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蜀漢的滅亡離不開這三個奸臣,他們都做過哪些事?

蜀漢的滅亡離不開這三個奸臣,他們都做過哪些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爭霸末期,蜀漢和東吳均被魏國消滅,作爲漢室正統的蜀漢沒能在爭霸中勝出確實可惜。不過蜀漢的滅亡,與三個奸臣有着直接的關係。

這三人分別是陳祗,黃皓,譙周!

陳祗黃皓 ——“蜀中四賢相”身後的狼狽專政者;史稱二人“互相表裏”,“操弄威柄,終致覆國”;小人得志自有得志的道行,忠臣遺恨無不恨在帝王好惡之間與自己傻帽;忠誠忠到讓主子都不舒服的忠臣肯定幹不過奸臣

蜀漢在劉備身後賴有諸葛亮;諸葛亮身後賴有蔣琬、費、董允三個賢相前承後繼,因而得以政治安定。蜀中稱以上四人爲“蜀中四賢相”、“四英”。這是蜀中政治的一大特點,軍人很難參政,也很少軍人兼政治活動家的。雖然有大將姜維是諸葛亮生前選中的軍事接班人,但在諸葛亮身後,姜維始終很難進入這個政權機構的核心層,而是處處受到限制。因爲姜維是一個最後加盟的年輕幹部,在這個政權中沒有任何政治資本。在前三相時代,基本上不得參與政治,也因爲他始終帶兵在外,與魏國在邊地作戰,是蜀國後期的惟一主要將領。

到了最後一個賢相董允時代之前,宦官黃皓就開始努力參與政治。這個黃皓本是一個隨同劉禪一同長大的小宦官。劉禪十分喜歡他,因爲他不但能陪同劉禪玩樂,而且還有點小聰明在後主面前玩弄,史稱其“便辟佞慧,欲自容入”,就是總出一些討後主喜歡的壞主意,以討人喜歡,企圖由此進身於朝政。但此時主政的董允是他往日的老上司,曾是劉禪爲太子時代的太子洗馬,後主即位後董允便任黃門侍郎,總管後宮之事,不久又升遷爲侍中同時兼統皇宮宿衛親兵,對於後主身邊的事一切都由他來做主。後主想擴大後宮嬪妃的編制名額,可是董允卻認爲後宮人數已不少,古代天子宮妃也不過12人而已,不能再召民女入宮。而且處理後宮事務十分嚴厲,連後主都很怕他,史稱“後主益嚴憚之”。因而黃皓更怕他。董允發現這個人開始在後主面前耍奸邀寵,且後主很買他的賬,生怕他把後主引向邪路,便一面勸諫後主正身立國,一面不斷的批評黃皓老給後主出壞主意。因而後主恨死董允了,但又不敢發作。黃皓一看連皇帝都怕他,自己更不敢爲非作歹了,史稱“皓畏允,不敢爲非。”儘管黃皓一心鑽營,後主也總想提拔他,但有董允在他便無法得志,在董允生前,黃皓最高的官職仍不過是一個黃門丞,負責管理各小黃門事務的副職小官,最高相當於一個副處吧。到了陳繼承董允當政後,這小子便成了氣候。

蜀漢的滅亡離不開這三個奸臣,他們都做過哪些事?

這個陳祗,字奉宗,汝南人。是蜀中舊臣許靖哥哥的外孫子,但由於少年時代便成爲孤兒,所以在許靖家長大。這許靖也是劉備時代的重臣,而且十分有名望於朝野,因而也使陳從小就有與蜀漢政權上層人物接觸的機會,這是他得以進身入主朝政得天獨厚的一個政治條件,也是一個很高的政治起點。都說英雄不問出身,但出身的高低在同等的條件下卻能決定一個人升遷的速度。這就如同長在高山上的小草的地位不用任何努力,就比山溝裏的百年大樹還要高是一樣的道理,正是“地位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再加上此人很有一點歪才,因而“弱冠知名”,被任命爲蜀漢政權組織部門的郎官——選曹郎,相當於國家人事部門的處長。由於此人一方面擁有許多小技藝,又通數術,很能胡說八道,一方面人又長得很有威儀很嚴厲,因而竟爲當朝首輔大將軍、尚書令費所賞識,再加上費與許靖都是劉漳時代同殿稱臣的舊友,因而竟然破格提拔他接任升遷了的董允爲內侍,去服侍後主。這不僅對他是一個破格提拔,而且使他有了接近皇帝,爲皇帝直接服務參與機密的機會。就像領導的近身參謀生活祕書一樣沒有不提拔的道理。史家認爲這是費一生的一個最大失誤。陳這等人就像是一葉乾菜,一旦讓他進入水中就可以迅速膨脹爲青枝綠葉。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青麻菜掉尿罐子裏頭,一下就支楞起來的那種人。果然不久便升任尚書,相當於國家辦公廳的司長。等到接任董允爲尚書令的當朝首輔呂去世後,陳又接任了尚書令,成了當朝首輔,並且還兼任侍中直接參與內朝政事,還兼任鎮軍將軍。這時的大將軍姜維雖然官職與班次都列在陳之前,但由於姜維常年統兵在外,很少參與朝政,因而基本上是陳一人專政。史稱“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成爲後主信任的寵臣,什麼事都按後主的意見辦,後主稱他是“柔嘉惟則”,“和義利物”,無非是對後主助紂爲虐,唯命是從而已。因而,後主把陳與董允相比較,對董允更是恨之入骨,史稱“後主追怨允日深”。你以爲你是忠臣,覺得自己在盡職盡責,問心無愧,可是你讓皇帝不高興,你就不如奸臣,這就是爲什麼朝朝有人賣命當忠臣也總有人樂於去當奸臣的根本原因所在。

