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對於勸和的兄妹,朱棣跟他們說了什麼?

對於勸和的兄妹,朱棣跟他們說了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4.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號“永樂”。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大明太子朱標薨逝。

早在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即設“大本堂”,幾十年如一日地對朱標展開高規格的帝王教育,眼看仁君已成,轉眼卻是一場空,太祖面對羣臣痛哭流涕。

太祖痛哭,既爲親情,更爲大明江山社稷。

太祖是一位倔強且堅持正統的帝王,朱標之死並沒有更改他打造大明鐵桶江山的執念,外必須有強藩,內必須選正統仁君。

翰林學士劉三吾頗懂太祖心意,在劉三吾的建言下,九月間太祖下詔,立懿文太子的兒子朱允炆爲“皇太孫”,入居東宮。

朱允炆因爲生來儀表有缺陷,頭蓋骨偏歪,太祖初見他時,很不喜歡,嘆氣說他是“半邊兒月”。後來,因見他聰明好學,秉性又像其父寬大仁慈,太祖便漸漸改變了看法,並將他看成了繼朱標之後的仁君之選。

朱允炆被立爲“皇太孫”時,太祖有九子在東北到西北一線做戍邊的藩王,依地勢自東往西一路數來,分別是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和肅王。

因爲出身貧寒,趟過太多的血火,太祖一生最信血脈親情,他曾對朱允炆說,我把抵禦外辱的責任交給諸王,邊塵不染,你就可以做個太平天子了。

但朱允炆卻冷不丁地問了一個問題,敵國入侵,由諸王對付;諸王有異心,誰來對付?

對於勸和的兄妹,朱棣跟他們說了什麼?

這問題對太祖來說太難回答了,他沉默良久,最後還是把問題拋給了朱允炆,你覺得呢?

朱允炆的回答很有“仁君”風範,他說,以德爭取其心,以禮約制其行;如果無效,削他的屬地;再無效,改封到別處。如果這樣再不知悔改,就只好舉兵討伐了。

聽到這仁至義盡的回答,太祖倍感欣慰,他對朱允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然而,從太祖駕崩,朱允炆一系列急不可耐的動作看,他所謂的仁義之舉不過是在口頭上說說罷了,落到實處,這位曇花一現的大明皇帝,不僅有婦人之仁,而且有婦人之見。

有婦人之見,決定了此君沒有江山社稷所需的胸襟、自信與深謀。

有婦人之仁,決定了此君沒有江山社稷所要的殺伐果斷。

尚是皇太孫時,朱允炆就曾和他日後重用的草包忠臣黃子澄在東角門談論過削藩一事,黃子澄對他說,諸王的護衛兵力單薄,不足爲憂,倘有叛變,臨之以中朝大軍,其誰能敵?

這句話包含着另一層意思,憑藉中朝大軍,諸王不過是任由宰割的羔羊,哪裏需要仁至義盡。

可悲的是,朱允炆一方面有着深以爲然的自信,另一方面又有着“前怕狼後怕虎”的極度不自信。

太祖駕崩後,他第一時間即頒佈了太祖遺詔,此遺詔重點有兩條:一、諸王不必至京師奔喪;二、藩國所設文武官吏,聽朝廷節制。

不管此遺詔是否爲太祖本意,朱允炆若是高明,第一條應頒而不禁,第二條應藏而緩頒,這樣才能顯出仁君的自信與胸襟,看透諸王的動靜,贏得天下人心。

史家們多認爲,這是建文帝犯下的第一個大錯,而接下來他更是錯上加錯。

即位不到一個月,燕王朱棣一母同胞的弟弟周王即被建文帝以不法事爲由,鎖拿進京,先廢爲庶人,後徒置雲南;接着就是齊王、代王、岷王、湘王,輪到湘王時,因不甘受辱,最後竟焚宮自殺了。

很顯然,將這幾位王叔剪除後,建文帝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一直被他視爲心腹大患的燕王朱棣了。

對於勸和的兄妹,朱棣跟他們說了什麼? 第2張

燕王朱棣很明白自己當下的處境,要麼坐以待斃,要麼起兵謀反。

有黑袍高僧姚廣孝從旁策動,燕王朱棣下一個謀反爭天下的決心並不難,但他當時有個顧慮,太祖崩逝後,他派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進京行禮,如今尚在京城,一旦自己謀反,三個兒子必先被殺。

置三個兒子的性命於不顧,燕王朱棣是做不到的,於是他上書建文帝,以犯病爲由請求遣返三個兒子。

對建文帝來說,這本是掐住燕王朱棣咽喉的最佳機會,然而他卻再次採納了草包忠臣黃子澄的主張,將朱高熾三兄弟下在獄中,不如放還,以使燕王不疑,如此派兵突襲,定能一鼓而擒。

黃子澄自以爲這是技高膽大的奇謀,然而在五藩王已被剪除,朝廷劍指燕王的意圖已很明顯的情況下,此計可以說是掩耳盜鈴,愚不可及。

天底下最可笑的就是黃子澄之類,庸才而不知其庸,既不知己,更不知彼。

難怪燕王朱棣在朱高熾三兄弟平安歸來後,要大呼一聲:“天讚我矣!”自此再無半點顧忌。

接下來,建文帝犯的錯誤更加致命。

當燕王朱棣誓師以誅齊泰、黃子澄爲名,發起靖難之役,建文帝拜長興侯耿炳文爲大將軍,率軍北進迎敵時,他竟當衆告誡衆將士:“毋使朕有殺叔父之名。”

