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清明上河圖》的描繪中,北宋的廣告文化發達嗎?

在《清明上河圖》的描繪中,北宋的廣告文化發達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宋代張擇端(約公元1111-1125年)所繪,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中國宋朝時的廣告形式,幌子、旗幟、招牌和燈箱、綵樓的表現,在長534.6cm,寬25.8cm的長卷中,除景物的遮擋外,畫面上有各家商店設置的廣告招牌23處,廣告旗幟10面,燈箱廣告4塊,大型廣告裝飾綵樓、歡門5座。宋代是中國漢文化成熟時期,商業繁榮,當時的廣告文化相當發達。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清明上河圖》的描繪中,北宋的廣告文化發達嗎?

我要研究中國的廣告歷史就必須從商人階層的出現談起,夏、商、周是中國奴隸社會的三個朝代,周朝時期“周民中一部分會做買賣的人是商朝的遺民”,他們被迫集中在洛陽,被另眼相看,既失去了土地,又無政治權利,爲了維持生計,只好東跑西跑做買賣,所以後來把這些做買賣的人叫商人。這種爲周朝貴族所不齒而又爲平民所不能爲的行爲成爲商朝遺民主要從事的行爲,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農輕商,也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吧!

周朝末年曆史上稱作春秋戰國時代,那時我國已有商賈之分,既行爲商坐爲賈。東漢班固等編撰的《白虎通》中有這樣的話:“商之爲言商也,商其遠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賈之爲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來,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賈。”故通物爲商,居賣爲賈。按地區的遠近和供求的實際情況,帶貨物前往進行交易的稱爲商,把人們需要的貨物,在固定場所銷售並謀取利潤的稱爲賈。由於二者經營方式的不同,傳播商品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樣,於是產生了幾種不同的廣告形式。

在清明上河圖約275cm處,是圖中的焦點,橋上有兩個地攤,商販正在叫賣,吆喝着爭拉買主。這是吆喝廣告。吆喝是最早的廣告形式,屈原在《楚辭?離騷》中記載:“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並在《楚辭.天問》中提到:“師望在肆,昌何識?鼓刀揚聲。”師望、呂望指的是姜太公,他在朝歌店鋪裏賣牛肉,周文王如何能夠認識他呢?是因爲他高聲叫賣吆喝招徠生意的結果。吆喝既推銷了牛肉也推銷了姜太公自己。

《楚辭》中記載的一段是中國叫賣廣告的最早表現形式,這種叫賣或吆喝形式推銷商品,一直流傳至今。不同的行業,叫賣聲也有各自行業的特色,各有各的調門,各有各的韻味。有的借用樂器伴奏,有的利用揚聲器各顯神通。相聲大師侯寶林,在他的相聲段子裏經常表現這一題材。

在《清明上河圖》的描繪中,北宋的廣告文化發達嗎? 第2張

由於吆喝不但費口舌,聲音也傳不遠,於是“音響廣告”就應運而生了。《詩經》中的《周頌?有瞽》一章裏就有“磬圉,既備乃秦,簫管備舉。”的詩句。即撥郎鼓,據漢代鄭玄注:“蕭,編小竹管,如今賣湯餳者所吹也。”唐代孔穎達疏解亦云:“其時賣餳之,吹蕭,以自表也。”也就是說,在西周時小商販們就懂得以吹樂器吸引人們的注意而招攬生意。

我在去四川九寨溝的路上,看見一個賣麻花糖的,手裏拿着一個小鐵錘,敲一個彎曲的鐵板,發出“噹噹”的聲音。我問:“你不吆喝,人家怎麼知道你賣麻糖?”她說:“我一敲,人家都知道,這是敲麻糖。”今天我們在某些地區還可見到貨郎的“撥郎鼓”,理髮的“喚頭”,賣油郎的“油梆子”,收破爛的銅鈸等都是音響廣告的形式,今天的商家爲了招攬顧客在門前擺上音響播放流行歌曲也是如此。

在清明上河圖約127cm處有行駛於汴河上的漕運船隻,泊於碼頭,腳伕裝卸東南之貨,旁邊有一小酒館,涼棚前斜插一竹竿懸彩旗兩串,棚柱上掛酒幌一隻。幌子原指布幔,後被引申爲擴展的各種行業標記的專稱。如酒幌、煎餅幌、理髮幌、馬具幌、膏藥幌等。

約在286cm處,橋頭有一酒樓,前面裝飾綵樓,上懸五條幅旗,上書“新酒”。約在472cm處,畫面城內有一條橫貫東西的大街,街中最大的腳店爲“孫羊店”,歇山頂,樓廣三間,皆客滿,門前紮結綵樓,前設歡門,綵樓西角斜插一竿,懸五條幅旗旗幟廣告,書“孫羊店”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