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戰國最強大的國家不是秦國,爲何卻是秦國統一呢?

戰國最強大的國家不是秦國,爲何卻是秦國統一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7.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秦國一統天下之前並不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大的?

戰國最強大的國家不是秦國,爲何卻是秦國統一呢?

在戰國中期,由於地處西部偏遠地區,生存環境較爲惡劣,再加上之前的政治動盪,所以秦國一直以來都是積貧積弱。但是他的鄰國,魏國由於早期的李悝變法,整個國家實力非常的強勁,在軍事上,大魏武卒傲視羣雄,更是有龐涓這樣的厲害人物。所以在那個時候,秦國是非常不好過的,更是被魏國侵佔了河西地區,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一輩子都想收復河西,但都以失敗告終。

秦孝公即位後,決心要改變自己國家貧窮落後的現狀,便廣招天下人才,實行變法,這個時候,出身衛國的商鞅便帶着雄心壯志來到了秦國。並深得秦孝公的器重,便開始了歷史上最爲著名的商鞅變法。但是自古以來,改革總是受到內部阻力的,商鞅的變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秦國內部舊貴族勢力的阻止,尤其是甘龍、杜摯等人更是百般刁難。但是秦孝公的改革之心同樣也是不可阻擋的,爲了變法的順利,他不惜放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太子贏駟,更是全力的支持商鞅,拜其爲大良造。

當然改革的成效是顯而易見的,秦國的國家實力迅速強大起來,百姓不再懶散、軍隊戰鬥力得到了提升,整個秦國上下都有了不一樣的氣象。在與魏軍的數次大戰中,秦軍都獲得了大勝,這也讓秦孝公看到了收復河西之地的希望。但是天不假年,一生致力於秦國強大的秦孝公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但是他也無憾了,因爲他知道,秦國的強大已經不可阻擋。在他之後,他的子孫後代將面對着一個無比壯闊的前景。那將會是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

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贏駟即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秦惠文王,在他之前,秦國的國君都是公的稱號,到了他這裏變成了王,這是因爲在周朝的歷史時期,對於諸侯國的等級有着非常嚴格的制度,有公、侯、伯、子、男等,在分封初期的時候,往往根據和周王室血緣的親近來確定各個諸侯國的爵位等級,但是到了後期,周王室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時的諸侯國也強大了起來,一些實力較強,但是級別太低的國君不再滿足自己的爵位,便自立爲王,像齊國、楚國、魏國等都先後稱王,即位不久的嬴駟也稱了王。

但是儘管諸侯國稱王都已經成爲了潮流,但是周天子依然是天下共主,各國之間在名義上還是要服從他的統治。秦惠文王即位後,一些就貴族勢力便立刻瘋狂的反撲,準備破壞秦國的變法。但是此時的嬴駟已經不是昔日的莽撞少年了,經過幾年的上山下鄉,他已經變得非常成熟,他也深切明白,變法是秦國強大的保證,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但是此時剛剛即位的他,影響力還是過於薄弱,還沒有到達和秦國宗室抗衡的實力,所以面對兩難的選擇,他只能做出犧牲商鞅的決定。

一代改革之臣被五馬分屍,就此隕落,但是他的變法將會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漸漸掌控秦國的秦惠文王,在軍事上,開始大規模的擴充秦國的領地,東進攻魏,徹底收復了被魏國盤踞多年的河西之地,可以說是了卻了三代秦君的夙願,往南更是滅亡了蜀國,大敗了楚國。在西北方向,攻打義渠,使其俯首稱臣,徹底解決了秦國的後顧之憂,並擁有了大量的優良牧場。

在政治上,他兩次任用戰國第一嘴炮張儀爲相。對各個諸侯國的關係採用了遠交近攻的方針,破壞了他們聯盟攻秦的陣營。這都使得秦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但是可惜的是,秦惠文王也不是非常長命,僅僅45歲,便崩逝於咸陽。在他死後,他的兒子贏蕩即位,這就是著名的大力士秦武王,這哥們實在是厲害,厲害到可以徒手把鼎給舉起來,但是也是把自己活活玩死,在位僅僅三年,便追隨他的父王而去。

由於秦武王沒有子嗣,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贏蕩的弟弟嬴稷登基爲王,這就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秦昭襄王。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可以說是秦國歷代君主中,非常有作爲的一位,如果說秦國的崛起自秦孝公開始,那麼到了秦昭襄王的時代,秦國就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在軍事上,對趙國、魏國、楚國更是鯨吞蠶食。

在這期間,最慘的就是趙國,趙國的實力在當時還是算是比較雄厚的,也是有着一大批的人才,像青年將軍趙括自幼熟讀兵書,通曉軍事理論,如果能從一些戰爭中多多磨練自己,還是有着成爲一名優秀軍事家的可能。但是沒想到,他一出來就指揮了戰國時期陣勢最大的一場戰爭,長平之戰。更爲要命的是,趙括的對手是戰神白起,結果自然可想而知,趙國大敗。

而且白起人屠的稱號不是白來的,將45萬趙軍幾乎全部幹掉,這幾乎滅亡了整個趙國,因爲在古代,人口數量的多少就意味着國家和軍事實力的強弱。所以當時的白起肯定也沒有任何的選擇,只能狠下心來,做了一回千古的惡人。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之後,秦國統一天下,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在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滅亡了東周,結束了這個朝代約800年的壽命,這也從名義上宣佈,秦國要奪得天下的決心。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此時東方楚國一個卑微的地方,有一個卑微的家庭,在秦王滅亡東周的這一年,出生了一個卑微的小孩,因爲他太卑微了,所以家裏人也就隨便起了一個名字,因爲排行老三,所以就叫劉三兒,只不過後來才改了一個名字叫做劉邦。這是一個在幾十年後,親手埋葬大秦王朝的人。

但爲何明明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前,很長一算時間處於落後狀態,確能成爲最後的贏家?

