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周文王統治前期,周國的國力又是如何逐漸強大?

在周文王統治前期,周國的國力又是如何逐漸強大?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周文王姬昌在位時期,周國國力逐漸強大,已爲滅商奠定了基礎。要知道,周國在當時已是“天下三分,其二歸周”了。等姬昌崩逝後,次子姬發繼位,史稱周武王。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姬發對內重用賢良,繼續以姜太公(即姜尚)爲軍師,並用弟弟周公旦爲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合更多諸侯國,壯大力量。武王審時度勢,積極爲滅商準備條件,等待時機。爲便於進攻商都朝歌,周武王在灃水東岸建立新都鎬京(今西安)。

在周文王統治前期,周國的國力又是如何逐漸強大?

周的先祖的經營,積極的措施促進周領地的繁榮,吸納了賢才。牧野之戰,1046年,周武王和商辛,武王勝,周立。周武王1046陽城,鞏固統治,建立完善的統治網絡.

周朝(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亦爲“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近一百年,問題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周朝分爲“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西岐)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成王五年營建東都成周洛邑;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爲東周。

每一個王朝,都要遵循興衰更迭的規律,商朝也不例外。在其統治前期,四方蠻夷盡皆臣服,王師所至,所向披靡。然盛極而衰,在王朝的後半段中,商朝就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首先是四方蠻夷的侵擾,商朝的邊境開始叛亂不斷。其次是軍事人才的匱乏,以至於在商朝中後期,已經需要女性參與戰爭,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商王武丁妻子婦好,曾擔任過商朝軍隊的統帥。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帝國軍隊戰鬥力的整體下降,關於這點很多人或許會有疑問,其實不難理解。一個文明越發達,社會生活越穩定,百姓參與戰爭的潛在成本就越大,畢竟誰願放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去參與一場隨時能丟掉性命的戰爭?於是乎商朝開始尋找能代替自己打仗的“打手”,這時一個位於陝西西部的部落進入了商王武乙的眼中。

在周文王統治前期,周國的國力又是如何逐漸強大? 第2張

根據戰國文獻《竹書紀年》中記載,武乙在位的第34年,他用“地三十里,玉十鈺,馬八匹”,招募了這個部落的首領季歷。這位季歷,很多人或許不熟悉,但他的兒子和孫子就很有名了,便是後來的周文王和周武王。話說季歷幹起活來還是十分漂亮的,憑藉部族的英勇善戰,很快就平定了商朝周邊的叛亂。但商朝很快就發現這個新興部落已經成了心腹之患,季歷的周部落也發現商朝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強大,於是蜜月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到了商紂王時期,當時的周文王就一度被囚禁在了商朝,商關係幾乎徹底破裂。由於當時的周部落已經發展爲西部部落聯盟的首領,所以即使是商王,也開始忌憚殺掉周文王的後果,只能囚而不殺,但這畢竟不是辦法,最後無奈還是將周文王放虎歸山。做出這個決定也是沒有辦法,因爲當時商朝的邊境又開始不安分起來,邊境不穩,紂王不得不放下內部矛盾,轉而率軍對外抵抗侵略。

但就在商朝內部空虛之際,姜子牙輔佐周武王開啓了伐紂之戰。商朝腹背受敵,千里奔襲,而周朝聯軍則是以逸待勞,結果商朝軍隊雖然在數量上佔優勢,仍在牧野之戰中一敗塗地,商紂王也因此自焚於鹿臺。看完周代商的故事,給我們的啓示又是什麼呢?不外乎從商朝的失敗總結出一個道理:“攘外必先安內。”只可惜後世帝王對此刻骨銘心,卻又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