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西漢人心中,“皇”和“帝”哪一個更重要呢?

在西漢人心中,“皇”和“帝”哪一個更重要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以前,中原王朝採用分封制的背景,爲日後的諸侯混戰埋下了伏筆,各國各自爲政的弊端也顯現了出來,貨幣不通用導致無法通商限制經濟發展,度量衡不一導致管理和商業的混亂,將這一切統一併按照標準嚴格執行的,是秦始皇。

“秦始皇”作爲歷史上亙古絕今的始皇帝,後世對他的解讀從未停止。

在西漢人心中,“皇”和“帝”哪一個更重要呢?

歷史上對秦始皇的解析,從《史記》開始,都多少帶了些許個人的好惡情緒。近日,一個臺灣人對“秦始皇”的客觀解讀書《秦始皇:從現實到歷史的思辨之旅》從“慕課”開始蔓延,在坊間廣爲流傳!不少商界精英、學者、教育家乃至史學愛好者都在討論,這本書開啓了一個全新的“秦始皇”時代,也開啓了一個全新的讀史時期——從不同角度特別是針對人們對“秦始皇”的普遍誤讀、誤解,對其人、其政、其史做了客觀而又鞭辟入裏的詳解分析。

先爲《史記》中司馬遷筆下的秦始皇正個名抱個屈——《史記》中關於秦始皇的篇名爲:“秦始皇本紀”!

讀到這裏,一定會有人跳起來問:“篇名有什麼好解析的?這不是很客觀嘛!”

呂世浩攜“秦始皇”請教各位:太史公爲他作本紀的這個人,他真的叫“秦始皇”嗎?

事實上,他不叫“秦始皇”,他叫“秦始皇帝”。

《史記·秦始皇本紀》開篇第一句,就是: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

那麼《史記》爲什麼要稱他爲秦始皇呢?爲什麼要省掉一個“帝”字呢?因爲《史記》是中國傳統的史書,在中國傳統的史法裏面,有很重要的一項,叫作“一字寓褒貶”。

從稱呼人名所用的字,到敘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對他的評價。而在《史記》的篇名中更是如此,太史公對每個人的稱呼都不一樣。同樣是世家,陳勝就稱他的字陳涉,蕭何就稱他的官蕭相國,張良就稱他的爵留侯。從《史記》的篇名,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各式各樣不同的評價,這就是春秋筆法。

在西漢人心中,“皇”和“帝”哪一個更重要呢? 第2張

那麼“秦始皇帝”和“秦始皇”,又有什麼不同呢?請問各位,太史公是西漢人,在漢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個字比較重要?

判斷兩者中誰比較重要,有個簡單的方法。當我們一定要省略其中一個時,被省略的那個,一定是比較不重要的。

漢代皇帝的正式稱呼是“漢孝文皇帝”“漢孝景皇帝”“漢孝武皇帝”。但當省稱時,會叫“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而不會叫“漢文皇”“漢景皇”“漢武皇”對吧?由此就可以知道,在當時人心中,“帝”要比“皇”重要得多。

“帝”字比“皇”字更重要,那太史公就是要從篇名要告訴你,他要藉此來貶秦始皇。

但貶歸貶,歷史必須記錄事實。在這篇文章裏面,從頭到尾至少要有一次正式稱呼人家的全名,這是史家該有的道德。這也代表了寫歷史的人,不是不知道這個人叫什麼名字,他是故意不這麼稱呼的。所以這篇文章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他叫“秦始皇帝”,可是篇名還是叫“秦始皇”。

關於姓氏的不同,我們再看《史記·秦始皇本紀》的第一段:

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爲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爲政,姓趙氏。

這一段是在講秦始皇的身世,在這裏不多談他到底是莊襄王還是呂不韋的兒子,這個故事已經被小說、戲劇、電影炒作得濫了。不過從這裏的“秦莊襄王子也”來看,太史公應該認爲始皇確實是莊襄王的親生兒子。

呂世浩這裏要特別談的,是“姓趙氏”三個字。各位讀到這裏,一定又有人想跳起來問:“這三個字有什麼好講的?又打算湊字數了嗎?”

沒什麼好講的嗎?問各位一個問題:秦始皇姓什麼?

對歷史熟悉的朋友,一定會立刻回答:“他叫嬴政,當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爲什麼這裏要說他“姓趙氏”呢?

現代人填表格,有時表格中會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麼請問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嗎?名和字是一回事嗎?

當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舉各位熟知的人物爲例,韓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楊過名叫過,字就叫改之。對吧?常讀古文或武俠小說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秦始皇:穿越現實與歷史的思辨之旅》中,呂世浩攜秦始皇告訴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麼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緣從何而來,有同一個祖先的人們,就會有同一個姓。

可是當同一個祖先,也就是同一個姓的人繁衍越來越多,就會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建立他們自己的聚落。爲了在同姓底下分別彼此,就會在同一個姓下又出現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會分化、會變動的,有的以地爲氏,有的以官爲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請問商鞅姓什麼?

有同學會回答:“商鞅姓商”“商鞅姓衛”“商鞅姓公孫”,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爲商鞅是衛國的公族,所以也叫衛鞅、公孫鞅,但哪個答案纔是對的呢?

事實上,這些答案都不對。因爲商鞅既然是衛國的公族,衛國公室姓姬,所以商鞅當然姓姬。因爲他是衛國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衛鞅、公孫鞅;後來他在秦國功勞很大,秦國把商這個地方封給他,他就以封地爲氏,所以叫商鞅。但衛、公孫、商都只是他的氏,姬纔是他的姓。

那麼回到原來的問題,秦始皇姓什麼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面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這一支是趙氏。太史公已經是西漢人,因此他以當代的習慣記下“姓趙氏”,原因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