首先從地理位置來看。秦國位處於今天的陝西,在今天在它可算是內陸中部城市,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明明白白的邊疆小國。遠處於華夏大家庭之西,孤立於其他各國之外。“向東不能出崤函,爭南不能及巴蜀”,秦當時就是未開化的蠻邦,文化落後不必說,窮更不用說,而自然的,一窮就會被別人欺負。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只有真正受過窮捱過打的人才會對力爭上游那麼渴望,正是對成功的渴望,在後來短短一百年的時間裏,秦國的發展就像是打了強心針,通過改革,迅速超越中原各國,一躍而成爲強國。

其次,列強環立的國際環境。

春秋無義戰,這是一個強者爲王的時代,誰強誰就是老大,誰強誰就是規則的制定者,誰強誰就是世界的主宰,在之前,秦國採用的戰略一直是龜縮戰略,韜光養晦守着一點小小的土地,憋屈的活着。但即使如此,你不爭不代表別人不爭,你妥協不代表別人跟你一樣不再攻擊,你示弱不代表別人就能學會尊重,這個世界往往是你越示弱別人越覺得你好欺負,你越不爭別人越得寸進尺,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秦國的國際形勢很不樂觀,沿着北、東、南三個方向畫一個半圓圈,就會發現,在它的周邊,已經形成了一個“包圍圈”。人不自救天也不救。而在此時,崤山以東的各國,都已經在爭相改革了。

魏國,領先秦國五十多年,“李悝變法”讓魏國一躍成爲強國,侵吞秦國在河西的大片土地,將秦國逼入關中,使得“秦兵不敢東向”。楚國,領先秦國三十多年,“吳起變法”,闢地千里,帶甲百萬,南方的大片土地歸入楚國勢力範圍。韓國,也開始變法圖強,“內修政教,外應諸侯”,韓國還製造出了當時最先進的兵器,“天下之寶劍韓爲衆”。齊國則是老牌王國了,早在管仲時期就已稱霸中原,經濟繁榮,商業發達。

其他幾國要麼通過改革發展實力,要麼是早就稱霸的老牌王國,這種國家形勢下,此時的秦國周邊環強林立如狼似虎。再不變,等待它的命運只能是被吃的渣子都不剩。

第三,爲生存不得不改革。

若不是生活所迫,誰會如此折騰?秦國的君臣知道,再不想招就只有等死了,改革,只有改革,不改革就都得死,於是秦朝也開始變法,在改革之前,秦朝君臣也爲是否變法有過大爭論,雙方代表分別是改革主力商鞅和朝堂元老甘龍、杜摯等人,很明顯這是希望改革的平民與代表既得利益階層的貴族的一場利益之爭,最終商鞅獲勝,這或許與秦國世代皆窮,即使是貴族雖是既得利益者也是根基未深的緣故,這同時也是與其他幾國相比,秦國的改革爲何最爲成功的原因之一。

戰國最強大的國家不是秦國,爲何卻是秦國統一呢? 第2張

第四,彰顯公平的激勵機制

一個社會最能調動積極性的便是公平和正義,每個人的公平得到了保障,尊嚴與生命財產得到保障,尊重人才,尊重努力,這樣的社會很難不欣欣向榮,秦國落後太久,深刻知道這種激勵機制對人才的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軍公爵制,雖然現在看來有些殘忍,但在當時對那些想要改變命運的青年來說卻是最好的機會,衆所周知,在周朝是世卿世祿,貴族的子子孫孫都是貴族,資質再差也能過好日子,拿着高薪住着豪宅開好車,而平民的孩子永遠是平民,不管有多聰明也改變不了命運,但軍公爵制將這一現象打破。

唐朝人編寫的制度彙編《通典》寫得很詳細:“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勞,二十徹侯,十九關內侯,十八大庶長,十七駟車庶長,十六大上造,十五少上造,十四右更,十三中更,十二左更,十一右庶長,十左庶長,九五大夫,八公乘,七公大夫,六官大夫,五大夫,四不更,三簪梟,二上造,一公士。”

新兵入伍,上戰場殺敵一名把人頭砍下來交給國家,戰後論功您就會封爲公士。殺敵兩名,交給國家兩顆人頭,戰後論功,您就會封爲上造。總而言之,您上交給國家幾顆腦袋,國家就回報您幾級爵位。關於這一點,秦國政治家商鞅老師在《商君書·境內篇》中有一個經典總結:“斬一首者,爵一級……斬二首者,爵二級。”一顆人頭換一級爵位,可以想象秦朝士兵隨時手提人頭的場面……作戰越勇猛殺的人越多你的爵位越高,這樣的激勵制度一下調動出士兵的戰鬥力,秦國軍隊的戰鬥力一下震響環宇,這也是秦國最後能統一六國的很重要的因素,畢竟這是戰爭,在冷兵器時代,不管有多強的經濟實力,還是需要人真刀真槍的赤膊肉拼。

第五,對理想國的熱烈嚮往

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新社會新時代,想改變命運的人憋屈太久,秦朝君臣彷彿以一種大洗牌的魄力,要將社會上所有的不公革除,給那些渴望機會的人以機會,最終結果如何不論,但在當時他給了需要機會的人希望,因此,自然而然吸引了很多有識之士,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紛紛投奔秦國,並死心塌地的幫助秦國對付自己的母國,商鞅、李斯等都不是秦國人,但他們爲了一個共同的理想而來到了秦國。所以,人類最強大的武器其實是理想,對理想社會的熱烈渴望,可以讓一切消失於無形。最終,這一理想幫助秦國從一個弱小的“鄉巴佬”一躍而成爲世界的老大,是奇蹟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