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永琰的福晉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清朝有一個特殊的建儲制度,也就是祕密立儲,除皇帝外誰也不知道誰是儲君,直到皇帝駕崩,大家打開鐍匣才能知道誰是皇儲,但是不明立儲君不代表朝臣不會猜測,他們自然也會根據多方面情況來對皇儲是誰進行推斷,其中這皇帝給兒子選的嫡福晉自然也是衡量標準之一。

古代皇子婚姻多重門第,清朝更是如此,而皇子們的婚姻自然與皇帝老兒對他們的喜愛和重視程度息息相關,按照這個標準,皇帝自然會格外垂青自己選擇的皇儲,可是乾隆帝的十五阿哥永琰的嫡福晉卻出身平平,比起好幾個兄弟可是要遜色不少,這是爲何呢?從乾隆帝到道光帝,祖孫三代對於儲君的婚姻爲何會有那麼多區別呢?

出身不俗的喜塔臘氏

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乾隆帝選定了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之女喜塔臘氏爲十五阿哥嫡福晉,說實話,喜塔臘氏的出身不算低,之所以說她出身平平乃是因爲出於對乾隆帝其他兒媳的比較。

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女。—《清史稿后妃傳》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喜塔臘氏的先祖在清朝建立前就是建州名族,努爾哈赤的五叔祖母和母親皆出身此族,故而當年的喜塔臘一族是十分風光的,和爾經額這一支原本是正白旗包衣,因爲其遠房堂叔來保受到雍正帝和乾隆帝重用,故而乾隆帝下旨將這一支擡爲滿洲正白旗,也就是入了上三旗,喜塔臘氏出生時,家族已經擡旗近二十載,所以,她的出身還是不錯的。

雖然來保很受乾隆帝重用,但與喜塔臘氏相比已經是遠親,她的祖父、曾祖父等皆是中低階官員,和爾經額能成爲內務府總管,或許就是因爲乾隆帝對來保的遺澤。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十七個兒子已經全部出生,其中是十個皇子已經去世,四阿哥永珹和六阿哥永瑢出繼旁支,只剩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二阿哥永璂、十七阿哥永璘和永琰五人尚在世且未出繼。

這五人之中,永璘年紀尚小,當時還未指婚,故而也就不說了。

其他四人的嫡福晉中出身最高的是永璂的嫡福晉博爾濟吉特氏,她與永璂是娃娃親,是繼後那拉氏正當風光之時所定的親事,博爾濟吉特氏的父親是阿巴噶(阿霸垓)部親王品級扎薩克多羅郡王索諾木喇布坦,但因爲繼後斷髮之事,永璂已經基本失去了繼承權,只是顧及舊約纔沒有解除這門親事。

除了永璂嫡福晉,出身最好的要數永瑆的嫡福晉富察氏了,她就是大學士傅恆之女,孝賢皇后的親侄女,這個出身的分量不言自明,而且永瑆大婚之時是乾隆帝親在重華宮(乾隆帝登基前所居之地)舉行,諸位皇子中唯有其一人有此待遇,足見乾隆帝當時有多喜歡永瑆。再其次就是永璇的嫡福晉章佳氏,她的父親是大學士、一代名臣尹繼善,分量也是極重的。

對比這幾位妯娌,喜塔臘氏的出身瞬間就黯然不少。

你要默默發光—乾隆帝的儲君觀

乾隆三十八年冬,乾隆帝祕密立永琰爲皇儲,次年,永琰大婚,也就是說,乾隆帝在決定喜塔臘氏爲永琰嫡福晉時,他深知他選的不只是一個嫡福晉而已,而是清王朝未來的皇后,那爲何乾隆帝不給兒子選一個出身高貴,父祖皆是高官的嫡福晉呢?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第2張

不說其他,就說乾隆帝自己,當年雍正帝是怎麼做的?雍正帝在給兒子選嫡福晉時那可是煞費苦心,爲兒子選擇了戶部尚書、太子太保米思翰的孫女,米思翰正嫡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富察氏,且不說富察氏還有一個位列大學士的親叔叔馬齊,就父親和祖父這兩位就已經是不俗了。對於弘晝呢,雍正帝只是選擇了一位副都統之女嫁給了他。這個對比真的十分明顯,朝臣想判斷很容易,這也是乾隆帝給永瑆大婚後,很多人認爲乾隆帝選擇了永瑆爲皇儲的原因。

不過,或許正因爲如此,乾隆帝看穿了羣臣的想法,他刻意給永琰選了一位品德俱佳,但是出身相對普通的女子,讓羣臣無從猜測,這與乾隆帝不立令皇貴妃爲皇后是一個道理。

繼後那拉氏斷髮、離世後,令皇貴妃統領六宮,前後十年時間,乾隆帝都沒有冊封她爲皇后,即使是當年給繼後那拉氏那個史無前例的“攝六宮事皇貴妃”都沒有給她。但從對永琰的考察來說,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如果令皇貴妃成爲了皇后,永琰就是嫡子,他的競爭力一下子就超越了所有皇子,也就沒有什麼懸念了,乾隆帝此舉是對永琰的一種保護。

乾隆帝當年給永瑆選了傅恆之女,或許當時確實是喜愛他,並且動了立儲之心,可是經過幾年的考察和對羣臣風向的審視,他放棄了永瑆,當他要給永琰選擇嫡福晉時,也就接受了永瑆的這個教訓,他刻意選擇了喜塔臘氏,讓羣臣認爲,皇帝對十五阿哥不過爾爾,自然不會有站隊和結黨。

