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的一生殺了很多人,每殺一個人卻有其深刻的意圖,並非一時興起,比如公元214年12月,曹操誅殺漢獻帝的皇后伏壽就是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行爲,那麼曹操爲什麼要這麼做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曹操殺皇后伏壽的表面原因是什麼?

首先,衣帶詔案件的遺留。

公元200年正月初九,董承借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被泄露,此事牽連非常廣,他的合夥人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均被殺,而董承女兒董貴人也爲曹操所殺。

其次,皇后伏壽是目擊者。

董貴人身爲皇帝的貴人,已經身懷有孕,即使如此也不能倖免,被人從宮中拖出去殺掉了。皇帝不顧臉面的求情也無法避免,當時的皇后伏壽是旁觀者,親眼目睹了董貴人被人殺死。

作爲一國之君的貴人說殺就被殺,即使懷孕也不放過,這個場景讓養尊處優的皇后伏壽完全不能忘懷,在心裏留下了巨大的陰影,即使時間流逝也無法湮滅。

時時刻刻地處於這種恐懼之中,無法安寧。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第2張

最後,皇后伏壽給父親的信成了索命信。

貴爲皇后的伏壽無法忍下這口氣,於是給宮外的父親伏完寫信,將曹操囂張跋扈的情形告訴父親,並敘說董貴人的慘狀,希望父親能夠效仿董承祕密圖謀曹操。

伏完收到女兒的哭訴和要求後,感到非常害怕,一直不敢行動,直到公元209年去世也沒有任何動作。

伏完收到這封信的時間大概是董承被殺後不久的事情,也即是公元200年後。

公元214年,也就是事情過去了差不多14年,當年伏壽寫給父親付完的信居然泄露了,最終曹操以此爲理由,誅殺了皇后伏壽。

這一次,曹操更狠,不但將伏壽誅殺,還將她生的兩個兒子,也就是皇帝的兒子也鴆殺,並將伏完一族百餘人全部誅殺。

因此,表面來看,皇后伏壽被殺完全是因爲當年的那封信,讓父親圖謀曹操的事情而敗露,從而引來殺身之禍,這也爲曹操誅殺皇后帶來一個完美的註解,那麼這些都是真的嗎?

曹操要殺皇后伏壽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分析完曹操要殺皇后伏壽的表面原因之後,我們看看這事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第3張

首先,殺皇后伏壽的理由太牽強。

曹操殺伏壽的理由是她圖謀不軌,但是這個理由似乎太過於牽強,因爲時間跨度太大,對應的人也不對付。

其一,衣帶詔發生的時間是公元200年,而伏壽圖謀被泄露的時間是公元214年,中間跨度了14年的時間。那個時候伏壽寫的信被她的父親一直留着,等到14年後被人發現?一封如此機密,冒大不韙的信需要留着給人看?這封信是伏壽勸父親伏完圖謀曹操的信,而伏完留着這樣的信幹什麼呢?讓人發現?不合常理呀!

其二,伏完不是一個很好的同夥。伏完不是董承那樣的人,董承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伏完不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

公元195年,伏壽被立爲皇后之後,伏完就升遷爲執金吾,第二年又官拜輔國將軍,儀同三司。

漢獻帝東遷之後,曹操擅掌控了朝野內外的權力,伏完交出自己的印綬,被改爲中散大夫,後來又遷屯騎校尉。

從這裏可以看出,在曹操挾天子之後,伏完自願交出自己的權力,擔任了閒職,逍遙自在的過自己的小日子,不再過問朝政。

因此,,即使她的女兒寫信給他,他確實不敢也不願意採取行動,那麼他完全沒有必要留下這麼一個定時炸彈在身邊,隨時讓它爆炸呀。

正是如此,伏壽被殺的理由確實太過於牽強,不合常理。

其次,伏壽一直佔據着皇后的位置阻礙了曹操。

既然伏壽圖謀不軌的理由太過於牽強,那麼她被殺的真實的理由應該是什麼呢?我想懷璧其罪應該是一個更深層次的理由。那麼伏壽抱着什麼璧呢?其實她抱的璧就是皇后的位置。

漢獻帝東遷的時候,已經有皇后,而且曹操的女兒也比較小,完全不適合已經成年的皇帝,因此這事一直被壓着,沒有放在日程上來。

一直到公元213年,曹操將三個女兒送給漢獻帝,其中老大曹節做了貴人,其他兩個養在封國等待成年。

可是劉協已經有皇后,而曹操的女兒能夠做嬪妃?貴人?當然不能,以曹操今日的地位和權勢,曹操的女兒怎麼可能做貴人呢?要做就是皇后,因此伏壽必須從皇后的位置上拿下來,讓位給曹操的女兒。

