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隋煬帝楊廣都做了那些改革?各有什麼利弊呢?

隋煬帝楊廣都做了那些改革?各有什麼利弊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短命王朝中隋朝首當其衝,隋朝的滅亡就是與隋煬帝的濫用民力,急功近利而有關。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開皇之治下的大隋王朝

1、隋朝的建立

在公元578年,北齊皇帝昏庸無度,不理朝政,在自己當政幾個月之後就將大位讓給了自己的太子。而當時北齊帝國實際有權力的人也就是左相、督察、剩下一個就是楊堅了。經過幾年時間的準備,他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就迫使小皇帝退位,自己建立新的王朝-隋朝,將都城遷至大興,成爲隋朝的開國皇帝。

2、實施一系列策略穩固統治

這次王朝的更替,只是上層統治階級權力的交接而已,並沒有影響到下層的百姓,一夜之間他們國家的皇帝就換了人。而這種沒有戰亂的王朝更替,北方富庶的經濟基礎並沒有遭到破壞,百姓仍然安居樂業。

楊堅也知道自己這麼輕易取代了北齊,並不能使天下人所信服,於是他就制定一系列的策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開始先推行儒學,儒學在東晉南北朝時期對少數民族和漢族的相互融合起到了積極作用。

雖然在文化領域,它不是佔據特別重要的位置,但此時它已經成爲統治者的一種政治工具。隨即楊堅就開創了科舉制,而考試的範圍也就是儒學,儒學也因此而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地位,徹底紮根於人們心中。

隋煬帝楊廣都做了那些改革?各有什麼利弊呢?

然後他又推行了均田制和賞罰分明的制度,隋朝在剛剛建國時,通過科舉制打破了曾經沿襲中國數百年之久的舉薦制的侷限性,使許多寒門子弟也能夠出官入仕,還將全國人口普及調查的權力收到了中央手裏。

使大批的青壯勞力從地主手裏搶回來爲國家服務。還削弱了曾經嚴酷的刑法,使國內的青壯勞力短時間暴增,大量的土地得到耕種,經濟不斷增長,國家的財政收入也隨之增加。

3、糧食富足

而在隋煬帝在位時,他依舊使用父親所留下來的制度,慢慢的隋朝成爲一個非常富裕而強大的王朝。而他的富裕又不是嘴上說說的,最大的體現就是它的糧食儲量。在隋朝末期,經歷了農民起義,各個割據軍閥相互爭鬥,隋朝的糧倉所遺留的糧食還沒有吃完,到了唐太宗時期才徹底使用完。

二、國富民窮還窮兵黷武致使國家滅亡

1、糧食富足卻不振濟災民

大部分人認爲隋煬帝不惜國力,大規模建設各種基礎設施,窮兵黷武才使這個強大的帝國所積累的財富消耗殆盡,最終不堪重負而倒下。但根據數據顯示,在唐朝初期時,隋朝所積累的財富還在唐朝的建設時派上了用場,所以隋朝的滅亡並不是隋煬帝將國力揮霍一空而導致這個龐大的帝國滅亡。

根據前面所提到的內容,我們可以瞭解到隋朝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富足的糧食,但是國家的富有和百姓的富有是兩碼事。國家的富有是依靠青壯勞力在生產中所積累的財富,注重於經濟制度的更新,統治者的正確策略。

而百姓的生活條件一旦變好,隋朝就大肆的對百姓收取稅收。據歷史記載,公元594年,關中地區是大旱之年,地裏顆粒無收而導致百姓餓死成千上萬的人,而當時在長平周圍的糧倉裏存儲着大量的糧食,可是隋朝面對於快要餓死的百姓並沒有選擇賑濟災民,由此失去了民心。

3、三徵高句麗

在隋煬帝的統治後期,爲了自己的面子三徵高句麗,想要將他從自己的附屬國變成自己的領土,當然結果我們都知道,都是大敗而歸,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隋朝元氣大傷。

而正是由於三次遠征的戰爭,在山東等地招募大量的勞動力參軍,卻沒有幾人能夠返回,使這兩個地方的勞動力大量減少,而賦稅卻沒減少,百姓的日子過得越來越難,這也是農民造反首先在山東等地爆發的原因。

不僅如此,在修建京杭大運河時,因爲自己急功近利的性格特點不斷縮短工期,大量徵收民夫,是運河兩岸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隋朝統治者得急於建功和不惜民力想法壓的百姓喘不上氣來,也是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但總的來說,隋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因爲在統治期間不斷地對百姓加重賦稅。在爆發農民起義時,隋煬帝更是不屑一顧,因爲他們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即使是手下的將領也跟着發生叛亂,他仍不思悔改。

認爲這只是他成爲名留千古的皇帝路途上的小插曲而已,這些並不能影響他的統治地位。事實上他的想法並沒有錯,這些農民起義軍確實不會動搖他的統治根基,但是他忘了皇帝的統治是需要民心支持的,如今天下民心盡失,他這皇帝自然也就做不長了。

隋煬帝楊廣都做了那些改革?各有什麼利弊呢? 第2張

回頭展望一下,周朝隋朝,唐朝三個王朝的不斷更替,我們就可以看出帝國的統治者只是在北周時期的貴族中不斷變化。所以有人稱爲這幾次王朝的更替不過是貴族手中轉換權力而已,但是一個王朝如果想長久下來,那就要使天下的百姓吃飽穿暖,順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得民心者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