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土木堡之變中,邊鎮有什麼具體的作用?

在土木堡之變中,邊鎮有什麼具體的作用?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在土木堡之變中,邊鎮有什麼具體的作用?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時,明朝在土木堡敗於瓦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統十四年前,土木未築堡,邊牆未成牆,故獨石守備趙玫上疏請求增兵“獨石、馬營、雲州、赤城、鵰鶚等七堡,止有軍馬七千分守,地廣兵少,乞於腹裏量撥官軍,帶領火器,前來訓練備用。”宣府總兵官左都督楊洪言邊備五事:“一,宣府操備哨守等項馬步官軍止13500餘人,城堡關隘一十四處,內西陽河、洗馬林、張家口、新開口堡、野狐嶺關,最爲要害,其餘白羊口等六堡,實非要地,乞歸併以便戍守。”

在土木堡之變中,邊鎮有什麼具體的作用?

此前七月十一日左右明軍守將楊洪之子楊俊在阿剌知院的攻擊下首先南逃,致使赤城(今赤城縣城)、鵰鶚(今赤城南鵰鶚村)、龍門衛(今赤城西南龍關)、龍門所(今赤城東龍門所)、懷來(今京包鐵路官廳水庫橋底)、永寧(今北京延慶永寧鎮)紛紛失守,宣府以東、居庸關外已無堅強防禦。七月十五日楊洪通報馬營被圍的軍報送達京城。懷來位於土木堡以東、清水河(今官廳水庫)北岸,佔據土木堡以南河流的應當就是已進至懷來的阿剌知院軍。明軍至土木堡,實因懷來已失守,不得已而就地紮營。正是由於阿剌知院軍截斷明軍歸路,才造成瓦剌軍主力追及併合圍明軍,故葉盛、于謙纔會強調獨石、馬營失守的嚴重後果。八月十四日,英宗想要繼續前進,但瓦剌大軍已經逼進,不敢動。明軍人馬無水可飲已達二日,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也被瓦剌軍隊控制。

瓦剌軍隊從土木傍麻谷口大舉進攻,邊鎮口隘都指揮郭懋拒戰終夜,瓦剌援軍仍不斷增加。瓦剌軍在兩馬之間懸索休息,並用獵犬預警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