那麼伏壽佔據的皇后之位就成了讓她必須死的理由。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第4張

最後,弄死伏壽是曹操篡權奪位中的一環。

劉協自東遷之後,曹操已經掌控了全部權力,朝內朝外已經全部屬於曹操,即使宮內服侍之人也全部換成了曹操親近之人,可是所有的這一切還有一個漏洞沒有堵上,這個漏洞也許不重要,可是誰又想到不是日後的一個禍患?

這個漏洞就是皇后伏壽以及她的兒子,還有她背後的家族,這一條線上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巨大的漏洞。從現在看來,他們童叟無欺,可是說不定哪天會翻起滔天大浪?對於曹操來說,既然是漏洞,那就應該堵上,這樣大家才安心睡覺,畢竟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其一,除掉伏壽。公元213年,曹操把三個親生女兒曹憲、曹節和曹華一同嫁給漢獻帝劉協;公元214年,三人同時被封爲貴人,同年12月皇后伏壽被殺,一個多月之後,立曹節爲皇后,皇帝的皇后換成了曹家的人。

其二,殺掉伏壽的兩個兒子。伏壽被殺之後,她的兩個兒子也被鴆殺。如果伏壽不死,她的兩個兒子中的一個將來就會繼承皇位或者王位,因此伏壽必須被處死,那麼她的兒子當然不會留着,否則也是一個禍患。

伏完出身琅邪東武世家大族,其家族以詩書傳家,而伏完則是大司徒伏湛七世孫,襲爵“不其侯” 他娶漢桓帝長女陽安長公主劉華爲妻,生六子一女。其六子分別爲伏德、伏雅、伏均、伏尊、伏朗、伏典,而一女爲伏壽,是爲漢獻帝的皇后。

自西漢以來,大部分的皇帝當政期間均有外戚立於朝,甚至很多時候成爲拱衛皇權的重要力量,極大的牽制了宦官集團和世族勢力,從而確保皇權不至於旁落。

東漢末年,曹操爲什麼要殺了漢獻帝的伏壽皇后? 第5張

可是等到曹操作爲權臣專權之後,漢獻帝作爲名義上皇帝實則只是虛君之位,朝內外幾乎均是曹操的支持者,這裏的之所以說是幾乎,也就是意味着來自漢獻帝的支持者不是沒有,而是依然存在潛伏者。

那麼誰有可能是漢獻帝的支持者呢?宦官?他們已經沒有實權,或者全部換成曹操的心腹之人;世家大族?也不可能,不服氣的家族要麼已經被打壓,要麼轉頭支持曹操,那麼還有誰是潛在的支持者?

只有一股勢力,那就是外戚!此時的外戚就是伏氏一族,表面看起來波瀾不驚,可是誰又知道下面不是波濤洶涌?

沒有把握的事情,怎麼能夠肯定他們沒有害?活人依然是有隱患,只有死人才不會有隱患,爲了曹氏大業,曹操認爲必須除掉這個巨大的隱患,只有把皇帝的身邊的人換成自己的人才是最安心的,把自己變成外戚也纔是最妥當的事情。

因此,在曹操看來,伏壽必須死,她的兩個兒子也必須死,其背後的外戚家族也必須拔出,這樣漢獻帝身邊就真的沒有其他的人了,這就爲曹操以及他的兒子篡權奪位創立了更好的條件。

既然是幹大事,那就不能有小小的忍念,否則就會貽害無窮,這大概是曹操的準則吧,因此曹操一定要殺了漢獻帝的皇后伏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