該深明大義,殺伐果斷時,建文帝卻以自家的婦人之仁束縛住了平叛大軍的手腳,以至於後來靖難大軍每遇危急,燕王朱棣便站出來充當“擋箭牌”,屢次轉危爲安。

對於勸和的兄妹,朱棣跟他們說了什麼? 第3張

反觀燕王朱棣,那就是另一番殺伐果斷、雄才大略的“帝王”氣象了。

首先一點,燕王朱棣隱忍不發,伺機而動時的裝瘋賣傻,就是常人難及的;等到建文帝窺得真相,派兵將燕王府團團圍住,燕王朱棣的臨危不亂,果斷殺伐同樣讓人側目——他先誘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進府,果斷斬殺後又以八百雄兵火速佔領北平九門,城中大定後,他隨即搬出太祖祖訓,以靖難之名,揮軍南下。

戰事初期,因爲大明的開國宿將多已凋零,六十五歲的耿炳文已無當年勇,朱棣的靖難之師在河北取了的大勝。

大戰剛啓,終局勝負未定下,臨陣換將本是大忌,但建文帝一敗即亂陣腳,他又一次採納了黃子澄的建議,讓愚昧且自負的紈絝子弟李景隆替代了耿炳文,率五十萬大軍去征討燕王朱棣的大本營北平。

燕王朱棣聽說李景隆掛帥,且統兵五十萬,大喜過望,他對部下說:“此人膏粱孺子,謀寡而驕,色厲而餒。從前漢高祖自稱只能將兵十萬,他如何將得了五十萬。看着,他一定會自己坑害了自己。”

北平一戰,果然驗證了燕王朱棣所言。

李景隆好大喜功,攻伐無方,最終成全了朱高熾弱兵守城,一戰成名。

隨後,若不是鐵鉉、盛庸、平安等人在山東、河北地界橫空出世,燕王朱棣的靖難大軍極有可能一路摧枯拉朽,打到京師城下。

在濟南城下,燕王朱棣差點中了鐵鉉的詐降之計,若不是天佑後來的大明雄主,他很可能被活捉;東昌一役,若不是因爲建文帝說過那句“毋使用朕有殺叔父之名”,燕王朱棣很難活着突出盛庸的重兵重圍;夾河一戰,若不是突然颳起了有利靖難大軍的東北大風,燕王朱棣亦很難轉敗爲勝——

然而三年征戰,三進三出,因爲鐵鉉、盛庸、平安等人的固守,燕王朱棣所能控制的地區,不過北平、保定、永平三郡。

對燕王朱棣而言,這個階段是最艱難的,他的信心似乎產生了一定的動搖。

對於勸和的兄妹,朱棣跟他們說了什麼? 第4張

然而,艱難抉擇到最後,燕王朱棣卻拿出了“破釜沉舟”的雄主氣概。

建文三年十二月第四次出師時,燕王朱棣慨然而言:“頻年用兵,何時已乎?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

何爲臨江一決,不復返顧?

靖難之師要孤軍深入,抱定有去無回的決心,逼近徐淮,直搗京師。

這是一次經典的以謀在先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如此勇謀無敵地繞開鐵鉉、盛庸後,三月間,燕王朱棣在淝河大敗平安的四萬追軍;五月間,攻佔泗州這一大明王朝的祖陵所在地,這預示着燕王朱棣問鼎天下之勢,已無人能擋。

京師孤危之際,建文帝已無良策,只能一面詔天下勤王,一面派專使到燕王營中議和。

建文帝派去議和的專使是太祖的侄女、燕王的從姐,慶成郡主。

慶成郡主受命來到燕王營中,假託衆親王、公主的名義,勸燕王以天下百姓爲重,接受議和。

燕王朱棣回了一封信,開頭是這樣寫的——

“兄致書衆兄弟親王、衆姐妹公主:相別數載,天倫之情,夢寐不忘。五月二十五日,有老姐姐公主到,說衆兄弟姐妹公主每請老姐姐公主來相勸我,說:這三四年,動軍馬運糧的百姓、廝殺的軍,死的多了!都是一家的事,軍馬不要過江。回去!天下太平了卻不好說?”

怎麼就算好說了呢?

燕王朱棣直接給了答覆:“我之興兵,別無他事,爲報父皇之仇······(歷數齊泰、黃子澄奸惡罪狀,申明靖難的宗旨)如朝廷知我忠孝之心,能行成王故事,我當如周公輔佐,以安天下蒼生。”

也就是說,燕王朱棣開出了最低議和條件,他要當攝政王。

大概是知道建文朝廷不會答應自己開出的條件,所以在這封回信的最後,燕王朱棣霸氣側漏地加了這麼一句——

“如其不然,爾衆兄弟親王、衆姐妹公主,當速挈(qie)眷移居守孝陵,城破之日,庶免驚恐。唯衆兄弟親王、衆姐妹公主,審之詳之。”

這句話意味着什麼?

城破之日,靖難大軍不僅要屠城,宮廷亦免不了喋血,唯一不動刀兵的地方就是太祖埋骨的孝陵,爾等好自爲之,不要再廢話,乖乖守陵去,方能保全性命。

比起建文帝的“毋使朕有殺叔父之名”,這纔是雄主兵臨城下的霸氣威懾!

果然,待靖難大軍開始攻城時,金川門洞開,守此城門的李景隆等人懾於雄主之威,開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