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多鐸在揚州殺紅了眼,多爾袞對他下了什麼命令?

多鐸在揚州殺紅了眼,多爾袞對他下了什麼命令?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多鐸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清朝入關,是件籌謀了很久的事,久到他的政權在進入中原之前只經歷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代人,而這兩代人都爲達成這個目的廢寢忘食——

1644年,滿 蒙軍隊由盛京出發,準備跨過山海關,直入北京。時年,後金首領皇太極已經亡故,坐在皇位的是年僅六歲的福臨,即順治,而真正帶領八旗的人是睿親王多爾袞,以及他的同胞兄弟阿濟格、多鐸。

這次大軍向中原進發,特意保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仍舊囤積在故都以備不時之需。行至中途時,忽然得到消息:李自成的大順部隊已經率先攻進皇城,而大明的崇禎皇帝自縊煤山。情況的突變並沒有令多爾袞亂了陣腳,他快速調整策略,由攻打大明變成討伐李自成。

多鐸在揚州殺紅了眼,多爾袞對他下了什麼命令?

就這樣,明明是外敵入侵,一打上“正義之師”的旗號,接下來的步伐就順利的多,明末將領有的見國家已亡,又不想投降大順的,也就順勢歸順了清軍,當然這是少數,但有個吳三桂足矣。

吳三桂的投降對清軍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同年四月份,由吳三桂與多爾袞兩面夾擊匯合了約十八萬騎兵在山海關外大敗李自成,不久對方棄城逃走。在這場戰役裏,多爾袞還使了一計:先讓吳三桂的明軍與李自成血戰,清軍坐山觀虎鬥,就在雙方陷入膠着,疲敝不堪時,多爾袞領着一直精銳部隊加入戰鬥,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吳三桂也死傷慘重。

進入北京,只是大清萬里征程的第一步,剩下更加艱鉅的任務是追擊反軍,平定全國。爲此,多爾袞派出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多鐸。

多鐸在揚州殺紅了眼,多爾袞對他下了什麼命令? 第2張

多鐸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母親與多爾袞的母親爲同一人,即大妃阿巴亥。努爾哈赤去世時,多鐸年僅12歲,尚不是一旗之主。不久之後,阿巴亥被迫殉葬,因此多爾袞對於他來說是如同父母的存在,情誼更是比一般兄弟深了數倍。多爾袞掌權後,多鐸與阿濟格成了左膀右臂,征戰沙場,立功立威,不在話下。

1645年,明末將領史可法被清軍打的潰敗揚州,多鐸率軍從亳州,徐州兩路夾擊,將揚州圍得水泄不通。史可法急忙寫信給南明政權請求援兵,然 未得回信。多爾袞遂令多鐸招降,但城中無論百姓還是士兵拒不投降,不出一月,明軍斷水斷糧 儼然成一垂死掙扎的困獸。多鐸率軍殺進揚州,史可法等人皆陣亡,屍身都找不到,多鐸又縱容清軍屠城,老百姓死傷無數,因爲太過慘痛,連續十日之久,這件事被歷史稱爲揚州十日。

多鐸在揚州殺紅了眼,多爾袞對他下了什麼命令? 第3張

然而,越是屠殺老百姓就越是反抗,這是自古以來開國帝王的大忌。劉邦想到了這一層,所以約法三章,以安民心,有的暴君不在乎平民,最後終被推翻。多爾袞深知其中厲害,況且當時他手中能夠支配的士兵不過20萬,長久耗在揚州,不利於南方統一。有人唱紅臉,就要有人唱白臉,就在僵持不下之際,多爾袞做出一個決定:將多鐸撤回,換上漢人降將洪承疇。

洪承疇,福建泉州人,萬曆年間中過進士,從此走上仕途。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頻頻爆發,他因爲鎮壓有功而升任巡撫、陝西總督。1642年,皇太極在鬆錦會戰中大敗明軍,徹底扭轉局勢,洪承疇也被俘虜,從那以後開始爲清朝做事。

多爾袞派洪承疇前去南方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因爲他是漢人,又曾經是明朝的重臣,所以與老百姓更有共鳴。利用他的同理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安撫揚州軍民。果不其然,洪承疇到達現場之後,沒幾日就有收效,老百姓的反抗聲音沒有那麼大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多爾袞是個出色的軍事家,還與孝莊有些香豔的緋聞,殊不知,他還是個大政治家,深諳人心。就說臨陣將多鐸撤回,做的恰到好處。清軍在揚州殺了那麼多人,如果多鐸還待在那裏,估計要不了多久,整個南方就要起來反抗。到那時候,清軍恐怕剛剛入關,就要出關了吧。

後記:多鐸下場不太好,英年早逝,只活了36歲,死於天花。不過即便他活下來了,多爾袞死後,順治也未必會善待他,畢竟順治把多爾袞的墳都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