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武則天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爲何又還政於李唐呢?

武則天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爲何又還政於李唐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則天是李世民的才人,李治的皇后。她曾經協助高宗處理軍國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在六十七歲時登上帝位,改國號爲周,成爲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後執政近半個世紀,可就在武則天臨終之時,她還是把李氏的江山重新歸還了,結束了長達15年的皇位之爭。

武則天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爲何又還政於李唐呢?

我中華悠悠五千年,放眼望去大多時代都是由“男人”掌控天下,而“女人”的社會地位相對低下,甚至根本沒有接觸政治的機會,但是“武則天”卻是個例外;雖然歷史上也曾出現了呂雉、慈禧這樣強勢的女人,但終究沒有一個女人敢像“武則天”一樣自立爲皇的。雖然“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性皇帝,但她在歷史上的功績卻似毫不遜色於任何一位男性皇帝;奇怪的是,“武則天”好不容易奪得李唐天下,最終卻沒把皇位傳給武氏一族,反而“還政於李”,這一行爲是不是有點傻?

武則天可不單單是一位女性皇帝這麼簡單,在她當政期間雖不至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但國泰民安,政治清明絕對是合格的。就算是臨死前也沒像其他自吹自擂的皇帝一樣將自己所謂的“豐功偉績”刻成碑文傳於後世,武則天墓前只是一塊光禿禿的石碑,上無一字,因此後世稱之爲“無字碑”。或許正是這塊“無字碑”的獨特才引得後世對武則天產生了諸多猜測,更有甚者還把她的死描述成神祕莫測的非自然現象;傳說後世有賊盜其墓,動土則電閃雷鳴,放棄則雲開雨散等等,又給這位“女皇”蒙上了一層神祕面紗

其實“武則天”帶給後人的最大謎團不是別的原因,而是她半生爭權奪勢,甚至不惜將自己的骨肉宗親殺死,好不容易67歲登基爲帝,卻爲何又最終放棄傳位與“武氏”,反而又“還政與李”?關於這點衆說紛紜,有人說情勢所逼,有人說她晚年時分已經是兵臨城下,也有人說她是老糊塗了;但不管怎麼說,武則天最終沒有以皇帝的身份安排身後事,而是仍以皇后身份,只不過諡號爲“大聖”進入李唐宗廟。仔細想來,武則天將天下還給李氏後人並不是傻,相反正好反映出了她的智慧。

首先第一點,自黃帝開始,歷朝歷代的政權統治者都是男人,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她一代人就能扭轉改變的;況且唐朝自李世民開始就有李唐盛世之說,這就促使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有着思念舊唐的心結。如果此時武則天仍舊一意孤行將權利交給自己的武氏宗親,那無疑犯了衆怒,“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她在統治期間就已經領教過了,來硬的恐怕她死後連葬身之地都沒有。

第二點,武則天當政期間可以做到國泰民安,但是縱觀朝野上下,能堪大用的“武氏”重臣又有幾人?這就很明顯的反映出一個問題,即便是強行傳位給自己的“武氏”宗親,他們一樣沒能力固守武則天辛苦打拼下的江山;守不住江山就必然兵戎相見,而“武氏”也必敗無疑,到那時“武則天”雖早死多時,可萬載罵名是一定躲不掉的,搞不好整個“武氏”家族都會被連根拔起。到那時“武則天”不僅在李唐後人面前揹負千秋罵名,甚至在自己“武氏”人眼中也是個罪人;與其裏外不是人,倒不如留其美名還政與李,也免了百姓的刀兵之苦。

第三點,還有諸如狄仁傑這樣的重臣挾持。說起狄仁傑總給人一副斷案如神的樣子,其實他還是李唐舊臣,除他之外還有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姚崇的重臣;這些人不僅是心向李唐的舊臣,還是武則天時期的中興名臣,其中尤以狄仁傑勸說武則天還政最爲知名。試想,有這些心向李唐的重臣把持朝綱,武則天就是有心不還政權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說白了,只要晚年的武則天流露出半點非分之想,恐怕到時她連軍隊都難以調動。

那麼繼承人最後爲什麼會選擇李顯呢?首先當時武則天已經決定把皇位傳給兒子,李顯的身份可以肯定,他是武則天的兒子;其次,李顯早早的就在權力的核心之外,並沒有什麼實權,即使登基,也不會破壞武則天早已佈置好的權力格局。

武則天執政時期,首當其衝的就是以武三思作爲領軍的武氏集團,排在第二的是代表李氏家族的李旦,最後則是太平公主所擁有的兩者混合的勢力。

這是一個平衡的政治格局,既能讓李家天下平穩也能讓武氏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可是在權力的面前,任何人都難以把控。太子李重俊拼死一搏,直接把武氏一族給打趴下了。這讓原本的佈局出現了崩塌之勢,就連太平公主手中的勢力也是被剷除了。等待了多年,李氏的江山最終又盡數歸還,實現了李家的大一統。

武則天好不容易登上皇位,爲何又還政於李唐呢? 第2張

對於武則天,有人褒貶,有人讚賞。貶的是她在位期間對李氏的打壓,讓武氏風光無限,讚的是武則天在執政時期所表現出來的魄力,這是一個女子很難做到的。而她臨死了,還給後人留下了一座無字碑。功過由後人來說,這也是武則天的高明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