事實證明,乾隆帝達到了他的目的,嘉慶帝被立爲太子前的幾十年時間,朝廷中沒有起什麼波瀾,一些人依舊認爲永瑆的可能性是要高於永琰的,這或許就是乾隆帝想看到的。

乾隆帝禪位後,在他的主持下,給永琰的嫡長子綿寧選嫡福晉,乾隆帝對這個孫兒可是寄予厚望,他這一生最想的就是效仿周漢等朝行嫡長子繼承製,可是一次次落空,故而乾隆帝也只能寄希望於孫子了。

綿寧出身正嫡,身份尊貴,乾隆帝親自給他選擇了一位出身華貴的女子,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阿里袞的孫女,武備院卿布彥達賚之女鈕祜祿氏,別看布彥達賚的官職不高,但這個鈕祜祿家族可不一般,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溫僖貴妃是阿里袞的親姑姑,更不用說他們的先祖是開國功臣額亦都和康熙四輔臣之一的遏必隆了。順帶說一下,綿寧的十七叔永璘的嫡福晉就是鈕祜祿氏的親姑姑。

喜歡就要給他最好的—嘉慶帝儲君觀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第3張

綿寧出身正嫡,即使嘉慶帝不說,朝臣心裏也有數,所以,在嘉慶朝,嘉慶帝本人對綿寧的扶持幾乎就是不加掩飾。

嘉慶帝子嗣單薄,一生也就五個兒子,長子早夭,五子又太小,真正能夠考慮建儲的就是孝淑皇后所生的綿寧與孝和皇后所生的綿愷、綿忻,三人雖然都是嫡子,但綿寧是原配所生,宗法地位要稍高一些,相比而言,嘉慶帝更喜歡綿寧和綿忻,夾在中間的綿愷反而有些尷尬了,在嘉慶二十四年正月,老四綿忻被封爲親王,這一年他才13歲,而24歲的老三綿愷只被封爲郡王。

其實,早在嘉慶四年,嘉慶帝就祕立綿寧爲皇儲,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當時綿忻沒有出生,綿愷才五六歲。嘉慶十三年,綿寧的嫡福晉鈕祜祿氏逝世,按道理來說,綿寧可以直接把側福晉富察氏扶爲嫡福晉。他的十七叔當時就是這樣做的。

十三年正月,孝穆成皇后薨,繼娶孝慎成皇后。—《清史稿宣宗本紀》

可是嘉慶帝聽聞兒媳婦死了,乾脆了當,直接給兒子選一位新兒媳,這位新兒媳就是佟佳氏,她也是出身大族,五世祖就是佟國綱,家族出了清太祖元妃、康熙帝生母、康熙帝繼後和愨惠皇貴妃,是僅次於鈕祜祿氏的後族,嘉慶帝的這番操作更讓朝臣看清楚了皇帝的心思。

在前朝,嘉慶帝幫助兒子營勢。天理教進攻紫禁城時,綿寧用槍擊殺二人,嘉慶帝十分開心,盛讚他“忠孝兼備”,不僅把保衛紫禁城的首功記在了兒子頭上,還封他爲智親王。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第4張

由此可見,嘉慶帝的儲君觀念與父親是迥異的,他這種毫不掩飾的培養和扶持,幾乎就等於是明立皇儲了,只是大臣們知道了也裝作不知道。

就是要讓你看不清—道光帝的儲君觀

綿寧即位後,改名旻寧,改年號爲道光,在道光帝晚年,他也面臨着擇儲之事,根據記載,道光帝直到道光二十六年才確定皇儲人選,之所以這麼晚才決定,無非就是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之間糾結。

奕詝的優勢在於他是嫡長子,因爲道光帝的前兩位正妻皆無子,故而他成爲了嫡長子,而且他的母親是道光帝畢生摯愛,有這樣的身份和情義,奕詝自然成爲了道光帝心中可意的人選。可是,道光帝同樣喜愛靜皇貴妃所生的六子奕訢,奕訢天資聰穎,母親又是道光二十年後的六宮之首,他的優勢也很明顯。

奈何奕詝有一位良師,他就是杜受田,他教奕詝藏拙、處處示以寬仁,最終讓道光帝決定還是選擇了奕詝。在道光帝祕立皇儲的第二年,道光帝爲兩個兒子指婚,其中,他給奕詝選擇了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薩克達氏,而給奕訢選的卻是寵臣署兵部尚書兼正白旗漢軍都統桂良之女瓜爾佳氏,這二位女子的出身可謂天壤之別。

羣臣們乃至靜皇貴妃等都覺得道光帝是屬意於奕訢,殊不知,這是道光帝跟爺爺乾隆帝學的,他就是要讓羣臣看不清楚,他對奕訢的喜愛是真的,可這場婚姻也只能算是對奕訢的一種補償。

永琰嫡福晉喜塔臘氏的出身如何?爲何如此普通? 第5張

道光二十九年,道光帝下令在妃園寢中爲靜皇貴妃修一個豪華的寶頂,這其實已經向外界說明奕訢並非皇儲,因爲如果奕訢是新君,那麼靜皇貴妃就要成爲太后,日後或與道光帝同葬慕陵,或另修皇后陵,豈有葬於妃園寢之理,故而當時的靜皇貴妃和奕詝、奕訢心裏應該都有數了。

總結

從乾隆帝到道光帝,祖孫三代對於儲君的婚姻可謂各不相同,這與當時他們所面臨的朝局息息相關,而乾隆帝和道光帝對儲君這種刻意的“輕視”其實也是一種對他們的保護,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又何嘗不是用心良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