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病重去世,享年六十三歲。在此之前,劉備進行了著名的白帝城託孤。白帝城託孤一事,歷來有很大爭議。白帝城託孤劉備的真實想法是什麼?白帝城託孤真的是一場政治作秀嗎?

公元223年3月,瀟瀟暮雨。蒼茫的羣山間騰起的濃霧,將坐落於江北的白帝城籠罩的嚴嚴實實,讓人感覺莫可名狀的壓抑,一如城中那忽明忽暗的行宮。諸葛亮立於城頭,遙望處,永安宮上愁雲黯淡,身後的江水依舊奔流不息。此時,他忽然想起多年前江湖上的那個傳言:“孔明雖得其主,卻不得其時”,如今這時局,不由得令他一聲長嘆。

三年前,東吳襲取荊州,關羽兵敗身死,蜀主劉備聞訊後不顧諸葛亮的勸阻,傾國之兵討伐江東,卻慘敗於陸遜之手。經此一戰,劉備苦心經營的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國力大損,史稱夷陵之戰。時年63歲的劉備悔恨交加,從此臥牀不起,至今已過半年。

荊州已失,人心浮動,當年臥龍崗上那興復漢室的豪言,還能有幾分實現的可能?“丞相請速速入宮,陛下有要事傳奏!”急匆匆趕來宣詔的侍從,打斷了諸葛亮的思緒。從城頭到永安宮,要經過幾個陡坡,這是一段不算遠卻也不算近的行程。途中,諸葛亮詫異的發現,那些此前與他友善的同僚,相逢的剎那間,冷峻的臉上都透露着異樣的神色。

第一個與他對視的是趙雲。雖然身處內廷,他仍然全副戎裝,警覺的握着劍柄,與諸葛亮擦肩而過時,那眼神裏分明透着一絲疑慮和警惕。諸葛亮正欲轉身叫住他,卻見宮內正走出一人,尚書令李嚴。李嚴本是益州牧劉璋賬下的能臣,在蜀地頗有聲名,自劉備入川后對其極爲倚重。在當地人眼中,李嚴無疑是西川集團的核心人物。這個時候,他出入內宮,意欲何爲?

李嚴一臉倨傲的走過來,向諸葛亮拱了拱手,隨後揚長而去。其實,自從吳蜀聯盟在赤壁大敗曹軍後,諸葛亮便愈發看不懂此前那個宅心仁厚的主公了。那個一心要興復漢室的劉皇叔,變得獨斷而剛愎,甚至公然的將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爲劉禪、劉永、劉理,連同那個已經被處死的義子劉封,四字合起來不正是“封禪永理”麼?

如此淺顯的寓意,縱然瞞得住天下,又怎能瞞過他南陽臥龍?一路疑慮間,轉眼即到永安宮外,諸葛亮心神不定,突然傳來口諭:“所有人退下,獨令丞相一人入宮。”室內,燭光昏沉。諸葛亮定睛一看,果然,除了榻上躺着的劉備,空無一人。

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氣氛令人窒息,微風漫過燭光,折射在劉備那張枯黃的老臉上,跳躍的詭影即刻浮在狹小的房間裏,諸葛亮心中不禁一蕩。即便是當年借東風時,他被周瑜以軍令相脅迫,都不曾有今日這樣的不安。劉備睜開了浮腫的雙眼,看着諸葛亮,幽幽的嘆道:“悔不該當初不聽丞相之言,以至於有今日之禍!”諸葛亮頓時伏地請罪。

看着謹小慎微的諸葛亮,劉備嘴角浮現出一抹神祕的笑意,強打起精神,絮絮叨叨的追憶起當年與關張二人三顧茅廬的場景,讚歎諸葛亮神鬼莫測的能耐,囑託他與李嚴盡心輔助幼主,最後又發出人生無常,壯志難籌之類的感慨。

諸葛亮隨聲附和,然而他心中很清楚,這不是此行的目的。他在等待,那個令他困惑了一路的問題。“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的囑託,猶如擊頂的霹靂,令諸葛亮一陣眩暈。

他擡起頭端詳着劉備,那憔悴的臉上依然浮現着真誠。但這樣的囑託,卻是那麼的驚世駭俗。因爲,它已經超出了君王對臣子託孤的範疇。按劉備的囑託,他諸葛亮只負責朝中政務,軍事由尚書令李嚴掌控,沒有一兵一卒的丞相,如何自取?

