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始末:諸將失和軍心瓦解

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始末:諸將失和軍心瓦解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唐代遣唐使以來,中日兩國關係逐漸發生了微妙變化。日本逐漸從向中國學習、遣使示好,轉而自立門戶、反客爲主。到明代倭寇屢屢騷擾東南沿海時,中日兩國關係已經開始惡化。

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始末:諸將失和軍心瓦解

那麼,在明代之前的元代,兩國之間又是何種關係呢?“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曾作有《木蘭花慢》詞一首,詞中提到“伏波勳業照青編。薏苡又何冤?笑葺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

分明一盤棋勢,漫教人、著眼看師言。爲問鵾鵬瀚海,何如雞犬桃源。”詞中有“倭奴”二字,又稱其“抗衡上國”云云,顯然說明在元代,中日兩國即有不睦乃至戰事了。

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始末:諸將失和軍心瓦解 第2張

所謂“伏波勳業”,是以漢代伏波將軍馬援征伐越南事,概指元軍諸將東征日本。整首詞隱約表達了元代征伐日本的戰事,但“薏苡又何冤”之句又是何意呢?這就需要進一步聯繫《元史》,來作一番史料探尋與揣摩了。

據《元史》卷二○八《外夷一》載:“日本在東海之東,古稱倭奴國。或雲惡其舊名,故改名日本”。事實上,白樸詞中所言的“倭奴”古名,源自漢代。

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始末:諸將失和軍心瓦解 第3張

公元57 年,日本列島南部的“倭王”遣使朝貢,欲借臣屬於漢王朝樹立自己權位和王位,故求漢皇賜封,而光武帝賜其爲“倭奴王”。直到唐代咸亨年間,這受封於漢朝的 “倭奴國”才改稱“日本”,漸有自立門戶之意。

繼續查閱《元史》,不難發現,白樸詞中的中日之戰,有過兩次,且發生在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間。原本,忽必烈沒有打算東征日本,至元三年到九年間(1266 —1269),還屢屢派使臣出使日本,有通好睦鄰之意。

忽必烈東征日本失敗的始末:諸將失和軍心瓦解 第4張

當時,對於鐵蹄踏遍歐亞、一條馬鞭征服世界的大元帝國而言,根本沒有把彈丸之地的日本國放在眼裏,以爲日本必將臣服。於是乎,他沒有揮動馬鞭進軍,而是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