朝野起到了極大的監察和制約作用,皇權得到了進一步集中。

03宦官亂政

明宣宗後,君王大多不親政史,甚至深居宮中,國家政務很多被移交到宦官手中,內閣的權力也被漸漸轉移,由此,各處上行下效,在某些地區,太監反而成爲了當地的最高監察者,對政務大加干涉,逐漸形成了一種畸形的“閹人政治”。歷史上有名的汪直、劉瑾、魏忠賢、曹化淳等人,無一不是“巧言令色,獻媚人主,竊弄國柄,荼毒生民”,宦官把持着國家朝政,甚至連閣臣的任免都是憑他們的喜好。對內,宦官竊弄政柄、貪圖享樂、搜刮錢財;對外,好大喜功、挑釁周邊小國,以致民怨四起、叛亂不斷。

錦衣衛和東、西廠最初設立都是用來監察、震懾百官的,他們替皇帝鎮壓反動、摒除異己,造成了高壓的政治恐怖。這些從明太祖時期開始的措施,被視爲“祖制”,輕易不敢更改。這套所謂的祖制,使朝野上下終日惴惴,統治者的威權達到了極高的程度,因此後來的歷代君王,即使知道這制度過於殘酷,但爲了維護自己的威權,所以並不廢除。明中後期的幾代皇帝多深居宮中,不太過問國事,宦官的氣焰更爲囂張,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罷黜朝臣,當時的官場極爲黑暗,無數士大夫前仆後繼地請求廢除,但最終無效,直到明朝亡國,錦衣衛和東、西廠才自然消亡於歷史的舞臺。

明朝錦衣衛是如何建立的?他們有哪些權利? 第3張

觀察明朝錦衣衛的發展和變化,可以看出,雖然它的設立是爲統治者服務,但是它與皇權的關係卻是此消彼長的:當政的皇帝手腕強硬、皇權強盛的時候,錦衣衛便完全聽命於皇帝,充當皇權的維護者;但若是皇帝軟弱或者無心於政治時,錦衣衛就會私下結交閣臣、宦官,在動盪的政局中成爲一件暴力工具,皇權反而還需要倚仗錦衣衛來統領百官。

由於缺乏權力的限制,後期開始有錦衣衛爲了邀功請賞而編造罪名,牽連甚廣,製造了不勝其數的冤假錯案。錦衣衛的特權,給了他們胡作非爲的權力,同時又能得到統治者的保護,當時的社會風氣混亂不堪,官場黑暗無比。“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所以有人說,錦衣衛和東、西廠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