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于禁投降關羽背後有什麼隱情?

于禁投降關羽背後有什麼隱情?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于禁投降關羽背後有什麼隱情?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關羽發動了襄樊戰役,先後圍困了襄陽和樊城。在樊城外,水淹七軍,儘管是關羽的巔峯傑作,成就威震華夏的美名;還是于禁的谷底拙作,揹負折戟沉沙的罵名。

于禁統率七軍到樊城救援。七軍,通指七支軍隊。《三國志·魏書二三·和常楊趙裴傳》記載:太祖徵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周禮·夏官?序官》記載: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爲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根據周制,一軍就是一萬二千五百人,于禁的七軍就是八萬七千五百人。實則不然,漢末的“軍”不同於周朝的“軍”。換句話說,漢末的“軍”早就沒有了周時的規模。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卷十四·車部·軍》記載:軍,圜圍也。四千人爲軍。從車,從包省。軍,兵車也。漢末講究精兵,一個軍大約有四千人。因此,于禁的七軍差不多是二萬八千人左右。除了這些二萬八千人之外,于禁官司拜左將軍,有直屬部隊一千多人。因此,于禁此時所率的七軍,大概三萬人左右了。東晉常璩撰《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記載: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于禁的七軍在樊城外被水淹後,不是被淹死,就是被俘虜。統帥于禁兵敗被俘,先鋒龐德隕身殉節。

單從《三國志》的“禁遂降”三個字就斷定於禁被漢水淹沒,喪失抵抗力,未經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關羽。曹操,乃至是曹丕,甚至是後人,均以此爲論據,從而推斷出于禁貪生怕死。在生死關頭,于禁露出了求生的慾望。對於禁的判定,屬於“以成敗論英雄”片面之詞,有失偏頗。事實並非這樣。建安五年(200年),官渡鏖戰中,曹操手下已經有很多人私下向袁紹示好,準備在有利的時機投降,而身處危機重重,險象環生的于禁卻始終如一效忠曹操,未曾有貪生怕死的念頭。十九年後,襄樊戰役中,于禁反作出驚人之舉,不戰而降,身陷圇圄,在屈辱中渡過餘生。

因此,于禁投降,必有隱情。具體如下。

其一,保全士兵。

于禁,雖以法御下,卻體恤士卒,以恩威並施之舉,倍受士卒們的敬重及愛戴。面對濤濤江水,于禁的七軍,要麼坐以待斃,要麼以身殉國,要麼苟且偷生。作爲最高統帥,于禁的一舉一動自然影響着整個七軍三萬餘名將士的命運:戰,難逃一死;降,逃過一劫。三萬多名將士,背後連繫着三萬多個家庭,父盼子歸,母望子歸,妻等夫回,子待父回。爲此,于禁投降是保全麾下將士的唯一選擇。于禁以一已之力賺得三萬條人命。

于禁投降關羽背後有什麼隱情?

其二,看透得失。

于禁,不僅是能征善戰的武將,還是精通博弈的官員,在夾縫中求生存,儼然是曹操帳下的外姓第一將領。面臨生死抉擇,于禁要麼死戰到底,消耗關羽的有生力量,後與三萬手下一同隕身徇節,失命保忠;要麼不戰而降,積蓄七軍的再生力量,後與三萬將士一起東山再起,求命保義。以三萬多條生命的代價,是用來保住于禁一人的忠誠,還是換來於禁對曹操一個人的不忠而對七軍三萬人,甚至是關羽數萬水軍的大義。因而,于禁的投降是保護兩軍將士的獨一途徑。于禁以一已罵名掙得數萬人生命。

于禁,之所以在襄樊之戰中被水淹後當場投降,完全是因爲愛護自己手下兵士的性命,以一已之名聲、得失,甚至榮辱來成全數萬人的生命存亡。于禁之舉,雖有損忠名,卻不失義節。

筆者按:大度,形容人氣量大,能容人。于禁,在襄樊之戰中,率七軍到樊城救援時,被關羽水淹後,未死戰而投降,不惜揹負降將的罵名而保全帳下三萬將士性命,以一已之虛名挽救三萬之生命失作爲。正所謂: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