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統治者爲愛新覺羅氏。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總計296年。從皇太極改國號爲清起,國祚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爲268年。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雍乾時期漢妃是清廷后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皇帝的妻妾,也是最接近帝國最高權力的一個羣體。漢妃本人及其所在家族因皇帝的寵愛,而得到政治上的利益。

康雍乾時期是清朝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至最鼎盛時期,漢妃入宮成爲滿清皇室妃嬪,她們的存在與其家族和子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一、漢妃與家族

漢妃入宮,成爲滿清皇室成員,對於普通人而言,她們是有地位、有權利之人。漢妃家族是其入宮的重要背景,同時漢妃家族也將隨着漢妃身份的轉變而產生的變化。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1. 旗人漢妃與家族

清代外戚家族中,實力最強的就是蒙古,但其一直與清朝交好,沒有動亂。除去蒙古妃嬪,滿族妃嬪的家族一直是清代顯赫的八大世家家族,擁護清朝的統治。

清朝後妃家族中最重要的始終是滿漢,漢軍旗以及內務府包衣漢妃雖是旗人出身,但她們一直處於從屬地位,是滿蒙的補充。

康雍乾時期,旗人漢妃家族出身於漢軍旗佔27.2%,內務府包衣佔73.8%,內務府包衣出身旗人漢妃佔比遠超過漢軍旗出身漢妃。從漢妃家族職位和品級可知,純裕勤妃陳氏、安嬪李氏、敦肅皇貴妃年氏以及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四位漢妃家族成員,在朝廷中擔任要職,家族勢力強大。

經統計,旗人漢妃父親五品以上佔比高達總人數的63.6%,一些漢妃的父親還身居一品,如慧賢皇貴妃高氏之父高斌,是朝中重要官員,對清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剩餘27.4%旗人漢妃父親雖爲內務府無品級包衣下人,爲皇帝的奴僕,是維護宮內正常運作的一份子。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第2張

此外漢妃與家族是相輔相成的。如雍正帝的漢妃敦肅年貴妃出身於漢族高官家庭,其兄年羹堯於康熙年間就已經得到重用,康熙任命年羹堯爲四川總督兼巡撫,給了他轄制四川提督、總兵的兵權,有利地維護了邊陲的穩定,鞏固清政府的統治。鑑於與年羹堯存在的姻親關係,使得雍正奪嫡以及上位後穩定皇權輕鬆許多。

雍正即位後,年氏被封爲貴妃,這不僅僅是對年氏的寵愛,與其兄年羹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康熙死後,雍正讓年羹堯接手皇十四子的兵權,年羹堯手握兵權,雍正對年氏恩寵也日漸變濃,給年羹堯的恩賞頗多。

雍正元年,青海各部矛盾爆發,其中羅卜藏丹津計劃意圖通過叛亂獨佔青海,自封爲王,擺脫清政府的管轄。雍正迫切需要一位將才來解決此刻邊陲問題,自然想到擁有親戚關係並能放心任用的年羹堯。他穩定邊陲,鞏固了清政府的統治。於是在次年,也就是雍正三年,年貴妃被冊封爲皇貴妃,是雍正朝的第一位皇貴妃。

乾隆時期的高貴妃晉升與其父親高斌的治水功勞息息相關,高氏在後宮中雖無子嗣但晉升比育有兩個皇子和一個皇女的純惠皇貴妃蘇氏快。慧賢皇貴妃高氏之父,高斌於雍正時就受到重用,起初讓高斌接受內務府主事,雍正六年調任爲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

雍正九年又調爲河南布政使,次年兼任兩淮鹽政加升爲江南河道總督。乾隆登基後,高斌治理水患,加固堤壩,於乾隆二年“挑浚毛城鋪迤下河道。原爲蕭、宿、靈、虹、等州縣水患計安全。與上下河湖宣泄機宜。全無關礙”解決乾隆上任後最大是水災隱患,得到乾隆的重視,也在這一年,高氏得到晉封爲貴妃。