當初世人皆知他諸葛亮出山只爲匡扶漢室,因此蜀漢的君主唯有姓劉,方能籠絡人心,曹操以大漢丞相之身尚且不敢稱帝,何況他這偏安一隅的諸葛丞相?更何況,如今得知此口諭者,唯有他諸葛亮一人,這種明顯違揹人倫禮制的詔令,若經他之口傳出,世人誰能信服?

諸葛亮覺得頭皮一陣發麻,頓時汗如雨下,他一抹長袖,汗水蟄得眼眶瞬間涕淚交零:“臣怎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定當輔助幼主,死而後已!”言畢,叩首不已。劉備長舒一口氣,不料卻引得一陣大咳,門外兩名孩童聞聲趕來,伏地痛哭。

諸葛亮這才發現,不知何時,劉永和劉理早已在門外等候多時了。隨後,文武衆臣魚貫而入,劉備艱難的起身囑託道:“朕已託孤於丞相,膝下三子均以相父之禮奉於丞相,衆卿萬不可怠慢。”當夜,劉備撒手人寰。諸葛亮這時發現,精於籌劃的他,似乎陷入了另一個局。

在權力交接的關鍵時刻,劉備主動對總攬朝政的諸葛亮許下“君可自取”的政治諾言,出人意料,匪夷所思。歷來帝王託孤,都着眼於穩定新君的法統實力,豈有傳位新君又另許大臣之理?這既招致新君不滿,又使大臣生窺竊神器之心,相互掣肘,後患無窮。劉備如此安排的用意何在呢?

對白帝城託孤之舉,歷來不乏讚美謳歌和險惡忖度。或以爲這是君臣魚水之情,甘以天下相托,或以爲此乃帝王心術,病榻後其實暗藏着刀光劍影。表面上看,白帝城託孤是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對手戲,實際上,舞臺的黑暗中還站着一個人,“君可自取”的驚天之語,其實是對他說的。他是誰?

蜀漢的政治危局

原來,在白帝城託孤中隱而不彰的那個人,是剛剛從地方被召到劉備病榻前加封爲尚書令的蜀中幹才李嚴。正是他和他背後的政治勢力,支撐起了整個蜀漢政局,也可能成爲蜀漢最大的危險。

歷來最高權力交接之所以兇險異常,關鍵就在於權力交接時極易引發內外各方勢力的干預。章武二年夏,猇亭大戰後,蜀軍節節敗退,劉備次年二月託孤,四月病逝,此時三國鬥爭的主線已轉爲吳魏交戰。戰勝的吳國山越不寧,濡須、江陵面臨魏軍極大壓力,自保不暇,已無餘力攻取蜀國。而戰敗的劉備對此也是洞若觀火,於是兩國在戰後當年冬便互相遣使議和,兩國對立實際上已經平息。

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即指出,蜀漢此時之危,不在東吳,而在蕭牆之內。這其實是三國政權共有的問題。魏蜀吳三國均是由一個突出的軍事政治集團在博得地方大族的認可和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曹魏之於中原,孫吳之於江東,蜀漢之於四川,莫不如此。在蜀漢內部,長期以來便潛伏着蜀漢本土勢力和劉備荊州集團的對抗和摩擦,這構成了蜀漢政治的基本主題。

早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已經爲劉備規劃了基本的戰略路線,那就是“跨有荊益”,等待變局便北上逐鹿中原,恢復漢室。隨着荊州丟失、關羽殞命、張飛被害,劉備集團的根本就只剩下益州。然而,對於益州,劉備及其部屬卻是“新人”,是外來者,不得不尊崇並重用本地名士法正、許靖、董和、黃權和李嚴等“舊人”,以安定蜀地百姓將士之心。

然而蜀地本土士人對外來的劉備集團積怨已久,兩方衝突不斷。劉備的義子劉封仗勢欺人,導致了蜀地“舊人”孟達的不滿,叛蜀降魏。爲了平息將士的怨恨,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以謝蜀中“舊人”。

劉備稱帝后所立的皇后,也是蜀地舊主劉璋之兄劉瑁的遺孀吳氏,吳氏之兄吳懿也得到重用,可見劉備爲了安穩蜀中人心所做的努力,也反映出來劉備稱帝的基礎並不穩固。如今軍隊大敗,蜀地人心離散,再加上劉備病危,蜀漢政權已經有動搖的危險。

