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是怎麼回事?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是怎麼回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司馬懿害怕諸葛亮的原因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從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開始,諸葛亮就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後的對手司馬懿。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留下過一個故事,那就是“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人們經常用這個故事來評判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軍事水平高下。那麼,這個事件是怎麼回事呢?

一、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這個故事發生在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中。諸葛亮在他的最後一次北伐中,付出了他最大的努力。在這次戰役前,爲了解決糧草不足的問題,諸葛亮專門積攢了三年的糧草,並將這些糧草運往漢中。爲了解決運輸補給問題,他使用木牛流馬進行運輸,藉助機械的力量解決了問題。

在軍事上,諸葛亮投入了蜀漢的最大兵力。蜀軍全部的兵力有十二萬人左右,在過去北伐中,諸葛亮一般只帶三分之二的兵力,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留守國內以防萬一。但是這一次,諸葛亮帶了十萬人出兵,可以說達到了蜀軍的極限。同時,諸葛亮邀請東吳一起出兵,對曹魏形成了東西並進的形勢。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是怎麼回事?

在作戰指揮上,諸葛亮一改往日的沉穩持重的風格,採取了機動多變的戰術。他不斷尋找魏軍防守的漏洞,主動出擊,搞得魏軍手忙腳亂,疲於奔命。這一切,引發了曹魏內部的憂慮,也引起了司馬懿的思考。

司馬懿一方面故意口出大言,貶低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作戰指揮。一方面千方百計的穩定戰局,阻止諸葛亮進展。終於通過司馬懿的努力,諸葛亮終究沒有能夠形成戰役突破,只得和司馬懿對峙起來。諸葛亮爲了和司馬懿決戰,多次向司馬懿挑戰,但是司馬懿守着戰前與曹睿制訂的戰略。也就是堅守不戰,等待諸葛亮糧草不濟退走的時候,再加以追擊。所以,司馬懿堅守不出。

諸葛亮在多次挑戰不成的情況下,使出了激將法。他派使者給司馬懿送去了女人穿戴的衣服首飾,嘲笑司馬懿如同女人一樣膽怯。但是,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卻對此不予理睬,而是爲了尋找自己謎團的答案,款待了蜀軍的使者。

當司馬懿得知了諸葛亮食少事煩的狀況後,明白了諸葛亮身體的處境。諸葛亮千方百計尋求與魏軍的決戰,是因爲自己的身體狀況問題。爲此,司馬懿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請求曹睿派監軍前來幫助自己壓制部下,繼續與諸葛亮對峙下去。

諸葛亮看破了司馬懿的企圖,他將計就計,率領軍隊就地屯田。這一場戰爭,變成了諸葛亮與司馬懿兩人意志的較量。這中間的關鍵就是時間,看諸葛亮的身體與曹魏軍隊的堅守,哪個能夠堅持得更持久。最終,諸葛亮的身體沒能堅持到底,他帶着滿心的遺憾病逝於五丈原的蜀軍軍營。

當司馬懿接到當地百姓的報告,得知諸葛亮已經撤軍的時候,他按照既定的戰略,出兵追擊蜀軍。可是,當司馬懿追上蜀軍的時候,蜀軍卻沒有露出慌亂的情況。相反,蜀軍展開了嚴整的陣型,向魏軍擺出了進攻的姿態。司馬懿一見,馬上將軍隊撤退,回到營中堅守。蜀軍嚇退司馬懿,從容的整軍而去。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是怎麼回事? 第2張

當司馬懿發現蜀軍已去,並且到蜀軍留下的軍營進行巡查後,才確定諸葛亮已經去世了。可是這個時候司馬懿再出兵追擊蜀軍,已經追不上了。就這樣,留下了“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故事。司馬懿得知這個故事後,也並不生氣,他自嘲地說,我可以料生,可是不能料死啊。

二、司馬懿爲何懼怕諸葛亮。

大家認爲司馬懿對諸葛亮懼怕,並不是起自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在諸葛亮發動的第四次北伐中,司馬懿就因爲他對付諸葛亮的戰術,遭到了部下的非議。這些部下中,反應最激烈的人就是張郃。

在司馬懿率領魏軍與諸葛亮蜀軍交戰中,採取的戰術是尾隨諸葛亮的蜀軍,遠遠牽制。一旦諸葛亮要尋求與司馬懿交戰,司馬懿就固守軍營,不予應戰。經過多次這樣的較量,司馬懿的手下忍耐不住,紛紛要求出戰。他們甚至說出了司馬懿畏諸葛亮如虎,讓天下人恥笑的話。司馬懿在無奈之下,只得出戰,卻遭受了滷城之戰的慘敗。

最終,諸葛亮因爲糧草耗盡,只得撤軍。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卻一改堅守不戰的策略。他派出不願意出戰的張郃去追擊諸葛亮。結果張郃在木門道遭到了諸葛亮的伏擊,中箭身亡。這件事給了司馬懿以深深的教訓,留下了心理陰影。