乾隆十年,高氏晉封皇貴妃,冊文曰:“貴妃誕生望族。佐治後宮。孝敬性成。溫恭素著。著晉封皇貴妃。”由此可見高貴妃出身高貴,家族有一定名望,是其晉封的一個重要條件。據前面筆者研究可知,高氏一家於雍正十三年由內務府包衣擡入滿洲上三旗,成爲名副其實的“滿洲人”,此後高氏家庭成員的官職有更大的提升。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第3張

2. 普通民籍漢妃與家族

漢女入宮成爲皇帝的妃子,這時候她們的身份發生巨大改變,是皇室成員。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家族將得到各方面的好處,如財物上的支持或者是被授予職位。據前面分析與研究可知,入旗漢妃有純惠皇貴妃蘇氏、慶恭皇貴妃陸氏以及怡嬪柏氏,限於史料不多,由此重點分析史料較多的慶恭皇貴妃陸氏家族。

慶恭皇貴妃陸氏原是普通漢籍平民所出,入宮後得到乾隆喜愛晉升爲皇貴妃,其家族得以入旗,身價倍增。陸氏的家族入旗後,家庭成員被賞土地、房子以及銀錢,一躍成爲富足家庭,從此吃喝不愁。

普通民籍漢妃除了慶恭皇貴妃陸氏、純惠皇貴妃蘇氏以及怡嬪柏氏入旗,剩餘的皆未入旗。未入旗普通民籍漢妃有:順懿密妃王氏、襄嬪高氏、靜嬪石氏、穆嬪陳氏、熙嬪陳氏、貴人陳氏、貴人袁氏、齊妃李氏、婉貴妃陳氏和芳妃陳氏,礙於這些漢妃家族記載史料較單薄,特此重點分析史料較多的漢妃來論證。

這些普通民籍漢妃大部分出身爲平民,入宮爲妃後,其家族與皇室成爲姻親關係。一些普通民籍漢妃的家庭成員想憑藉這一關係來換得一官半職。已有學者考證史料中提及的“明貴人”和“陸常在”指的是同一個人,爲乾隆后妃芳妃陳氏。據材料可知,芳妃陳氏家族是普通揚州漢籍平民,因陳氏入宮爲妃,其兄想借此謀官職。

福隆安建議乾隆給其差事,以防事情鬧大,有損皇室顏面,建議乾隆應該將其家屬送入京城,好生看管,以防陳氏家族生事。陳氏家族因此得到一些好處,兄弟得以差事,其家人能入住京城。乾隆擔憂陳氏的另一位大哥會借其南巡討要賞賜。便下令下次南巡,不能讓“此等人沿途接駕,混行乞恩”。

二、漢妃與子嗣

封建王朝往往會考慮到皇權的繼承問題,皇帝子嗣的繁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爲了皇朝的穩定,皇室血統的延續,每一代皇帝都會廣納后妃,以求能有更多皇室候選人。康雍乾時期漢妃大量入宮,這些漢妃育有衆多的子嗣,但由於康雍乾時期的漢妃在後宮中的地位始終低於滿族妃嬪,這也影響到漢妃子嗣的生存狀況。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第4張

1. 漢妃生育狀況

漢妃嫁入皇室,除了填充皇帝的後宮,更重要的任務是爲皇帝繁衍下一代,母憑子貴,子亦憑母貴,漢妃與親育皇子的權勢地位是相互影響的,母親尊貴,其子就能得以更多的寵愛,而皇子一旦被封親王,那麼漢妃的地位也會得到相對應的提高。

清代皇族按照遠近分爲宗室和覺羅加以區分,關於封爵,清初已有明確規定:“凡封爵,崇德元年定顯祖子孫考論功德列爵九等。一等爲和碩親王,二等爲多羅郡王,三等爲多羅貝勒,四等爲固山貝子,五等爲鎮國公,六等爲輔國公,七等爲鎮國將軍,八等爲輔國將軍,九等爲奉國將軍,其餘俱爲宗室。”

