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古代詞人如何用詩詞表達閨中女子內心的柔情繾綣?

古代詞人如何用詩詞表達閨中女子內心的柔情繾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古代封建社會時期,中原女子大多內斂羞澀,即使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也不敢有過於明顯的表現,只是單方面相思。而已婚女子獨守空房後,那種輾轉難眠以及內心的相思愁情更是無以發泄。後人要如何體會這樣的情感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有許多古時的學者通過詩詞或者文章來展現女子對相思之人的輾轉纏綿。我們用三首詞作大家的詞,來看看詞人筆下是如何表達閨中女子內心的柔情繾綣。

古代詞人如何用詩詞表達閨中女子內心的柔情繾綣?

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的《長相思·汴水流》,寫了一位女子在月色朦朧的籠罩下,獨自倚樓眺望,想念心中的人。整首詞充斥着哀怨憂傷,雖然語言簡單,但也傳達出了深刻韻味。

《長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此詞前三句寫出了水的蜿蜒曲折,同時以水比人,女子的相思之人隨着汴水、泗水向東南行,到了遙遠的地方,也暗指女子的心也隨着流水而追隨相思之人的行蹤飄然遠去。

下片中,“恨到歸時方始休”一句,與《長恨歌》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各擅勝場,《長恨歌》寫生死離別,所以恨無絕期;而這首詞只寫生離,所以歸即無恨。總而言之,這首詞詞淺味深,情真意真。

古代詞人如何用詩詞表達閨中女子內心的柔情繾綣? 第2張

第二首是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幾許》,上片寫久在深閨的寂寞,想見意中人卻阻隔重重見不到;下片寫黃昏之時,女子遲遲不歸等待意中人的歸來。

《蝶戀花·庭院深深幾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從上片可以看出,女子的物質生活是優越的,可是,幽深封閉的閨閣其實是對其美好青春的禁錮,所以女子精神上是極其苦悶的。

而意中人的任性冶遊,遲遲不歸,自己卻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被毀掉的青春。

在這首詞中,即體現了女子的癡情與絕望,也暗示了她即將面臨的命運是悲劇性的。

古代詞人如何用詩詞表達閨中女子內心的柔情繾綣? 第3張

第三首是北宋詞人晏幾道的《生查子·金鞭美少年》,詞中主要通過環境、景物描寫來烘托出女子的相思之苦。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 晏幾道

金鞭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這首詞第一句就描寫了少年在臨走時給女子留下了最後的印象,這足以成爲女子日後思念的畫面。

而少年走後,女子的情感、思緒始終牽掛在少年的身上,寒夜孤寂,天天等,日日盼都沒有消息歸來,隨之而來的只是失落與絕望。

所謂“無處說相思”,實在是相思不必具體說出,只從最後一句就可見相思的深切。“鞦韆下”本是女子嬉戲之處,而“背面”暗指她在難過、哭泣,含蓄而有韻致。

女子自古便是多情人,也許是古時候封建社會只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女子只能將自己所有的思緒牽掛在意中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