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什麼是先馬走?在古代急行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什麼是先馬走?在古代急行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其先是我國也是世界起源最早運動文化之一,是長跑運動的重要表現形式。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公元前1046年2月21日,周武王率領大軍來到洛陽孟津,與反商盟軍會師,形成約5萬人的聯軍,然後向朝歌進軍。正常情況,當天會師之後,需要進行一些協商調整,因此應該是會師第二天即22日向朝歌急行軍。

公元前1046年2月26日,聯軍趕到朝歌城外的牧野,佈陣未完就下了雨,後來冒雨完成了佈陣,史稱聯軍共有“六師”。軍事史家推測,大概是三百乘戰車,三千名虎賁爲一個“裝甲師”,爲第一梯隊,其餘四萬多人分爲五個“師”,在後面組成方陣,爲第二梯隊。

什麼是先馬走?在古代急行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到達牧野的第二天清晨,周武王進行誓師,就是《尚書·周書·牧誓》篇內容,講述紂王罪狀與鼓勵戰士們奮戰,尤其指出“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機會只有一次,沒有第二次第三次。當天清晨牧野之戰爆發,紂王奴隸大軍“陣前起義”,周武王攻克朝歌,紂王點火自焚。

孟津位於洛陽,距離朝歌(鶴壁市)大約500裏,周武王22日從孟津出兵,26日抵擋牧野,相當於5天走完500裏,日行百里!顯而易見,周武王深得兵貴神速之精髓,打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閃電戰,在商朝主力攻打東夷、內部空虛之際,出其不意兵臨城下,所以周武王纔會說機會只有一次。

我們都知道,古代道路不暢,陸上行軍依賴人力、畜力,加之數萬人行軍時對隊形、道路、後勤保障等都有很高要求,因此古代中外軍隊日行50裏都算很快了。但周軍日行百里顯然顛覆認知,那麼古代的急行軍到底有多快?

商周的馬其先:與馬車賽跑的步兵

關於商朝步兵的速度,甲骨文中“先馬其海雨”、“馬其先”之類的記載,反映了當時步兵的速度,可謂顛覆了今人的認知。

所謂“馬其先”或“先馬”,顧名思義就是跑在馬前面的人,一般用於開道、偵查等。君主出行或進行戰爭時,在馬拉的車前都會有步兵開道,而當馬車奔跑的時候,這些開道的步兵也要一起奔跑,並保持原有的隊形,馬車跑多遠,步兵就要跑多遠,因此這些步兵的跑步能力就很驚人了。跟隨保護君王的這些步兵,規模可能不會太大,但也絕對不會小,因此商朝有一羣行軍速度驚人的步兵。

在河南偃師屍鄉溝的早商都城遺址中,已發現大路十一條,路面寬約6米,最寬的達10米,道路與城門方位大體對應,構成棋盤式的交通網絡。也就是說,在商朝核心區域內,由於交通狀況良好,商朝馬車不僅速度較快,可能還能持續跑長一段路,“馬其先”們的跑步能力要求應該超出現代人的想象。

什麼是先馬走?在古代急行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第2張

到了西周時期,發生了中國第一場跑步比賽,比古希臘的馬拉松傳說要早了500餘年。周代《令鼎》銘文記載,周昭王在城外舉行田禮結束後,返城途中突然心血來潮,對部下“令”與“奮”說,誰先跑回宮裏就算贏,獎品是“臣十家”,也就是說只要贏了,立即翻身達到大康生活。“令”與“奮”都是馬其先,周昭王讓兩人進行跑步比賽,最終“令”贏得了這場比賽,於是鑄鼎紀念此事。

後來,有一個專屬詞語叫“先馬走”,其實在車馬前開道,就是馬前卒,漢朝的“太子洗馬”中的“洗馬”二字,可能就是先馬的意思,太子出巡時前驅開道,是傳承下來的古禮。

古代的虎賁軍:符合二個硬性條件

關於周朝部隊的行軍速度,通過虎賁一詞也可見端倪。在古代常備的精銳部隊,其中一支就叫虎賁軍,唐代之前,虎賁通常是護衛皇上的禁軍,守衛皇帝的專職軍人,或者是精銳部隊的代稱,姜子牙長子呂伋就曾掌管周成王、周康王時的虎賁軍,《周禮·夏官》:“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那麼,“虎賁”二字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其實,虎賁之“賁”通“奔”,因此意思叫“虎奔”,像虎一樣勇猛有力地奔跑並撲向敵人。戰國吳起的《吳子》中說虎賁選士,只有“有力氣”和“跑得快”這兩個條件,“力輕扛鼎,足輕戎馬”。騎兵出現之前,絕大多數參戰人員都是步行,而由於兵貴神速等軍事需要,所以當時對步兵跑步能力要求比較高,虎賁軍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其他部隊的跑步能力估計也不會太差。

牧野之戰時,周武王有“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即戰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穿戴甲冑的戰士四萬五千人。也就是說,周武王有非常善於奔跑的三千虎賁,甚至比“馬其先”們還要善於奔跑,這一批人作爲前鋒開路,掃清路上的障礙,後面4萬多人緊緊跟隨,在虎賁帶領下整個大軍推進速度非常快。

周朝的急行軍:起步是日行三百里

無論是馬其先,還是虎賁,都表示善於奔跑,但行軍速度究竟有多快呢?不妨看一看春秋戰國時的兩個案例。

什麼是先馬走?在古代急行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第3張

春秋晚期,吳國闔閭練兵時,要求身披鎧甲、手執兵刃,連續奔跑三百里才能停下來休息,《墨子·非攻》載:“古者吳闔閭教七年,奉甲執兵,奔三百里而舍焉。”周代一里大約400餘米,三百里相當於如今的100多公里,三個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呂氏春秋》中說,吳楚之戰時闔閭“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善於奔跑)三千人以爲前陣,與荊戰,五戰五捷,遂有郢。”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吳國士兵善於奔跑,起步就是三百里,或許正是閃電戰瓦解了楚國的防禦陣線。

戰國初期,魏國吳起練兵時,要求魏武卒全副重裝,在半日之內跑完百里,“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這兩則記載說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兵家非常重視行軍速度,達到了“一次三百里,重裝半日一百里”的變態地步。隨着騎兵出現,長途奔襲主要由騎兵實現,於是步兵跑步能力要求有所下降,但在後世還是有所傳承,比如唐代李荃著兵書《太白陰經》中說招募“疾足之士”的標準,就是“返三百里不及夕者”,《宋史·兵志》也把“走躍”能力作爲招募新兵時的重要考覈指標,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明確說:“凡平時各兵,須學趨跑,一氣跑得一里,不氣喘纔好。”當然,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步兵行軍速度又出現一個巔峯,志願軍在朝鮮14小時急行軍145裏,半日跑了三百里,記錄保持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490年希臘與波斯在馬拉松小鎮發生戰爭,最終希臘取得了勝利,派“飛毛腿”菲迪皮茨跑回去報信,當他跑了42.193公里,跑到雅典斷斷續續地說出喜訊之後就累死了,爲了紀念菲迪皮茨,1896年就設立了馬拉松比賽。英雄故事讓人敬佩,但就跑步距離而言,當時無數中國人的確可以秒殺菲迪皮茨。

綜上可見,在商周交替之際,周武王日行百里的行軍速度,可能出乎了紂王意料,以至於沒能及時調兵防守朝歌,給周武王的閃電戰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放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看,尤其與吳軍、魏武卒等相比,周武王的行軍速度並不驚人,也完全在可信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