其實,諸葛亮的許多戰術都是蜀軍特有的戰術。這些戰術從劉備時期流傳下來,經過了戰爭的檢驗,行之有效。比如說這種在撤退中,給敵人以反擊的戰術,在諸葛亮初出茅廬時,劉備在博望坡就給諸葛亮展示過。當時曹操派夏侯惇率軍攻打劉備,雙方對峙了一段時間。於是劉備燒掉營壘,佯裝撤退。在夏侯惇率軍追擊劉備的時候,遭到了劉備的突然襲擊,吃了敗仗。

這一切,肯定給當時初出茅廬的諸葛亮以很深的印象。在他的北伐期間,也應用了這一戰術,結果屢試不爽。在他的第二次北伐中,圍攻陳倉不下,因爲糧食耗盡,敵人的援軍即將趕到,諸葛亮率軍撤退。魏軍的悍將王雙率軍追擊諸葛亮,結果被諸葛亮打敗,斬殺了王雙。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中,他又用這種戰術擊殺了名將張郃。

我們可以想見,諸葛亮的這種戰術使用得可謂爐火純青。張郃作爲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久經戰陣,對戰場地形觀察得十分仔細。要想讓這樣一位老將上當中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可以想見,諸葛亮在這場伏擊戰中用的巧思妙想。正是對諸葛亮的撤退反擊戰術不摸底,纔是司馬懿心裏最害怕的地方。

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真相。

其實,在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期間,是諸葛亮的軍事思想趨於成熟的時期,同時也是司馬懿對諸葛亮摸底的時期。諸葛亮雖然自比爲管仲樂毅,文武全才。可是劉備的手下軍事人才很多,缺少的是治國理政的人才。因此,劉備時期,他更倚重諸葛亮的治國理政的才能,讓他治理地方,保證自己足食足兵。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是怎麼回事? 第3張

直到劉備去世前,由於遭受了多次慘敗,蜀漢的兩支北伐主力喪失殆盡。在這個時候,劉備任命諸葛亮爲司隸校尉,開始執掌軍權。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後,也不負衆望,編練了新的蜀軍。諸葛亮率領這支軍隊,南征南中,北伐曹魏,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雖然諸葛亮擁有很高的軍事素養,但是理論還是需要實踐的。諸葛亮出師北伐的前三次,遭受了多次挫敗,也提高了實戰的能力。從第四次北伐開始,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開始日漸成熟。而司馬懿正是在這個時候,遇到了諸葛亮。

司馬懿在抵抗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時,也是在對諸葛亮的軍事風格進行觀察,並以此爲基礎,構建自己的戰略。他經過了滷城之戰,領教了諸葛亮軍隊的戰鬥力,決定了不與諸葛亮硬拼的戰略。他在諸葛亮因爲缺糧撤軍後,決定了針對諸葛亮的後勤困難,與諸葛亮進行物資的消耗戰的戰略。在諸葛亮撤軍時,司馬懿堅持張郃率軍追擊,也是要驗證他最後一個戰略,就是趁諸葛亮撤軍而追擊的戰略。

這樣,經過與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的對抗,司馬懿形成了他對抗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戰略,那就是“但堅壁據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久停則糧盡,擄掠無所獲,則必走,走而追之,全勝之道也”。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懿在抵抗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忠實地執行了這個戰略,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他堅守不出,一直熬死了諸葛亮,逼退了蜀軍。

但是,在這個戰略中,司馬懿對其他的部分都有十足的把握,唯一沒有把握的就是最後的那一點,走而追之。這就是因爲諸葛亮率領的蜀軍,所特有的撤退反擊的戰術,讓他難以把握。即便是付出了張郃戰死的代價,司馬懿也只是得到了追擊蜀軍很可能上當的信息,其他一無所獲。這樣一來,司馬懿所謂的全勝,是難以取得了。

這就是司馬懿在追擊蜀軍的時候,心中一直十分忐忑不安的原因。由於他出兵倉促,沒有能去蜀軍留下的營壘先進行偵察。這使得他對於蜀軍的撤退行動,有着各種猜疑。如果真的是諸葛亮已經病逝自然是很好,可是如果是諸葛亮故伎重施,那麼自己就有重蹈夏侯惇、王雙、張郃後塵的可能。

正是由於這種心理,當司馬懿追上蜀軍的時候,他看到蜀軍嚴整的陣勢,根本就沒有諸葛亮去世的慌亂情況。司馬懿心中第一個判斷就是自己上了諸葛亮的當。爲了防止自己遭受意想不到的損失,司馬懿馬上撤軍,回到了安全的營壘之中。

結語:

在諸葛亮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中,他和司馬懿進行了長期的較量。雙方不但在戰場上較量,還在意志上進行着搏殺。最終由於諸葛亮天不假年,病逝於五丈原,蜀軍被迫撤軍,使得司馬懿獲得了勝利。

不過,司馬懿卻沒有達成追擊蜀軍的任務,更沒有達成全勝。這是因爲他懼怕蜀軍的撤退反擊戰術,生怕遭到襲擊。不過,他最大對手諸葛亮的去世,也讓他如釋重負。蜀軍最大的一次進攻就此結束,以後曹魏也擺脫了最大的威脅。在這種心情下,司馬懿對於他人的“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譏諷,也能夠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