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楓橋夜泊》爲張繼帶來了什麼?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楓橋夜泊》爲張繼帶來了什麼?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繼,字懿孫,唐代詩人,他的生卒年與生平事蹟均不詳,要是千古絕唱《楓橋夜泊》沒有流存下來,我們也不會記住他的名字。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一首詩可以成就一個人,沒有《春江花月夜》就沒有張若虛,沒有《題都城南莊》就沒有崔護,同樣,張繼也是如此。

張繼是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他的生平事蹟已大多不可考證。據記載,他在天寶十二年(753年)的進士。張繼爲人清高耿介,在長安求官時就和別人不同,他沒有千方百計地去“干謁”權貴,不去對依靠阿諛逢迎來得到推薦。《唐才子傳》說他:“早振詞名。初來長安,頗矜氣節,有《感懷》詩云:‘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裏,不識五侯門。’”

《楓橋夜泊》爲張繼帶來了什麼?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張繼時刻關心國家命運、百姓疾苦,他看到唐玄宗荒淫誤國,曾寫了一首《華清宮》諷刺他,把他比作了亡國之君陳後主。因爲性情,張繼雖然中了進士,但在後面的銓選中落第,沒有得到官職,只能回到家鄉。安史之亂期間,他一直憂心時局。到了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朝廷收復兩京,張繼被錄用爲員外郎,在徵西府中供差遣,一度棄筆從戎。大曆年間,他入朝擔任了檢校員外郎,最後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的身份擔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

在古代,鹽鐵官員是肥缺,但張繼清廉正直,從不貪污受賄,也不搜刮民財,在當地政聲頗好。可惜,他在洪州任上僅一年多就病逝了,朋友劉長卿寫了一首《哭張員外繼》悼念他,其中有兩句是:“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

張繼有詩集《張祠部詩集》流傳後世,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那首《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爲張繼帶來了什麼?對後世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2張

這首詩是作者在安史之亂期間避亂江南時所寫。一個秋日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下。江南水鄉幽美的夜景,吸引了這位懷着愁思的旅客,他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殘月西墜,烏鳥啼鳴,清霜滿天,江面的幾點漁火似乎更加增添幾分清冷與孤寂。這時,寒山寺的鐘聲打破了半夜的寧靜,詩人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不知歸宿的惆悵也就融在這鐘聲裏了。

因爲這首詩,楓橋和寒山寺都成了著名的古蹟。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代,這首詩的影響都非常大。

據說,唐武宗非常喜愛這首詩,他曾命令京城第一石匠呂天方精心刻制了一塊《楓橋夜泊》詩碑,還說自己昇天之後,要將這塊石碑帶走。於是唐武宗駕崩後,這塊碑作了殉葬品。並且還傳說,武宗在臨死時說:“《楓橋夜泊》詩碑只有朕可以賞析,後人若擅刻詩碑,必遭天譴!”傳說,北宋大學士王珪、明代才子文徵明,還有清代的詩人俞樾都在刻了這首詩的詩碑後去世。人們稱之爲“《楓橋夜泊》詩碑的詛咒”。

當然,這只是傳說,當不得真。上述三人的死亡,都和刻碑沒有關係。倒是到了現代,歷史發生了巧合。1947年,蘇州畫家吳湖帆請國民黨元老張繼也寫刻了一塊《楓橋夜泊》詩碑,現代詩人張繼書寫唐代詩人張繼的詩,在當時被傳爲佳話,但張繼寫了《楓橋夜泊》詩碑後,第二天就與世長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