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劉秉忠爲元朝到底做了多少貢獻?

劉秉忠爲元朝到底做了多少貢獻?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秉忠爲元朝到底做了多少貢獻?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他就是被忽必烈高度歌頌,聲稱沒有他就沒有九十八年元朝江山的忠烈之臣劉秉忠,那他究竟爲何被自己的君王高度誇讚呢?

公元1216年劉秉忠出生在曾祖父生活的地方邢州,曾祖父劉澤曾因擔任金國的節度使,便舉家定居在了邢臺,劉秉忠的童年時期就是在邢臺度過的,也在少年時期結識了以後共同創辦“邢州學派”的兩位摯友。

劉秉忠自少年時期就十分的聰慧,雖然八歲才入學堂,但在詩經古文的熟背方面已經趕超了很多同齡孩子,在他13歲時因遭蒙古國的軍隊侵犯,被帶到將帥府充當人質,經歷了很多磨難,十七歲時便擔任了邢臺節度使府令史,從而更好的孝敬父母雙親。

劉秉忠爲元朝到底做了多少貢獻?

雖然年紀輕輕就爲官,但他對這個官職並不是很滿意,在他看來家族的很多人從遼代開始當上大官的就不計其數,他不甘心只做一名小官,便選擇隱居在武安山,和山上的道士們一同潛心學習。

當時天寧寺的得道高僧虛照禪師看他極具慧根,便決定要收他做關門弟子,法號“子聰”,劉秉忠成爲佛家弟子這一年他才二十三歲。

由於劉秉忠和禪宗的臨濟宗關係密切,公元1242年,臨濟宗的海雲禪師向忽必烈推薦了他,這一年他才二十七歲,這次引薦也成爲了他人生走向輝煌和政治生涯的開端。

身爲漢臣的劉秉忠究竟做了什麼?使忽必烈認爲沒有他就沒有元朝的九十八年江山?

劉秉忠被推薦那年雖然才二十七歲,但已經具備成熟的戰略眼光。當時的忽必烈也才二十八歲,他非常欣賞和贊同劉秉忠在國事方面的看法,對其高深莫測的算卦本領也是非常信服,之後便將其留在身邊擔任幕僚一職。

忽必烈對自己的格外器重也使得劉秉忠一直追隨着他,爲國事出謀劃策,即使在忽必烈成爲大汗後,他最親近的大臣依舊是劉秉忠,無論走到哪裏都讓其形影不離。

當時的蒙古人都知道儒學很重要,枯燥的語句和晦澀難懂的意思使他們不知怎樣學習,但劉秉忠每次都能將儒學簡明扼要的講給忽必烈聽,這使忽必烈對儒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劉秉忠也因爲具有深厚的儒學體系,才使他很快便在一羣蒙古人中脫穎而出,加之劉秉忠一直以僧人的身份陪同着忽必烈,所以忽必烈在其長期的渲染下也信仰了佛教。

儒學和佛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忽必烈對中原漢人的殺戮,也爲他統一中原打下了基礎。

1251年,劉秉忠通過《萬言書》建議忽必烈在治國方面採用漢法,減輕國家的稅收等,他認爲要想統治中原就要了解中原,忽必烈也非常贊同他的觀點。

1260年,忽必烈統一中原,建立了大元王朝,劉秉忠建議採取漢人的治國理念治理國家再加上傳播儒學當作輔助,忽必烈及時的採取了他的建議,其他方面的建議內容也在相應的國家建設中得以實施。

蒙古建國初期沒有國號,之後的國號也是由劉秉忠建議採用的。

劉秉忠還依據中原王朝的模式,爲大元專門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從而使官僚體系更加完善,也極大程度上推動了元朝各方面的發展,開闊的眼光也讓他專門制定了一套適合蒙古人和漢人共用的國策。

劉秉忠爲元朝到底做了多少貢獻? 第2張

以上建樹足以可見忽必烈在統一中原,治理好國家的過程中都離不開劉秉忠的出謀劃策。而與劉伯溫不同的是,劉秉忠並沒有因爲功高,而被朱元璋所忌憚。

爲何同爲國家出謀劃策的劉秉忠歸宿很好,劉伯溫卻晚景淒涼?

劉秉忠呆在忽必烈身邊出謀劃策二十多年,一直都是以僧人的身份出入各種場合,直到1264年纔在皇帝的提議下進行還俗儀式,並給他安排了一個親事,讓他度過美滿的晚年生活。

與劉秉忠不同的是劉伯溫一直以軍師的身份留在朱元璋身邊,幫助其反叛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大明剛建立之初,他幾乎想到了朱元璋能想到的一切治國方法。

自古以來臣子能力太強對於君王來說都是一種威脅,恰巧朱元璋又具有極重的疑心,他擔心自己離世後,劉伯溫會自己當起皇帝來,便在劉伯溫生病時,派劉伯溫的仇人胡惟庸去送藥。可以直接證明這一點的是,胡惟庸在毒害劉伯溫之後,並沒有受到皇帝的處罰。

一代名臣,爲大明朝建功無數卻遭到皇帝的質疑落得個晚景淒涼的場面。

同爲元朝開國功勳的劉秉忠卻安穩的度過自己的一生,且在去世之後得到高度評價,在小編看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劉秉忠僧人的身份。

自古以來的君王都沒有僧人身份這一說,劉秉忠的僧人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他是遠離權力紛爭的,這一立場也使忽必烈在知道他過人的能力之後依舊不會心生猜忌,放心採用他的治國建議。

另外忽必烈與朱元璋不同的是,忽必烈欣賞劉秉忠的不僅是他的才華,更是受其儒學和佛教文化深深的影響,這兩種文化都是倡導和平的,忽必烈的治國理念也是和劉秉忠的建議一直處在同一個大方向上。

相反的是朱元璋是藉助劉伯溫聰明的計策謀反成功 精神上並沒有受到其文化的薰陶,朱元璋在建國之後實行嚴酷的刑法處罰他人,這也與劉伯溫提倡的和平治國理念背道而馳。所以劉伯溫註定是不會和劉秉忠一樣在晚年得到皇帝高度的讚揚。

劉秉忠傳奇的一生在他59歲那年戛然停止,他對元朝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是名留青史的,無論是在佛教上還是儒學上他都有着自己高深的造詣,這些見解也幫助元朝在史冊上留下了長達九十八年的歷史足跡,可見他的厲害之處不是幾句話就能講述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