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護理頭髮的?又是如何染髮的?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護理頭髮的?又是如何染髮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護理頭髮的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孝經·開宗明義》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予的,不應該使其有所損傷,這纔是實行孝道的第一步。而“人以頭髮爲本”,《詩經·小雅·采綠》中也曾提到“予發曲局,薄言歸沐”,意思是要保護頭髮的精神面貌,由此可見古人對頭髮的護理也是格外注重的。

除了是對頭髮的修剪和洗護,古人也非常重視對白頭髮的治療和修復。事實上,染髮不僅僅是是現代人的專利,在古代早就已經掀起了染髮的風潮,許多的醫學典籍中也記錄了各式各樣的染髮和固發方式。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染髮居然還與政治掛鉤。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護理頭髮的?又是如何染髮的?

一.古人的染髮和固發方式

《急就篇》裏曾經記載:“膏澤者,雜聚取衆芳以膏煎之,乃用塗發使潤澤也。”如“油膏”“香澤”是人們最常使用的護髮產品。使用這些產品的主要目的是讓頭髮更加光滑,從而更好地梳髮髻。不僅如此,有些人還會使用髮油來潤澤頭髮,留下香味,這些護髮產品一般是以植物或香料爲原料製成的。

在古代,人們染髮時使用的材料大多是純天然的,沒有各種各樣的化學添加劑,其中最常使用的就是米汁、皂莢、木槿葉。東晉時期,煉丹士、醫學家葛洪編寫的《肘後備急方》中就記載了兩種植物染髮配方,其一:“醋漿煮豆,漆之,黑如漆色。”意思是,將黑豆加入米醋中浸泡,再用小火將其煮成黏稠狀,過濾掉殘渣之後就成了一種染髮膏。這種染髮配方在隋煬帝后宮被廣泛使用。其二:“先洗鬚髮令淨,取鍛石,胡粉,分等。漿和溫,夕臥塗訖。用油衣包裹,明日洗去,便黑,大佳。”

到了唐朝,染髮逐漸成爲一種潮流。劉禹錫曾經寫過“近來時世輕先輩,好染髭鬚事後生”的詩句,反映了染髮被時人追捧的現象。正因爲市場需求的擴大,許多醫藥學家都加入了研製染髮膏的隊伍中來,如藥王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記載了染髮方法;唐玄宗時期的著名醫學家王燾編寫的《外臺祕要》中也記載了多種染髮配方。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護理頭髮的?又是如何染髮的? 第2張

二.染髮和政治的聯繫

關於染髮和政治之間的聯繫,最典型的例子應該就是王莽了。《漢書·王莽傳》曾記錄:“欲外視自安,乃染其鬚髮。”王莽取代漢朝自立新朝之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於不懂變通,這些政策均遭到了百姓的牴觸。因而導致時局動盪,民間暴亂,各地的暴動頻頻發生。而此時已經六十八歲的他,已然垂暮之年,爲了掩飾自己的“蒼顏”,穩固岌岌可危的王朝,王莽決定將自己的頭髮和鬍子染成黑色,聊以自我安慰,求一個心安。意料之中的是,染髮這種粉飾太平的做法並沒有幫他挽回搖搖欲墜的王朝。

另一個染髮和政治掛鉤的人是寇準。寇準與王莽恰恰相反,爲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穩重老成,從而贏取皇帝的信任,以便早日坐上宰相的位子,寇準選擇將自己的頭髮和鬍鬚染成白色。但無論是選擇將自己的頭髮染成白色還是黑色,他們的目的都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宋明時期,官場染髮成爲潮流。官場的染髮之風之所以興起,主要是因爲那些到了退休年齡卻不想退休,還有升遷之意的官員所帶動起來的。蘇軾就曾寫下詩句“對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須聊自欺。”來諷刺喜歡染髮裝嫩、攀附權貴的小人王廷老。到了明朝,爲了讓自己顯得更加年輕,對自己的官場生涯有所助益,官員們染髮的風潮更甚。甚至連掌管官員任命升遷的吏部的牆壁上,也貼有染髮的“小廣告”,由此可見明朝官員對染髮的需求之大。

在古代古人是如何護理頭髮的?又是如何染髮的? 第3張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沒有頭髮或者頭髮極少的人來說,染髮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事。那麼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事實上,古人早就想好了對策,那就是用假髮!漢代之後,假髮之風也如染髮一樣盛行,人們對假髮的渴求甚至到了一種喪心病狂的地步。相傳西漢有位官員看中了某位平民的一頭秀髮,想剪下來當作自己的假髮,但遭到了當地人的強烈抵制,最終導致該官員被削官的慘痛結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古人對頭髮是十分愛護的,也很願意花時間和精力來打理頭髮。他們的染髮膏,使用烏梅、黑豆等純天然的材料,不僅沒有任何副作用,價格還十分親民。染髮與政治之間絲絲縷縷的聯繫也是格外有趣,讓人禁不住想一探究竟,這也使古代的染髮文化散發着別樣有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