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吐谷渾屢屢侵擾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吐谷渾屢屢侵擾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朝,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啓唐朝的大統一朝代,享國三十七年,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改革。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據《隋書·吐谷渾傳》,隋朝建立之初,吐谷渾屢屢侵擾邊境,於是隋文帝遣上柱國元諧率軍數萬擊吐谷渾。吐谷渾“悉發國中兵,自曼頭至於樹敦,甲騎不絕”。

此次征伐,隋軍取得了勝利,誇呂遠遁,“其名王十三人,各率部落而降。上以高寧王移茲裒素得衆心,拜爲大將軍,封河南王,以統降衆。自餘官賞各有差”。

一、扶植勢力

也就是在吐谷渾青海之地,隋朝扶持了親隋勢力。高寧王獲封大將軍號,被封爲河南王。然而之後吐谷渾本傳記載吐谷渾又來寇邊,旭州刺史皮子信出兵拒戰,戰敗而死。汶州總管樑遠率精兵出擊,斬千餘級,吐谷渾奔退。而不久吐谷渾又入寇廓州。

從此一段時間吐谷渾頻繁侵擾隋地來看,開皇初擊吐谷渾並未取得理想的效果。隋朝雖然扶持了高寧王等親隋勢力,然而並不能使得隋朝對吐谷渾實現強有力的控制。

而且,旭州、汶州等地皆處於四川西北,吐谷渾進攻這些地方,反映出此一帶應該正是呂誇逃遁之地,並且是吐谷渾勢力較強地區。據吐谷渾本傳,隋平陳之後,“呂誇大懼,遁逃保險,不敢爲寇”,則其最初遁逃之地當仍是以前的白蘭等地。

《隋書·吐谷渾傳》載呂誇在位時,屢因喜惡廢殺其太子,之後太子因懼怕爲其父所殺而請求執呂誇而降隋,後來因隋文帝不許隋軍出兵,計劃失敗,太子被殺,呂誇立其少子嵬王訶爲太子。當時疊州刺史杜粲請求隋文帝下令,討吐谷渾。《杜粲墓誌》志文言:“開皇元年蒙授西道行軍總管,徵吐谷渾有功,凱旋,詔授恭、弘、旭、覃、芳等六州三鎮諸軍事恭州總管,進爵朐山郡開國公,邑一千三百戶,通前三千戶。”

吐谷渾屢屢侵擾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據《北史·隋本紀》:“開皇元年八月甲午,遣樂安公元諧擊吐谷渾於青海,破而降之。”可知,擊吐谷渾的時間在此年八月。志文所謂開皇元年徵吐谷渾事,蓋指《隋書·吐谷渾傳》所載隋文帝命上柱國元諧率軍擊吐谷渾之事。

此次出軍,杜粲被任命爲西道行軍總管。隋制,“州,置總管者,列爲上中下三等。總管刺史例加使持節”。《新唐書·百官志四下》“都督府”條下注:“武德初,邊要之地置總管以統軍,加號使持節,蓋漢刺史之任。”武德初軍制,多沿襲隋制,故也是隋時情況。此次征討結束後,從杜粲所任總管統六州三鎮來看,此次隋朝在前朝北周的基礎上,當進一步鞏固了其戰略格局。志文中所言“六州三鎮”中的六州,皆爲北周所置。

其中,旭州、芳州和弘州,據《周書·武帝紀六下》,周武帝建德六年六月“癸亥,於河州雞鳴防置旭州,甘鬆防置芳州,廣川防置弘州”。可知旭州原屬河州管轄。芳州在甘松山,即今四川松潘一帶。弘州,爲北周以洮州歸政縣所置,地在今甘肅碌曲縣西南,今甘肅卓尼縣西。恭州,爲北周武帝保定二年“分南寧州置恭州。”隋之恭州“本朱提郡地也”,治今雲南昭通市。

覃州,《隋書·地理志》“汶山郡”下“通軌”縣條載:“通軌,後周置縣及覃州,並覃川、榮鄉二郡。開皇初郡廢,四年州廢。有甘松山。”可知此州置於吐谷渾毗鄰的甘鬆一帶,即今四川松潘一帶,此地屬於經略吐谷渾的前線。從以上杜粲所任總管區域可見,隋文帝在洮河流域,繼續延續北周政策,對吐谷渾進行經略。從今隋唐墓誌中亦可窺見,當時隋初經略吐谷渾時,隋朝在洮河流域人事安排情況。

