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張儀的連橫與蘇秦的合縱,爲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張儀的連橫與蘇秦的合縱,爲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合縱連橫,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張儀的成功與蘇秦的失敗

蘇秦和張儀是隔世老對手(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史記》中關於張儀和蘇秦在一塊的事蹟基本上是錯的,張儀歲數比蘇秦大,張儀比蘇秦早去世26年),他們將合縱和連橫都推化和使用到一個極致的地步,被戰國時期的人感慨爲“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上一篇文章說到過合縱和連橫都是存在着一個很大的問題,或者是自身存在有極大的侷限性:合縱和連橫的實施是需要很好的口才和相對應的計謀去實行,幾乎是將這樣的陰謀詭計和外交口才當作國家強盛的關鍵對待。大家都知曉這樣有點虛假,不符合現實,可在戰國中後期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七國君臣沉迷於此。

張儀的連橫與蘇秦的合縱,爲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秦國雖然也重用這種縱橫家數十年,可並沒有像山東六國君臣一樣沉迷的那麼深。秦國在張儀的帶領下實行的是連橫,山東六國則在蘇秦的引導下實行的是合縱,歷史事實告訴我們:連橫成功,合縱失敗。甚至可以說是:連橫一直在成功,合縱一直在失敗,連橫很簡單,合縱非常困難。合縱和連橫均作爲縱橫之術,張儀和蘇秦一個成功一個失敗,真是大部分人想的那樣,是個人能力的問題嗎?其實並不是的,前面說過這些耍嘴皮子的縱橫家的侷限性,這些纔是讓張儀的連橫成功和蘇秦的合縱失敗的關鍵因素。

成功的三大要素

下面筆者將採取逆推的方法,將張儀之所以能成功的各種因素說出,其中大部分都是蘇秦所沒有的。張儀連橫成功的關鍵,其實是在於秦國,在於張儀是在爲秦國辦事。主要是三大因素:其一,張儀的連橫被秦國君臣實施的非常徹底,所以結果相當成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不似山東六國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阻礙,造成合縱效果大打折扣。

其二,秦國自秦孝公之後的數代君王,例如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甚至是在位不過四年的秦武王,皆是勵精圖治、精明能幹之輩,爲秦國的不斷壯大起到積極作用,而且他們頗有眼光,能堅持實施良好的國策,也能從衆多真真假假的來秦士人中找到能爲自己所有的人才。山東六國則不行,君主沒眼光,才能還不行,多是些昏庸之主,且不能重用人才,所以給了秦國許許多多的機會。

張儀的連橫與蘇秦的合縱,爲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第2張

其三,耕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國策讓秦國不斷強大,但強盛的秦國仍不能以一敵六,所以連橫政策爲秦國提供充足的時間和安全的外部環境,兩者相得益彰,起着相互促進的作用。秦國強大,爲連橫的實施提供堅實的後盾,讓六國畏懼;連橫政策,爲秦國的不斷強大和對外擴張提供計謀支持,幫助秦國在實力不夠的時候減少山東六國對自己的軍事征伐。而東方六國呢,合縱策略就是合縱策略,不過是縫縫補補過日子,遏制秦國的發展,而且還是很短暫的遏制,從而忽視了自身的強大之路。

同時期的縱橫家陳軫曾言:“天下爲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爲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東之愚耶?”天下諸侯爭先恐後地割地秦國,秦國一點力都沒出。天下諸侯主動爲秦國烹煮自己,秦國沒有提供薪火。秦國何其聰明,山東諸侯何其愚笨啊。陳軫說得很對,可並沒有說全。天下諸侯割地秦國,秦國還會去索要更多;天下諸侯烹飪自己,秦國會加大火力,助他們一臂之力。山東六國攻秦時,秦國會巧妙地解決;秦國東出函谷攻山東六國時,秦國不會直接開戰,而是會想辦法挑起各國矛盾、激化各國矛盾,幫助一方攻擊另一方,或者破壞完他們的聯盟再進行攻城掠地

張儀的連橫與蘇秦的合縱,爲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第3張

成功與否非人之過

秦國利用合縱能幹的事太多,山東六國藉着合縱不過是防止秦國侵犯和武裝遊行威懾秦國,並不能進行有效的軍事征伐,奪取其城池進行削弱。戰國中後期,於秦國而言,天下沒有永遠盟友和敵人。例如楚攻韓,秦助韓攻楚;齊、魏和韓三國攻楚,秦國幫忙抵禦;韓、魏、楚三國伐燕國,秦國摻和進去幫三國。秦國做這些自然不是良心發現和做好事,而是這是他國發生戰爭後,自己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軍事行動,頗有隔山打牛的味道。

秦國憑藉着自身的強大,輔助着張儀的連橫,能成功是自然的事。況且,秦國的連橫最低要求不過是找些國家能不出兵攻打自己,都不用幫忙的,秦國夠強大,幹得過殘缺不全的山東諸國。反觀山東六國和蘇秦的合縱,實在太難了,六個國家起碼六條心,六對君臣,各自的利益還不同,驅使他們共同向秦國發起進攻,簡直是比登天還難,蘇秦做到最好,不過是讓六國締結盟約而已。

所以,張儀的連橫能成功,蘇秦的合縱卻失敗,個人能力的問題佔其中之一,但並不起重要作用,各國實力纔是起主導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