夷陵之戰前,法正等舊人重臣已經去世,黃權降魏,此時真正能夠代表蜀中勢力的關鍵人物只有李嚴。李嚴本人雖非蜀地世家大族之後,但很早就投奔蜀主劉璋,被任命爲成都令而“有能名”,可見李嚴政治才能出衆,受蜀地士人信賴。歸降劉備後李嚴鎮守地方,數次遇到盜賊起義皆能迅速平定,被封爲輔漢將軍,可見李嚴還是將才。

劉備託孤,以丞相諸葛亮爲正,尚書令李嚴爲副,正副配合,文武相應,既堅持了蜀漢北圖中原的基本國策,又能有效安撫蜀地“舊人”,使新舊各得其所,彼此相安,實在是高明的安排。

君可自取有幾個意思?

實際上,同樣是“託孤”,劉備與當年的孫策有異曲同工之妙。建安五年,孫策遭到仇家刺殺,臨終之前傳位其弟孫權,託孤張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因而有了孫權以張昭爲長史,以周瑜爲中護軍的安排。劉禪即位後以諸葛亮爲丞相,以李嚴爲中都護,如此文武格局,恰與孫吳相同,可見劉備的苦心安排和孫策頗爲相似。

孫策對孫權說“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而劉備給劉禪的遺詔則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這是對新君的基本估量,沒有到讓輔臣決定新君的地步。

所謂“君可自取”,實際上並不是真的要求輔臣未來評判新君,而是極而言之所做的最壞打算,是在內部不穩,不測事端發生之後的終極應對方案,充滿了憂患意識。呂思勉先生讀史至此,也不禁感慨:“勢之所迫,雖聖人將奈之何哉?”

諸葛亮的心領神會

劉備託孤安排諸葛亮和李嚴一正一副的輔政地位,是出於對蜀漢基本政治結構的判斷。所謂的“君可自取”,實際上是當着李嚴的面賦予諸葛亮以特別優待和廢立大權,讓諸葛亮有足夠力量控制同樣輔政又可能滋事的李嚴。如果蜀地本地勢力突然發難,不測事端出現,身爲丞相的諸葛亮都無能無力時,只能登基稱帝,以應急需。

由此可見,劉備的計策是雙重計,既確保了諸葛亮和李嚴兩人相互牽制,更穩定了蜀漢內部荊州集團與益州集團兩大政治勢力的基本關係。“君可自取”的政治許諾在虛實之間,諸葛亮與李嚴如果同心輔政,相互牽制,則沒有“君可自取”的機會。一旦李嚴聯合蜀地舊黨滋事,一發不可收拾,諸葛亮就不得不站到前臺,“自取帝位”,應對可能的一切事端。

諸葛亮對劉備的安排心領神會,相當默契,證明了劉備臨終安排的成功。李嚴曾經勸諸葛亮加九錫,進爵爲王。自王莽篡漢以來,加九錫已經成爲人臣篡位稱帝的必經之路,曹操正是加九錫進爵爲王,才招來了天下紛紜。李嚴對諸葛亮如此勸告乃是非常之言,是極爲大膽的政治試探。

對李嚴的試探,諸葛亮大膽地回信說“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諸葛亮不顧君臣大忌和僭越之嫌,慷慨陳詞,正挑明瞭諸葛亮和李嚴同受託孤的政治局面。

正是有劉備鄭重其事地做了政治託付,諸葛亮在李嚴的試探面前才能不拘泥於君臣名分。李嚴試探,基於劉備之語,諸葛亮迴應,同樣是基於劉備安排,兩人彼此都心領神會。

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劉備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第2張

通觀三國大勢,漢家更命,黃天當立的政治預言已經深入人心。曹丕登基,建元黃初,孫權登基,建元黃武,只有蜀漢一直堅持着恢復漢室的政治口號,不得不通過北伐彰顯着自己的政治正當性,這是劉備跟諸葛亮的“既定國策”,也是劉備不惜以天下託付給諸葛亮的根本因素。在蜀漢鄭權中,質疑“北伐”路線的人,就站在了蜀漢意識形態的對立面,這也是日後諸葛亮貶斥李嚴的原因。

李嚴遭到貶斥,做爲土著的蜀漢士人離心離德,其中有一人,就是日後撰寫《三國志》的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的結尾,陳壽感慨道:“連年動衆,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位來自蜀國的史官,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卻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聯想到劉備白帝託孤的無奈和蜀漢國運的衰敗,不禁令後人生出無限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