如《隋冉實墓誌》載,冉實曾大父冉黎,“入周拜驃騎開府儀同,至隋開皇中爲旭州刺史”。其開皇中擔任過旭州刺史。《金行舉墓誌》言,金行舉爲“隴西伏羌人也。夫篤慎忠貞,日磾見稱於強漢。……父達,周芳州刺史,雄才蓋世,英略佐時”,銘文雲:“長源洪族,遂古金天,休屠特挺,乃誕貞賢。”

二、封官許願

據志文中金行舉郡望及“日”“休圖”之稱,金行舉應爲羌人無疑,其父金達爲羌人部落酋長,在北周時任芳州刺史一職,說明芳州在北周時應有衆多羌人居住。芳州之設在北周建德六年,金達出任芳州刺史最早也當在此以後。可見在北周和吐谷渾之間,北周也在利用諸多歸附羌族來遏制吐谷渾。

吐谷渾屢屢侵擾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第2張

到隋朝時金行舉爲承御上士,尋遷車騎將軍。承御上士爲侍衛官員,《資治通鑑》胡三省注中也稱“承御上士,蓋侍衛左右之官”。可見作爲羌族首領之子,金行舉也入朝宿衛,後遷車騎將軍。隋初以車騎將軍爲府兵軍府驃騎府的副長官,或者也獨立設置車騎府,官秩正五品上。大業三年時改稱鷹揚副郎將,則金行舉在大業三年之前即爲軍府車騎將軍。

可見此時隋朝也將沿邊羌族編入府兵系統。關於隋開皇年間對吐谷渾之徵戰,一些墓誌亦有記載。《唐令狐熙墓誌》載,“吐谷渾竊據西陲,敢窺王略,朝廷出車薄伐,以公爲元帥府長史。公受命忘身,先登斬級,所乘之馬,中箭而斃。”《隋書·令狐熙傳》亦載:“時吐谷渾寇邊,以行軍長史從元帥元諧討之,以功進位上開府。”

可知此次命將出徵,樂安公元諧爲行軍大總管,令狐熙仍出任大總管府長史一職。杜粲被授予西道行軍總管,應與其他諸路總管一道,俱受元諧節制。《姚辯墓誌》載,姚辯爲後秦姚泓後裔,晉滅後秦後,“子孫播越,居於武威”。其曾祖曾爲武威太守,姚辯在北周起家爲宗侍下士,在宮廷爲侍衛官。此後曾隨周武帝宇文邕伐齊,“以前後功授大都督”。隋開皇年間授上開府儀同三司(爲從三品散官。北周建德五年,劉雄從皇太子徵吐谷渾有功,加上開府儀同三司,爲八命),進爵爲公。志文言:“自治所屆,即事戎車。公誠勇奮發,義同閫外,屢出奇兵,頻摧醜虜,建勳天府,凡厥賞賜,散之士卒。”

吐谷渾屢屢侵擾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第3張

墓誌不言姚辯用兵何處,然緊接着言:“二年,匈奴復入涼州,詔以公爲行軍都督。前後衝擊,晝夜攻圍。校尉之井既枯,將軍之泉又竭,空有思梅之鞅,以亡爲存,策勳命賞,理在不次。”從突厥復入涼州來看,姚辯前後用兵皆在涼州,很可能也參加了隋開皇元年征伐吐谷渾的戰爭。

可見在開皇元年到開皇二年之間,雖然隋朝加強了對突厥的防禦,但突厥接連進攻涼州,隋朝以姚辯爲行軍都督。志文又言:“五年,授右武衛驃騎將軍,霍去病之功蔑如也。”以姚辯功比霍去病,蓋比霍去病經略河西事,則姚辯在開皇元年至六年一直在河西用兵。此後,志文言其爲“六年,授雲州道水軍總管,……其年,授使持節河中”。雲州道不當有水軍,則墓誌可能記載有誤。姚辯很可能也其參加了開皇九年平陳戰事,是以誤載爲水軍總管。