蜀漢的滅亡離不開這三個奸臣,他們都做過哪些事? 第2張

陳在任內侍期間,便與黃皓搞在了一起,成爲後主的同時寵臣。陳執政後,當然提拔黃皓,兩人狼狽朋比,幹亂朝政。黃皓從董允時代的黃門丞升爲黃門令。也成爲了司局級幹部,但比各部門的部長和將軍還有權勢。成爲了後主的全天候陪同,不論在宮內宮外。可是陳死後,後主卻加他諡號爲忠侯。黃皓雖然終身未得立爲首輔,但卻在陳死後升任爲中常侍、奉車都尉。中常侍是負責內朝議政、顧問帝王的職位;奉車都尉是陪同帝王出行的武官隨從。這兩個職位決定黃皓成爲皇帝朝內朝外的雙重近臣,因而得以宦官寵臣身份在朝專政,以至有阻隔內外上下的本事。那麼,後主對黃皓寵信到何種程度呢?比自己的親兒子還親。後主的同父異母弟魯王劉永十分憎惡黃皓,黃皓見劉永不買他的賬,便時時在後主面前離間他們兄弟,以至於後主竟把劉永流放到外地,且十餘年間不得朝見。

當時,姜維不斷北伐,但軍功並不顯著。黃皓便與右大將軍閆宇在朝內朋比爲奸,兩個人商量想廢掉姜維,由閆宇來執掌兵權。而姜維也十分討厭黃皓的弄權恣意而爲於朝中,便勸後主把他殺掉。但後主卻說:“他不過是個跑腿學舌的小臣,你何必與他一般見識?過去董允對他也恨得咬牙切齒,可我現在也常常恨董允。”姜維碰了一個軟釘子後,才知道這個黃皓的根底在朝中有多深,史稱“維見皓枝附葉連,懼於失言,遜辭而出。”更讓姜維不安的是後主竟然下令黃皓去向姜維表示檢討。姜維一看自己的話後主肯定都告訴了黃皓,很怕是打虎不死反來傷人,因而很是灰心。姜維從此也放棄了與黃皓的對抗,主動要求率軍到沓中屯田,以避內禍,竟然從此一去不回成都,不參與朝政,只管屯田軍事。

後來姜維聞知鍾會等人興兵伐蜀,便馬上致信後主,建議分派張翼、廖化分督諸軍去保衛陽安關口與陰平橋頭,以防備魏軍的突襲。但黃皓竟然把這十萬火急的特級軍事情報與建議壓下不報。後來又請神巫算卦說敵軍不會來攻打蜀國,纔將此事只告訴後主一人。朝中大臣仍一無所知。無論後主、黃皓都將此等軍國大事置諸腦後,自己沒當回事,也不進行朝議,對姜維的建議也置之不理。直到魏兵分三路進犯攻入蜀境,黃皓才啓奏後主派廖化增援姜維於沓中,派張翼、董厥去陽安關口以爲機動援兵。由於軍備忽疏,劉禪又主動請降,終至蜀漢最早在三國中消亡,而且是在實力未受任何毀滅性打擊的情況下投降了。所以史家評論黃皓在朝“操弄威柄,終至覆國”。

鄧艾偷渡陰平入成都後,聽說黃皓是個

陰險的奸臣,便專門下令逮捕入獄準備把他殺掉。但是黃皓卻花重金買通鄧艾左右的人員爲他說情,終免一死。儘管劉禪那樣信任他,但他並不陪同劉禪去洛陽,而是自己逃命去了。

董允以嚴正立朝,威嚴憚主,以至於讓主子終生記恨,值嗎?黃皓以諂邀寵,最後幾乎被敵國殺頭,值嗎?姜維以一個手握重兵的一國元戎,竟然畏懼一個宦官,常年避禍於外而不敢回朝,實不畏一個閹宦而畏其受寵於後主。而後主如此任奸遠賢恨忠,怎能不亡國呢?

譙周 —— 蜀中反劉向魏的地方勢力與“巫神政治文化”的代表者;他爲什麼不怕招禍而力主劉禪降魏?“禪既暗主,周實駑臣”;英雄無用武之地何如舉旗反叛而何須舉劍斫石屈身爲降圖復國 —— 忠臣永遠是不可藥救的

蜀漢政權根本不應亡於鄧艾、鍾會的伐蜀一戰。既不在於黃皓專政的專權誤國,也不在於姜維避禍使首都沒有主力部隊防守,而在於劉禪的下令不抵抗。而劉禪的不抵抗,又緣於蜀中地方政治勢力與政治文化對蜀漢政權的不擁護,而譙周則是這勢力的代言人,直接勸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