發展至順治時期實行宗室降封制度,在奉國將軍之下又多增加一奉恩將軍,改爲十等爵位。明顯清朝宗室等級制度非常明顯,爵位等級多。皇子活至成年之後,皇帝會對其進行封爵。

經統計,漢妃之子存活時間最長爲73歲,享年最短爲26歲,存活平均年齡爲50歲。除了嗣皇帝外,漢妃之子初始爵位在五等至三等爵位之間,最終爵位授予均在三等爵位以上,處於三等至一等爵位之間,一等爵位佔比最多,可見漢妃之子初始爵位普遍不高,最終都能位居高位。此外存在過繼現象,有三位漢妃之子被過繼到其他宗室之下,承襲爵位,無緣皇室王權爭奪。

康雍乾時期有哪些漢朝妃子?她們的家族及子嗣是何命運? 第5張

康熙時,漢妃所育存活下來的皇子有7人,終康熙一世,並沒有一人被封爵位,雖然康熙對密嬪王氏之子允祿非常喜愛,出外巡塞、行圍和謁孝陵時都帶上他,但直到康熙去世,允祿仍未被封以爵位。而滿妃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兒子允礽剛滿週歲就被冊封爲皇太子,之後雖犯事被降,最終也被分爲親王;此外滿族妃嬪所生皇子被封爲親王不在少數。

康熙時期漢妃皇子的爵位授予至雍正登基後纔有進一步的提升,原因在於雍正將對自己皇權有威脅的其他皇子逐一擊破後,朝中所剩皇子大部分是漢妃之子,從未參與奪嫡且擁有才華的密嬪王氏之子允祿和勤嬪陳氏之子允禮得到雍正的重用。

允禮於雍正元年四月封果郡王,管理藩院事。由於其效力忠誠,雍正六年,雍正下諭“果郡王爲人直樸謹慎。品行卓然。朕即位以來。命王辦理理藩院、及三旗事務。”

剩餘襄嬪高氏之子允禕、靜嬪石氏之子允祁、以及穆嬪陳氏之子允祕都是於雍正即位後纔開始被封爵位,晉封速度落後於榮妃馬佳氏之子允祉,雍正八年二月“誠郡王允祉年來自知從前錯謬,深加愧悔,著仍封爲親王,貝勒允禑自奉守陵寢三年以來,甚屬敬謹,著晉封郡王。貝子允禕著晉封貝勒。

二十一阿哥允禧、二十二阿哥允祜,著封爲貝子。二十二阿哥允祁著封爲鎮國公。”這幾個漢妃之子此次晉封是因爲其安分守己,對朝廷盡忠,而榮妃馬佳氏之子允祉曾經犯錯,只是稍加改正,便可晉封親王。榮妃身份尊貴爲妃位,而這幾位漢妃僅是嬪位,因此這幾位漢妃之子爵位晉封速度相對緩慢實屬正常。

雍正時期,漢妃所育皇子有8人,僅僅存活1人下來,但被封爵位的有2人。其中尚未存活下來卻被封爵的是敦肅年貴妃之子福慧,殤年八歲,以親王之例下葬,乾隆即位後,追封爲“親王諡懷”。

c

剩餘1人被封爵位,即謙妃劉氏之子弘曕。由於果毅親王無子嗣,雍正看重果毅親王,直接把謙妃劉氏之子弘曕出繼給果毅親王允禮,襲封果親王爵位。乾隆時期,宗室等級分成十四等。漢妃所育並存活下來的皇子,除去嘉慶,被封爵位的有3人。

結語

漢妃入宮,本是清統治者爲適應統治環境變化而做出的改變,漢妃成爲滿漢融合的標誌。因之,漢妃被賦予重要的期望,與之相適應的便是漢妃能獲得重要的政治回報,這一現象在清初尚未明顯,到康雍乾時期,隨着清政權漢化的加深,漢妃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恩澤家族,成爲帝國重要的政治力量,聯結滿漢兩族。

但清始終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使得其在滿漢融合之時,亦會堅守族羣底線,爲使最高統治者始終爲滿人,勢必會始終限制漢妃的入宮,清後宮便總是以滿族妃嬪爲主爲尊,漢妃地位長期處於滿妃之下,這種身份侷限也影響到了漢妃子嗣的生存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