從其志文來看,此時姚辯又任職雲中、河中一帶。其一生主要在北方、西北任職,與突厥、吐谷渾多有關聯。據其墓誌,開皇“十年,檢校疊州總管、河州刺史、行疊州刺史事。公才略俊敏,寬弘政教,安民和衆”。可見,姚辯開皇十年轉任疊州,應是隋朝在平陳結束人員的再一次調配。隋廷又將姚辯調至西北吐谷渾邊境,而這次主要的任務就是防範吐谷渾。此時隋朝在疊州設有總管府,姚辯以疊州刺史的身份出任總管,併兼領河州防務。

從中亦可見疊州在隋朝邊境經略中的重要地位。墓誌言其“寬弘政教,安民和衆”。疊州、河州地當隋朝與吐谷渾前線,民族成分較爲複雜,而且吐谷渾用兵,爲歷來衝擊之所。姚辯不但負有軍事任務,而且安輯邊民的任務也是重要內容之一。

吐谷渾屢屢侵擾隋朝邊境,隋文帝對此採取了怎樣的政策? 第4張

另據《杜粲墓誌》,杜粲在開皇元年因徵吐谷渾有功,被任命爲恭州總管,總管六州三鎮。志文又載,開皇五年“改授疊州總管,公幹用有聞,遏御遐荒,綏撫邊鎮,公受律於疊城;斬將搴旗,威聲動於狼望”。杜粲於開皇七年“奉敕使幽州檢校長城事。八年,詔授蘄州刺史,尋轉總管”。則杜粲在任疊州刺史兩年後,在開皇七年調離疊州。在開皇十年姚辯出任疊州總管之前,至少另有一人出任此職。另據《隋書·吐谷渾傳》,吐谷渾呂誇殺太子,立少子嵬王訶,言“疊州刺史杜粲請因其釁而討之”之事,記載在開皇六年之前。

根據杜粲出任疊州總管的時間,則其事發生在開皇五年。另外,《杜粲墓誌》載杜粲“遏御遐荒,綏撫邊鎮”,也道出了疊州的戰略位置,即遏御吐谷渾與安輯邊民,維護隋王朝邊疆統治。《姚辯墓誌》又言:“於是乎在十二年轉授左武侯將軍,尋爲涼州總管、涼州牧。邊烽寢候,毳幙旃裘,望風斂跡。”可以看到,隨後姚辯又轉任涼州總管。《姚辯墓誌》又載,煬帝即位後“特荷天眷,恩遇隆重”。

三、後繼者的謀略

大業三年煬帝北巡時,“諸蕃朝朔。以舊典糾察,整肅軍。乃令公建旌門洞,張內外肅然,事嚴細柳”。則姚辯頗受煬帝信任,這與其長期任職邊陲,具有豐富的邊疆經驗有關。從《杜粲墓誌》《姚辯墓誌》可見,隋朝在涼州、疊州、恭州皆設總管府。而且姚辯自北周起就隨周武帝征戰北齊,有豐富的領兵經驗。隋朝建立後,在開皇元年,姚辯很可能參加了徵吐谷渾的戰爭,事後被任命爲行軍都督,在涼州防守。開皇五年調離涼州。

之後突厥與隋朝衝突不斷,姚辯一度北上與突厥作戰,很可能在平陳之戰中其又任水軍總管。在調離涼州五年後,姚辯再一次赴西北任職,先後出任疊州總管、涼州總管,主要防備吐谷渾與突厥。其在西北邊防又連續任職五年。開皇十六年將姚辯調離涼州,先後出任靈州總管、原州道行軍總管等職。

結語

《姚辯墓誌》言姚辯“屢總戎律,特精邊事。每秋風起塞,胡騎揚塵,折衝之任,非公莫能”。從墓誌所載姚辯事蹟來看,姚辯連續出任涼州、疊州等地總管,既連年防禦吐谷渾,又與突厥爭戰。“特精邊事”,非爲虛語。

又《隋獨孤德公墓誌》載開皇“十三年,除使持節、總管涼甘瓜三州諸軍事、涼州刺史”。可見此時涼州都督總管涼、甘、瓜三州軍事,防衛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